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香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为原则,先阐述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对思维品质培育的功能价值,又分析了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結合人教版初中教材中阅读文本说明了常用的适合不同文本的思维导图形式。最后,介绍了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与思维导图结合的契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96-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英语课程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当下,将思维导图作为工具进行思维技能训练,来培养“思维品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一些教师的青睐。
阅读是实现五维目标最生态、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阅读教学是培养英语学科素养的主渠道,也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主阵和平台。在此作者谈一谈,如何在阅读课中高效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对思维品质进行培养,从而做到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一、常用的五种基本的思维导图形式以及人教版初中阶段文本案例。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形将思维过程展现为视觉表达的一种方式。突出思考内容的体系,层次,重点,高度,是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工具。常用的图式有: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桥形图,不同图式有不同的结构关系,根据文本特点选择合适的图式进行设计整理。
1.气泡图
气泡图是由一个个气泡按照文本关系排列构图,核心词在中心气泡中,分支气泡中分别详述相关要点,描述主题事物的多样化特征。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单元B )2b。如果文本有两个中心人或物就常用双气泡图。两个中心词放在两个中心圆圈内,中间共同连接的气泡内展示两个中心词的相同点,外面单独连接的圆圈内展示不同点。如人(七)下1单元B) 2b。
2.树型图
树形图就像倒立的大树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图式结构,如介绍家庭成员在最顶端写下祖父母,第二层写他们的孩子,第三层描述孩子各自组建的家庭细节。树形图适合人物角色分析,家庭,场所结构介绍性的文章。如八下7单元关于珠穆朗玛峰的介绍。
3.括号图
括号图是由大括号层层分解组成的,主要用于分析,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单元B部分2b 的文本。主题students in their free time在最左边,第一层括号里陈述3个调查事项,第二层分别陈述三个事项的调查结果。
4.流程图
分为单流程图和复流程图,常用符号是箭头。单流程图用来分析一个事件,如发展过程,制作步骤,时间先后等。如八(上)八 B) 2b制作火鸡流程的文本。复流程图有两个中心主题,分述两个主题的发展关系或过程,两个中心主题之间关联部分分析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如八(下)Unit 2 B )2b。
5.桥形图
桥型图常用符号是桥型弧线。构图中心词在中间,在左右两侧分别画弧线描述特征用来进行类比,类推,层层细化。如人(八)上Unit 6 B)2b适合此图。
二、思维导图与阅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契机。
教师根据文本特征,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构图设计,设计出符合认知规律的图式或半图式,构图显现出来的思考点,知识点,信息点,关联点,疑点,难点,重点等要符合文本中的逻辑关系,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打开自己对问题的思索,打开创新思维。
1.读前:文章结构一目了然
读文本之前,用思维导图导入课题,能够使学生对文本的中心和文章结构了解的一目了然。
2.读中:真读,深读,审读
教师提供半结构图,让学生有效的进行真读,深读,审读,获取对文本的主旨大意,结构关系,以及作者的观点的了解。这一过程是阅读环节中最有效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吸收文本信息,延展认知,进而构建自己的观点,进行文本内容的输出,达到通过阅读思维能力得到成长,认知范围得到扩展的效果。
2.读后:使用思维导图,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转化。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忆文章的结构与内容,让学生看着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然后背诵整篇课文,把思维导图当作回忆的线索。最后,可以抛出一个和导图相关联的话题,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与观点,以书面形式展现出来,达到文本再构。
小结: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与学习的过程是实践“以学导教”“以学促教”“以学创教”,即“以学”为主的理念与模式。事实证明,符合认知规律的思维导图应用得当,是文本教学融合思维训练最佳的工具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夏纪梅.遵循认知规律,合理运用思维导图[J/OL].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