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 贾爱君
摘 要:从1851年首届博览会举办至今,历届国际性博览会均显示出人类巨大的创造力。尤其是展馆建筑本身的艺术魅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文章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及韩国馆为例,从建筑背景、空间功能 、色彩等艺术维度展开分析。
关键词:展示设计;艺术;色彩
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世界各国在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金融贸易等。上海世博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它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世博会,这次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展馆的结构艺术和设计艺术极具特色。在本届博览会上各参展国的展馆建筑本身就向世界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一、建筑背景
中国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设计团队以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斗拱”为原形,其外型又像古代中国人带的帽子,因而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外立面以红色为主,更加深层次地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气质。设计团队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韩国馆以魅力城市、多彩生活的主题打造了有史以来境外规模最大的世博展馆。在韩国馆中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韩国馆是缩小了三百倍的韩国首都首尔。长官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演绎体现韩国城市的魅力和韩国人的多彩生活。
二、空间功能
展馆中的空间功能是对人体工程学、展示设计和空间规划的综合知识的运用。
2010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分为三个展区:一号展区,探寻“东方足迹”;二号展区,展开“寻觅之旅”;、三号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展馆总高度为123米。上、中、下三展区的高度比是49:41:33。
一号展区是探寻“东方足迹”。“发展”和“时空转换”是这一层的核心展示角度。它是一个超常规的影厅。设计团队说明这不同于一个普通、简单的影厅,主题影片将不同的地方同时展示,前、后、左三块巨大的银幕围绕着参观者,主要播放中国科技的逐步发展历程。虽然影片播放时间较短,却给参观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和视觉震撼力。当参观者走出影厅,映入眼帘的就是被称之为国宝的《清明上河图》。运用了巨幕投影《清明上河图》,使其展览效果更加显著。中国馆的设计团队将纸质的画卷运用了高科技的投影技术实现了展示效果。在第一展区还有中国古代的经典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展示内容。二号展区,展开“寻觅之旅”。梦幻的轨道车是这层展区的主要内容。这种感觉好似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寻觅之旅,一边游玩一边参观正如该馆的名称一样。它既是一种新的方式也是在参观节奏上的调节。“骑乘”时间大概只有10分钟左右,但是将这一层的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表现得淋漓尽致。设计团队将空间划分的恰到好处,不仅给参观者一种不同的参观体验还将该区域的展品体现出一种动态的“流动感”。三号展区,聚集“低碳行动”。在33米的下层展区“绽放的城市”(聚集“低碳行动”),面积大约3400平方米,在这一展区内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这一层相对于前两层而言更加多了一份中国对未来20年的展望。在空间布局上基本以一种白色调的流线型造型,简约而不失科技感。
而韩国馆在空间功能方面也很明确。第一在外观设计上韩国馆是一种“绿色城市,绿意生活”的主题。建筑更加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概念。为了不污染环境,整个展馆的外立面有合成树脂做成,给参观者带来视觉、理念上的冲击。第二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大胆。韩国馆分为三层,而底层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空间展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的理念。第三在整个展馆空间展示的区域比较高。参观者先从一楼上电梯到达三楼,再有一段盘旋的斜坡抵达二层的展区。而在斜坡的区域上下左右都安装了液晶显示屏,让参观者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韩国馆的科技感。
在韩国馆内可以看到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的科技、自然、文化、人性四种大的方向。韩国馆的设计诠释了技术和文化在一起的未来城市的样子,这和当时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呼应。
三、色彩艺术
色彩本身的色温,对空间的情感表现有较强的感染力。展示空间环境设计的色彩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观众的观赏情绪。并且色彩对展馆空间也能起到很好的衬托和点缀的作用并。中国作为2010世博会的主办国,这是一场举国上下的庆典活动,因而以红色调作为展馆建筑的主色调,以表达我们的喜庆、热烈之情。而在展馆的内部运用了多种颜色来丰富展区效果,给受众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国馆外立面多以白色为主色调,既不失展馆的科技感也有助于表达韩国馆的主题“环保、绿色城市”。当然展馆内部也多用白色来让参观者产生绿色环保的理念,而且展馆内部线条多为流线型也充满了科技感,让参观者印象深刻。
色彩的运用,不仅仅体现空间形态和材质。利用照明设计也能丰富空间的层次、塑造展品的立体形态、营造展馆的空间氛围。中国馆内部灯光的布局更加显示出了设计团队将灯光色彩设计运用到了展馆之中,强调色彩在展馆中的重要性。
结语
现代展馆设计强调空间环境和空间的形态。世博会的展馆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在有限的区域内对空间的有效利用,更是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科技与艺术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我们要善于从美学的角度挖掘展馆的艺术表现力,深层次分析展馆所呈现的艺术维度。
参考文献:
[1] 丘斌.设计.设计[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2] 鄭世玲 陈易世《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3] 谢飞帆《世博会的效益评估》社会科学 2008.12
作者简介:邢俊(1999-)男,安徽芜湖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贾爱君(1984-)女,山东高密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