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部隊醉酒 反思社會控酒力度

2020-04-20 11:28秉仁
澳门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員醉酒社會

秉仁

飲酒的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喜慶節日、工作應酬、朋友聚會都離不開酒。然而過度縱酒輕則埋下健康隱患,重則波及他人財產安全。例如今年2月25日,一名休班消防員涉嫌進入皇朝區一店舖內盜竊,事主其後報警;另有一名休班消防員於3月1日凌晨懷疑因醉酒關係,涉嫌在青洲區某便利店內盜竊2個杯麵,店員發現後隨即追截,期間被一名途經的休班警員制服。短短一周內接連爆出消防員醉酒盜竊事件,不禁引起社會嘩然。即使消防局回應對轄下所有人員之違法違紀行為“必定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但消防員作為紀律部隊的一份子,因醉酒盜竊不但是忘記自身服務市民的使命,也是把紀律和法律置之度外,嚴重影響公眾對“軍裝”人員公權力的信服,破壞社區乃至社會的秩序。不僅如此,因嗜酒而損害個人健康以及“警隊健康”,值得社會反思是時候要逐步管控酒精的使用。

在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頁所設立的“警鐘長鳴”,了解到政府從2014年12月起發布保安範疇的違規違紀事件,以公平、公正、公開的“零容忍”方式,值得社會讚賞。該欄目資料顯示,截至本年度3月3日,保安司範疇合共64宗違法違紀個案,46宗已完成程序,18宗正在跟進中。因醉酒違紀的人員達到17人,當中不乏主管級人員。常言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小到普通消防員,大到警務總長,均受到《澳門保安部隊軍事化人員通則》的約束。提起主管醉酒“違規”事件,不得不提早在2013年曾經轟動港澳媒體的“醉酒澳警副局長遭徹查”一案。事發當年7月4日,時任澳門治安警察局副局長黎錦權涉嫌酒後體罰30名警員集體做掌上壓,1名警員用其手機拍下片段並外傳,局方事後曾辯稱體罰是提升精神狀態的方法,更指在特警隊內十分盛行。在多方輿論壓力下,事件最終進入紀律程序,該名副局長被懲處書面申誡,而拍片警員則被以第三級懲處,罰扣兩日薪酬。事件爆發後一度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或順勢敲響了“警鐘”。果不其然,2014年末政府主要官員大換班,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上任後,隨即“快馬加鞭”重整紀律,透過一系列措施整頓部隊,包括三個警務理念、紀律管理及制度建設等,以建設一支高效廉潔、服務市民的保安部隊。

只不過近來接二連三的違紀違規行為無疑令澳門“軍裝”再添劣評,也再度擊破公眾對紀律部隊之公權力的信服。有見及此,進一步規範“軍裝”人員之紀律及自律,提升保安範疇之公信力刻不容緩。正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像是消防員醉酒犯事的個案一單都不應該有。雖然不能派遣其他警員對同僚進行不定期酒精抽檢,並發佈月度/季度/年度檢測報告。也不能要求每位警隊人員每日執勤前填寫“不醉酒聲明書”,但是要徹底褪去公眾眼中紀律部隊部分人員“嗜酒如命”之既定印象,保安司全體“軍裝”人員須共同努力。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一項研究,該研究23年隨訪英國1萬多名公務員,在世的9000多人當中有397人因飲酒而患上癡呆癥。結果顯示,每周攝入140ml以上的酒精與癡呆風險顯著增加相關,酒精成癮風險翻倍,喝到住院風險增加4倍。保安當局或可借鑑外地的研究,從個人健康和社會後果的角度出發,嚴厲規範紀律部隊人員對酒精的使用量。由限制“軍裝”人員飲酒帶出控制整個社會過度使用酒精起到重要的意義。綜觀世界各地的權威機構對“戒煙限酒”制定了健康指南,雖然限酒不像控煙那樣嚴格,但是限酒範圍的建議,對各地民眾使用酒精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不僅是英國和美國,中國營養學會亦曾建議,女性每天飲酒不超過15g純酒精,男性不超過25g。

消防員、警察等“軍裝”人員屬前線的特殊職業,在執行工作所需的精力不同於文職人員,倘若在帶有醉意的情況下執勤,將影響其判斷力和協調能力。而作為紀律部隊人員,無論是執勤中還是休班期間,非但不能因嗜酒而危及社區安全,也不能因嗜酒而影響整個紀律部隊之形象。綜上所述,要限制紀律部隊人員過度飲酒,須輔以“防患於未然”的措施。根據2013年澳門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顯示,本澳近八成學生表示過去曾接觸酒精,較鄰近地區高。澳門青年指標2018社會調查,有21.75%受訪青年表示有飲用酒精類飲品,較2016年的20.44%升1.31%。為此,建議對澳門保安部隊保安學員進行入職篩查,並呼籲衛生當局逐步控制青少年使用酒精,未免他們染上嗜酒的習慣。與此同時,建議保安當局與衛生部門合作商議,制定《警隊人員健康指南》,普及限酒範圍給予全體人員,避免再出現“軍裝”人員因醉酒而違紀違規個案。理解到奮戰在前線“軍職”的辛勞,藉此溫馨提示:偶爾小酌用來舒壓但請不要過量。

猜你喜欢
人員醉酒社會
完形填空一则
COMPLAINER’S CALAMITY
跟踪导练(四)
Drunk 醉酒
醉酒八仙2
醉酒八仙
老叔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