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的社会情境分析

2020-04-20 10:39韩亚辉海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2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网络媒体网络舆情

韩亚辉 海玥

【摘要】娱乐是景观的主宰模式,成为塑造政治、伦理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强大的、充满诱惑力的手段。我们正处于一个泛娱乐化时代,网络舆情呈现“泛娱乐化”倾向,而网络舆情泛娱乐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情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部分说明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情境,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以及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过分追求利益。第二部分分析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发展的社会情境,网络舆情泛娱乐化受西方泛娱乐化浪潮,国内媒介环境转变和网络媒体受众地位加强的影响。第三部分归纳网络舆情泛娱乐化对个体的影响,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会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受众的人生态度容易受网络舆情泛娱乐化影响而出现偏差。

【关键词】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社会情境;网络媒体;受众

1. 背景

在自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人可参与的舞台,网络舆情“泛娱乐化”态势愈演愈烈。“泛娱乐”是由腾讯提出,指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关于“2019年中国泛娱乐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数据,至2018年,我国泛娱乐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7028.87亿元,同比增长17.45%。(见图1)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度加深,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今,网络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媒体在不停地追逐满足受众的需求后,受众也不再局限于获取资讯,而是寻求娱乐。加之,现今社会生存压力大,受众为了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习惯参与互动具有娱乐化倾向的话题。所以,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与相联系着的社会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情境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2.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情境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它是媒介产业市场化的结果,还有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过分追求利益。

2.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是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也是媒介产业市场化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从那时开始,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众从最初的获取有价值信息到涉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泛娱乐化趋势也愈加明显。

2.2 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过分追求利益

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过分追求利益导致网络舆情泛娱乐化。媒体应当在保证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追求社会效益。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过分追求利益,势必会消耗媒体的威信力。我们需要通过网络新闻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全面提高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从而建立健全和諧共处、健康发展的网络新闻制度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需要网络新闻媒体发挥其舆论引导的作用,承担起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责任。

3.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发展的社会情境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现象发展的背景主要是信息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泛娱乐化浪潮影响,国内媒介环境转变的影响以及网络媒体受众地位的加强。

3.1 西方泛娱乐化浪潮的影响

信息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泛娱乐化浪潮使国内网络舆情逐渐泛娱乐化。支配西方媒体的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媒体运作需要利益。为了能以最小的风险在媒体领域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获得投资回报,讨巧的方式就是提供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信息,尤其是能让人休闲放松的信息或者在严肃新闻中加入娱乐因素。

为什么提供娱乐信息就是风险最低的方式呢?因为信息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接近性,原先的新闻接近性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现在受信息全球化的影响,地理位置因素产生的影响被削弱,受众既会关注周边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也会关注其他国家的新动态。所以在信息获取方面,受众的关注点很难把握。而现今社会节奏快,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压力大,而娱乐可以带来乐趣,使人们身心愉悦。所以,娱乐作为受众都有兴趣关注的传播内容,可以最大化地吸引受众,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也因此有了生长的土壤。

3.2 国内媒介环境转变

国内媒介环境转变也促使网络舆情泛娱乐化。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媒体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管理,许多互联网公司出现。较之过去,媒体更为强烈地追求经济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能得到政府财政的只有一小部分媒体,其他大多数媒体都被推向了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济利益的压力使得媒体选择含有较多娱乐因素的软新闻。为了赢得市场份额,软新闻成为大多数媒体考虑添加的内容。

为了存活下来,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媒体不断地追求点击率,这也使网络媒体所展现的内容陷入恶性循环。高点击率意味着巨大的流量,丰厚的广告回报,以及实在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的推动下,网络媒体过分追求娱乐化,或者说只追求娱乐化,给受众营造一种娱乐化环境。

4.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对个体的影响

4.1 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的社会情境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一方面,网络舆情泛娱乐化促进市场竞争,资源能得到一定地优化配置,有助于网络媒体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网络舆情泛娱乐化会侵蚀思想,影响受众的价值观。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赵雅文在《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一文中指出,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危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降低受众的文化品位”;二是“减弱受众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弱化媒介的社会职责”。

在现今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娱乐的参与者。使用网络的准入门槛低,处于泛娱乐化的网络舆情中,都会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每个人可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受众对于娱乐化的信息评论较多,其他信息相对较少。因为非娱乐化信息经常会带有专业性知识,而传播者为了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也会增加娱乐信息的发布,或将其他信息娱乐化,网络舆情泛娱乐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而随着网络舆情泛娱乐化的趋势,有些信息当中传达的一些思想是不积极的。久而久之,逐渐影响受众的思维。受众有可能会为了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发泄私欲,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散布网络谣言。从而导致网络秩序紊乱,受众的权益受到侵害。

4.2 影响受众的社会责任感

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也会影响受众的社会责任感。长期沉浸在泛娱乐化氛围中,容易沉迷娱乐的世界,逃避现实责任。受众的基本判斷能力也会遭到损害,对于严肃的事情也以娱乐化的视角看待,不能清楚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受众不断地受到泛娱乐化网络舆情的影响,对于善恶美丑的概念也会变得模糊不清。而网络媒体为满足受众,发布更低俗的信息,周而复始,受众正常的价值观会出现危机。

4.3 受众人生态度出现偏差

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还会导致受众人生态度出现偏差。网络中大量明星的私生活信息,还有某些流量网红过于展示物质生活以吸引大众眼球,受众被其中暗藏的消费主义刺激。将娱乐圈的名人作为偶像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追星而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案例也变得不再新鲜。部分人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有部分人剑走偏锋地认为出名是达成人生目标的捷径。受众的底线被不断刷新,难免会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大学,2002,110.

[2]中宣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学习出版社,2006:6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美]奥尔波特,赵演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5]白万庆.媒体泛娱乐化对中国社会舆情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8.

[6]戴玉.舆情的娱乐化:严肃讨论的空间在哪里?[N].南风窗,2013.13(18).

[7]赵雅文.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新闻知识,2005,(4):26-29

[8]卡尔.情境社会学[J].美国社会学杂志,1945,(9).

[9]高如.警惕网络舆论生态泛娱乐化的负效应[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8):66-72,109.

[10]张爱凤.“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J].前沿,2009,(3):169-173.

[11]胡庆亮.舆情研究中的新闻娱乐化现象[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60-62.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网络媒体网络舆情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