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剧创新研究

2020-04-20 10:58陈嘉璇刘航吴佳露
北方音乐 2020年3期
关键词:剧本汉密尔顿音乐

陈嘉璇 刘航 吴佳露

【摘要】2015年,美国音乐剧《汉密尔顿》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热潮,荣获十一项托尼奖以及普利策戏剧奖。《汉密尔顿》的成功之处在于既有质量极高的原创性,又完成了对西方音乐剧的一次重大创新。本文将从音乐创作和剧本创作切入,分析这部现象级音乐剧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西方音乐剧;《汉密尔顿》;音乐;剧本;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253-02

【本文著录格式】陈嘉璇,刘航,吴佳露.西方音乐剧创新研究——以《汉密尔顿》创作为个案[J].北方音乐,2020,02(03):253-254.

《汉密尔顿》是一部以嘻哈说唱风格讲述了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生平的音乐剧。由主创林-曼努尔·米兰达担任编剧、作曲及主演,耗时八年完成,被誉为美国音乐剧的里程碑。

一、音乐创作与创新

(一)互动性

在以往音乐剧中,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观众和舞台之间的第四面墙往往没有打破。在《汉密尔顿》中,互动情节的设计使观众成为了主动的参与者,增强了观众对故事情节的代入感。例如在曲目《你会回来》(Youll Be Back)中,英王扮演者带动现场观众一起哼唱,让气氛达到高潮,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内阁辩论情节,华盛顿充当议会主持人,将在场观众视为与会者,欢迎他们聆听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唇枪舌剑,使观众穿越了时间、空间,完成了角色转换。

(二)专属性

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旋律展现其性格特点。例如波尔独唱的《等待时机》(Wait for It)曲风初时冷静低沉,到后半段随着情感爆发,大量的和声和重唱加入,刻画了波尔汹涌的内心世界,突出了他细腻敏感、城府颇深的一面。伊莱莎的出场总是伴随着特定旋律的歌词“helpless”,第一次出现“helpless”时,她为汉密尔顿着迷而无法自拔,第二次出现“helpless”,是在她知道汉密尔顿对婚姻不忠后,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无助,体现了艾莉莎无比感性的性格特点,容易为情所动,也容易为情所困。

(三)反复性

不同人物的经典歌词会不断出现在不同的歌曲之中,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性格特点更突出,更具有感染力。例如汉密尔顿的唱词“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在全剧中多次出现,随着情感递进,展现出汉密尔顿对成功的渴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又如波尔的唱词“I will wait for it”,在剧中反复出现,仿佛他人生的信条,展现了波尔敏感谨慎、被动等待的特点,也为他后来的屡次失意埋下伏笔,这也与汉密尔顿形成鲜明对比。

(四)现代感

《汉密尔顿》在对历史的演绎中加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历史。例如剧中将激烈的内阁会议设定为汉密尔顿与杰斐逊之间的一场饶舌比赛。在当代美国,饶舌比赛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一般围绕的主题是市井生活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斗争性。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内阁会议与饶舌比赛既有辩论形式上的相似,又有主题上的差异。主创团队正是巧妙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使观众既真切地了解了历史,又收获了不一样的娱乐体验。

(五)多样性

《汉密尔顿》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可谓是一大亮点,不仅有通俗的流行音乐和嘻哈音乐,也有动感的爵士、优雅的蓝调和轻快的嬉皮士风。这些不同特色的音乐对应了不同的人物、情节,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例如在《拒绝她》(Say No To This)中,蓝调的优雅性感与汉密尔顿的情妇玛丽亚性感翩然的特点相似,将人物与音乐相融合。

二、剧本创作与创新

剧本是一部音乐剧最为重要的载体,剧作的其他元素都以它为依托展开。剧本也是塑造人物形象、交代剧情的重要手段。在《汉密尔顿》中,剧本生动塑造了主角汉密尔顿与诸多配角,交代了汉密尔顿从勤苦奋斗的早年到决斗而亡的一生,传达了历史观、美国梦和男女平权等多重主题。

(一)人物

1.角色选用

与其他传记题材的音乐剧不同,《汉密尔顿》的主角选用了美国历史上相对不为人知的一位国父。反之,一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如托马斯·杰斐逊和乔治·华盛顿等,成为衬托汉密尔顿的配角。《汉密尔顿》也没有忽视对小人物的塑造。每个汉密尔顿身边的小人物也被塑造得活灵活现,令人过目难忘。这些隐藏在历史里的无名之辈被置于聚光灯下,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2.戏谑与讽刺

主创团队时常在描绘历史人物时加入戏谑与调侃,增强了历史剧的趣味性。例如英王乔治三世被塑造为一个被美国抛弃的哀怨情人,加上演员的细腻表演,每次出场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剧中还不乏辛辣的讽刺,例如对托马斯·杰斐逊蓄奴和约翰·亚当斯政治无能的嘲讽。

(二)情节

1.叙事手法

《汉密尔顿》的剧情摆脱了一贯的线性叙事,灵活地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剧目一开始即交代了主角汉密尔顿的结局,暗示观众将重点放在情节发展过程上;又如曲目《知足常乐》(Satisfied)中出现了时空倒转、往日重现的剧情,让观众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汉密尔顿情感际遇中的另一面。

2.叙事角度

《汉密尔顿》在剧中设置了一个叙述者的角色——艾伦·波尔,他作为汉密尔顿一生的朋友和竞争对手,用几段相同旋律的唱词来开启并承接剧情,使全剧的衔接流畅自然。

(三)主题

1.历史观

《汉密尔顿》体现了宏大的历史观。每个角色都有置身历史的强烈意识。例如,汉密尔顿的妻子伊莱莎在得知丈夫外遇后,说会将自己从史书中抹去。整部剧成功地展现出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英雄际会的纽约城,个人投身于历史的洪流中,创造着历史、改变着历史。同时,歷史会客观公正地对人的一生作出评判:史书将如实记载汉密尔顿,无论是他的丰功伟绩还是风流韵事。在终曲《谁能留下,谁会死亡,谁将你的故事传唱》(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中,历史与个人相融合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2.美国梦

汉密尔顿一生的经历无疑是美国梦的缩影。作为出身低微的移民,他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在独立战争中建功立业,成为财政部部长,由此说明在美国每个人都拥有自由平等和追求梦想的权利。通过这部剧,汉密尔顿的美国梦跨越了两个世纪,唤起当代美国人心中的梦想与奋斗的激情。

3.现代观念

剧中也宣扬了一些现代的先进观念。汉密尔顿妻子的姐姐,安杰莉卡在剧中质疑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一句为何使用“men”而不包括“women”,表达了先进的男女平权意识。这些观念超前于汉密尔顿的时代,表明《汉密尔顿》虽然描绘的是历史,表达的却是对现实的关怀。

三、结语

音乐剧《汉密尔顿》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与剧本和音乐的精心创作与锐意创新是分不开的。这两大元素相辅相成,共同打造出一场激情四射而意蕴深刻的视听盛宴。

参考文献

[1]李蔚,许炳坤,余国升.西方音乐剧的创新精神透析[J].中国戏剧,2007(2).

[2]慕羽.音乐剧艺术与产业[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剧本汉密尔顿音乐
为称呼上诉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梦境追踪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