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的运用

2020-04-20 11:09蔡旻甫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计算机教学模式

蔡旻甫

摘    要:教師需要改善压抑紧张的学习氛围,增加多种教学方式,对问题进行特殊设计,提高问题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趣味性。教师深入互助教学的理解,开创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学生积极配合教师,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师生之间不断磨合。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课程;互助教学

在高校计算机互助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对于课堂来说是辅助作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一、互助教学的内容及优越性

教师在教学时与学生紧密结合,相互沟通交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耐心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互助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体现。另外,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建立友善的同学关系,共同分析、学习、解决问题,这是互助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体现。互助教学模式是轻松的,通过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互助学习能力。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师不能直接面对学生教学,通过网路屏幕教学对师生直接的交流有一定阻碍作用,而互助教学拉近师生之间距离,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互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领会互助教学的真正含义,不能有效发挥互助教学的优点

教师是互助教学的主导者,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进行互助教学模式时,学生的互动是片面的,互动问题由教师规定,学生属于被动方,无法进行自由的沟通交流,教师给学生的自由沟通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课堂上,学生应该属于主导地位,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进行沟通交流,但如今的互助教学模式无法体现与学生为主的地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二)教师对互助教学认识不够,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教师在面对互助教学模式时,对于互助教学的理念不了解,认识也不够深刻,只了解表层含义,没有深入了解教学观念,导致在教学时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从而使教师感到吃力、疲惫,学生抵触、不配合。这样一来,教师深入互助教学的理解,开创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学生积极配合教师,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师生之间不断磨合。

(三)现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很难打破旧模式的限制

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无法全面展开互助教学,经常出现课堂时间不够的现象,课堂问题没有解决,课堂活动中断,导致教学没有连续性、贯通性。长时间导致问题遗留过多,课堂活动经常中断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互助教学的效果。

三、互助教学应用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措施

(一)把握实施原则,掌握具体规范

1 主体性原则

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革新,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学校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改善,但本质上还是没有改变,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高校计算机互助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对于课堂来说是辅助作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整个计算机课程课堂学习中,教师不能干涉学生的思考,只是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 差异性原则

对于处于现阶段的高校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接受文化教学的程度不同、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听课的效果不同,以及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差异,对待问题的看法和角度不同,从而使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效果差异性大。在进行计算机课程互助教学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分层教学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难度的题型展开对问题的分析,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3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作为互助教学的原则之一,对于互助教学的影响最大,起到了指导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学生的考试,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对外社交能力差,不擅长与他人交流。在进行计算机课程互助教学时,教师需要改善压抑紧张的学习氛围,增加多种教学方式,对问题进行特殊设计,提高问题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趣味性,教师应该增加课堂交流环节,引导学生之间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愉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完善互动流程,创新融入课程

1 关于课前准备活动

互助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所展现的教学活动不同,要想让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需要进行课堂准备活动,课堂准备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投入计算机学习中为目标,教师要针对学生对计算机课堂的关注点进行活动设计,可以通过教学工具进行辅助,制定好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使学生自主投入学习中。

2 关于教学过程

对于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方案、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和问题设计四个部分,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规划,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而保证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计算机课程互助教学有一定的推动作业。对于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进行设计和安排,学生在进行自主交流学习时,教师应该做好辅助工作,把控教学活动的节奏,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结语:

计算机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时会遇见许多问题,互助教学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建立互助教学模式,通过对互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使互助教学融入计算机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吴明慧.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7)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计算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