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鑫
[摘 要] 选取黑龙江省重要粮食基地--双鸭山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双鸭山市现有的农业结构与城镇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双鸭山市城镇化与农业结构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农业结构严重阻碍城镇化水平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双鸭山市城镇化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双鸭山市;农业结构;城镇化;協整回归
[中图分类号] F8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2-0098-02
一、文献研究与述评
李春生(2018)根据1978-201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加强农用土地监管和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有利于更好发挥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洪扬(2019)基于我国1990-2017年的时序数据,通过VAR模型对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之家存在互相促进效应,即短期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有明显推动作用,长期内,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强度相对较大;叶凯凯(2014)以山东省服务业与城镇化水平为研究对象,结合山东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现状,对山东省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山东省城镇化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一产业,目前服务业对城镇化推动力弱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仍然是山东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苏守波等(2019)基于山东省1984-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三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具有负相关关系,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为正。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均得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有因果关系,但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区别:第一,研究方法:大部分学者采用时间序列和自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前期对后期的影响,而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和协整回归模型结合的方法,既能分析前后期影响又能分析当前影响;第二,研究指标:大部分学者用城镇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镇化的指标,而本文用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作为城镇化指标。第三,研究范围:大部分学者用一国、一省、一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县为研究对象的很少,此外,双鸭山市二、三产业规模小,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如农业显著,所以本文以双鸭山市城镇化与农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双鸭山市城镇化水平(2007-2017年)下降是否受农业结构影响,并且为优化双鸭山市农业结构提出合理建议。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1.城镇化指标。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进程。
2.农业结构指标。世界各国常用国内生产总值中各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及各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来评价产业结构状况。因为双鸭山市就业人数数据比较难找,因此本文用一产总值(用一产产值代替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农业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二)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7-2017年)和双鸭山市统计公报中的有关数据核算出的各变量数值如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现实中大多数时间序列往往是非平稳的,如果直接用OLS进行估计,往往会造成伪回归。因此为了保证偏回归系数的无偏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序列非平稳,则需要经过差分来判断数据是否平稳,由此来决定是否可以用协整模型来分析。本文用R软件中的PP.test(数据)来判断序列是否平稳(原假设为存在单位根,大于临界值,说明存在单位根数据不平稳)用diff(数据,期数,差分次数)来进行差分。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时间序列数据UR、NYJG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均大于临界值,为非平稳数据。直到经过两次差分,△2UR、△2NYJG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均小于临界值,说明经过两次差分后数据平稳,即UR-I(2),NYJG-I(2),即序列UR和NYJG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本文基于E-G两步法协整检验,如果残差序列平稳,说明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具体如下:
第一步:回归方程估计。以城镇化率(UR)为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构(NYJG)为解释变量,用OLS估计回归方程,得到回归后的残差序列e,然后对残差序列e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分析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本文用R作为计量分析软件,估计的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上述估计方程的R2=0.9912、R2=0.9902,均接近于1,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概率值(1.446e-10)远小于0.05,说明回归方程整体显著,即双鸭山市农业结构(NYJG)变量对城镇化(UR)有显著影响。T统计量概率值分别为9.07e-15、1.45e-10(远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常数项、解释变量农业结构(NYJG)对被解释变量(UR)有显著影响。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产产值占比每提高一个单位,城镇化率就会降低1.01598个单位。双鸭山城镇化与农业结构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说明双鸭山市目前的农业结构不利于城镇化水平提高。
第二步: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由以上方程可知:e=UR-1.00627+1.01598NYJG(2)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基于R计量模型,用PP.test(残差序列)得出p-value=0.02186<0.0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残差为平稳序列,因此双鸭山市城镇化与农业结构(NYJG)能进行协整回归(公式1),有长期均衡关系。
(三)残差检验
1.正态分布检验。基于R计量软件,用JB(残差),得出概率值0.05655007>0.05,说明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假说。
2.同方差检验。基于R计量软件,用CCYFC.test(回归对象),得出概率值0.6031828>0.05,说明残差服从同方差假说。
3.无自相关检验。基于R计量软件,用CCZXG.test(公式,滞后期数,数据),得出概率值0.3495793>0.05,说明残差服从无自相关假说
综上,残差均通过了稳定性、正态分布、同方差、无自相关检验,说明估计的偏回归系数是无偏、有效的。
四、对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双鸭山市现存的农业结构是双鸭山市镇化水平呈降低趋势(2007-2017年)的重要原因,所以优化双鸭山市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一)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双鸭山市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发展。所以双鸭山市应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变传统的家庭式人工耕作,走规模化机械化道路。比如,可采取垂直一体化模式:由企业提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并且完成农业的后期加工与营销,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二)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
目前,双鸭山市大部分农产品销售现状是南方购货商低价从农户手中收购优质农产品,然后经过深加工,最后以十几倍收购价卖出。这种销售渠道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建议:一是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联合三方知名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整合资源,搭建双鸭山市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扩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而且还可以提供品牌推广、信息处理、培训等服务,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保障农民利益,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扩大基础设施项目财政支出,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数字农业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力。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产前创新:加大与国家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农业高校合作,培育新品种。二是产中创新:推广集约化育苗、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等先进生产技术,让生产过程尽可能实现机械化。三是产后创新:构建产品物流、存储体系,大力促进流通技术研发,构建人工智能物流、生鲜储存运输、物流配送等多種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撑体系。产前、产中与产后创新过程相结合,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有效供给,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
(四)推进三产融合
根据产业理论,二、三产业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双鸭山市只靠优化农业结构来推动城镇化是不现实的。双鸭山市有农业基础,可以提供大量农产品,所以双鸭山市应围绕农产品主题,打造一个与农产品有关的旅游项目,如设立农产品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可设立农产品观光区、农产品采摘区等增加游客用户体验的项目,来推动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生.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8(5):159-165.
[2]洪扬.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2):135-137.
[3]叶凯凯.山东省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4]苏守波.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关系研究[J].经济视角,2019(4):30-37.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