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摘 要]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艺术体现,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担当,忠实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脉精髓,生动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革命文化,充分拓宽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视野,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
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近百年来的积贫积弱、被动挨打,使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从器物、制度进而到文化不断反思中华民族落后的根源。百年前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在如饥似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也在不断蔓延。毛泽东诗词用中国传统文学形式进行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鲜明写照,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诗词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毛泽东诗词如黄钟大吕,具有特色鲜明的豪迈风格,也充分体现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他的诗词采用旧体形式,这在五四之后白话诗日渐盛行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然而,他把新内容注入诗词,是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成功尝试。他的每一首优秀诗词的后面,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博大的文化气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熟练运用中国各种文学样式
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他对于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形式熟稔于心,对韵语、楹联、祭文、唱和等形式也广泛涉猎,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楷模。就诗而论,他的作品中既有五古、七古,也有五律、七绝,还有杂言诗,特别是七律,他的很多著名作品均采用这种诗体形式。他公开发表的词中,有二十多种词牌名。“忆秦娥”这个词牌,相传李白最早使用,号称是“词曲之祖”。毛泽东用《忆秦娥·娄山关》表现惨烈的战争题材,成为这个词牌的绝唱。“念奴娇”这个词牌,苏轼曾以之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奠定了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则不仅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涵盖了五洲四海,在意境上更胜一筹。“临江仙”这个词牌让人容易想到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但毛泽东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既写出女性的柔美,又有幽默诙谐,显得别具一格。同为婉约词,但显出不同的格调和气魄。他的《贺新郎·别友》和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表达相近主旨感情的两首词。前者有多处对应后者,但毛泽东不落俗套,不落窠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毛泽东诗词虽然采用旧体体裁,但把史、情、事、理、性融为一体,使诗思、诗意、诗味和以前的诗家迥然不同,值得吟咏再三,反复咀嚼。
2.博观约取中国众多诗词名家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和熟悉程度是惊人的。他广泛阅读大量诗词,据統计,他曾经批注过的古典诗词达1590首,涉及诗人429位①。他明确喜好的“文
学八贤”,就有庄子、屈原、曹操、李白、李贺、李商隐、高启、曹雪芹。实际上,他对古诗词的掌握其实是出入百家、博采众长的。像苏轼、范仲淹、李清照、晏殊等人的诗词,他也曾反复吟哦。他虽曾明确表示不喜欢杜甫,但对杜诗的熟悉也非常惊人,杜诗的典故、意境和诗史笔法也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深受中国古代诗词大家的影响,但他并不顶礼膜拜,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以唐朝的“三李”为例,李白的壮美奔放,李贺的诡奇幽峭,李商隐的针砭时弊,都或隐或显地影响了毛泽东的诗风。毛泽东诗词中体现出的少年斗志、壮年情怀,和李白的诗词就很相像。他喜欢借用、化用李贺的诗句,比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但注重翻新出奇。毛泽东七律不是很多,但每写必成华章。那精工的章法句法,不能说没受李商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诗词以此为起点,高扬革命乐观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大旗,对“两结合”的创作手法进行新尝试。毛泽东也曾写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见的“游仙诗”体裁,但他《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融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于一体,被赵朴初称为“形象思维第一流”。
3.灵活引用中国各类历史典故
毛泽东在诗词中继承传统、善于用典。他所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俗浅显,喜闻乐道,使其诗词具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如楚汉战争、曹操东征、陶渊明世外桃源、祖逖北伐,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一枕黄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南柯一梦等。以《清平乐·蒋桂战争》来说,“一枕黄粱”嘲讽了国民党新军阀厮杀混战、最终覆灭的结局;“收拾”借用岳飞的《满江红》,表现重整祖国山河的伟大气魄。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共工触不周之山”独辟蹊径,认为共工是胜利的英雄,借以热情讴歌进行武装斗争的广大工农群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沧桑”原意为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在诗中则表明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一改过去凄惨孤独的情调,富于对烈士忠魂的厚爱。舜帝和娥皇、女英的故事原来也充满了哀怨悱恻的情调,在《七律·答友人》里读者却看到手执斑竹、身披红霞的神女,满怀喜悦地来到人间,分享人间的美好生活。在古代诗人中,曹操和辛弃疾都以用典而著称。比如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中,就有化《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和神话入诗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运用孙权、刘裕、王谢、刘义隆、廉颇等五处历史典故。毛泽东与之相比,更加出神入化、脱胎换骨,他以那种打破一切、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志向和气魄驾驭各类历史典故,往往顺手拈来、非常贴切,比曹、辛二人更胜一筹。
4.集中汇集中国多彩时空文化
毛泽东在诗词中负载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的文化价值。从时间上看,诗词中有“人猿相揖别”的原始文化,有百家争鸣的先秦文化、气韵生动的魏晋文化、雍容开放的盛唐文化、境界幽远的宋元文化、摇曳多姿的明清文化,更有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毛泽东诗词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生动地构成了一部雄奇瑰丽的史诗。多年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涯,使毛泽东走遍了大江南北、岭南塞外,其视野和见闻超过了很多诗词大家。他的诗词记录了他戎马的一生。在毛泽东诗词中,有“赣水苍茫闽山碧”的赣闽文化,有“苍山如海,残阳如海”的黔桂文化,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秦晋文化,有“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燕赵文化,有“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的塞外文化,有“云横九派浮黄鹤”的荆楚文化,有“风驰又已到钱塘”的江南文化。尤其是湖湘文化,正如绍兴古镇对鲁迅的影响一样,韶山的秀丽山水对毛泽东身心起到了净化作用,陶冶出他率真、淳朴、倔强、浪漫而又多情的个性,在诗歌创作上给他以豪气、灵气。湖湘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各种学说兼收并蓄,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鼓吹治国治邦、济世安民之道。最为突出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奋斗精神。这一革命奋斗精神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诗词的始终。
5.充分挖掘中国民间口语矿藏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特别注意运用鲜活生动的民族语言。这其中既包括古代典籍中充满活力的语言,也包括来源于生活的群众语言。如《十六字令·三首》中脍炙人口的“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就是吸收湖南常德民谣,显得古朴自然。《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把战士们活捉敌军前敌总指挥的兴奋喜悦写得如闻其声。《念奴娇·昆仑》中“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想象中与昆仑山的对话,巍巍昆仑也变得俯首帖耳,十分驯服。《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既彰显出登临长城路途之险,更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不以为然的豪迈。在毛泽东诗词中,使用口语的诗句可谓比比皆是。这样的口语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建国之后,口语入诗在毛泽东诗词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杂言诗·八连颂》形式如同中国传统童蒙教材《三字经》,显得连贯而有气势,深入而浅出,融革命宣传与抒情诗为一体,又显得平易风趣。特别是结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如画龙点睛之笔,用语简练精彩,含义深刻而富于教育意义。《念奴娇·鸟儿问答》,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鲲鹏”和“蓬间雀”两个鸟儿的对话。“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生动显示了赫鲁晓夫等人在帝国主义面前的紧张慌乱,“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形象表达了对所谓“福利共产主义”的讽刺挖苦。
二、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艺术体现
一百多年来,国外集无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兼诗人于一身者屈指可数。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中学、大学期间曾创作《查理大帝》《人生》《情感》等思想深刻、诗味醇厚的诗,他写给燕妮的情诗志趣高洁。列宁、斯大林与少数卓越诗人之间建立了友谊,评述过一些诗人名篇,但本人均无诗歌创作。从国内来说,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等都有壮美、激越的诗篇传世。毛泽东无疑是这个诗人群体中的代表,鲜明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1.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担当
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降低到冰点。1934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沉痛地指出某些国人的“不自信”,最后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先生把这一类人喻为“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也并不少。毛泽东和他率领的一代共产党人,就是鲁迅先生所暗指的这一类人。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就毕生不渝地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周恩来在诗中写下“道义争担敢息肩”“难酬蹈海亦英雄”(《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誓言,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回到祖国②。抗战初期,陈毅写下“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七大开幕》)的诗句③。他回顾自己赴法勤工俭学、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建立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抗击日寇的峥嵘岁月,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正是凭借这种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对革命保持乐观主义,对民族的解放和文化的复兴始终充满自信。
2.忠实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脉精髓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诗词作品辩证地、科学地、真实地反映革命实践。毛泽东多次向全党发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号召。他对历史上民族英雄、革命先烈、革命领袖和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艺家,对于无数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给以热情的讴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陈胜、吴广,林则徐、孙中山,鲁迅、闻一多、朱自清……,只要推动历史发展,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毛泽东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一改近百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故步自封、消极颓废、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用自己的文艺作品为后人树立榜样。在毛泽东笔下,铁索桥横的大渡河,水拍云崖的金沙江,白浪滔天的北戴河,奔腾不息的长江,波涌连天的洞庭,一切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英勇无畏的红军和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愿意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老一輩革命家诗词中,始终洋溢着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境界。赣南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是陈毅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他在《梅岭三章》中写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诗句,在他眼中,国民党残暴的血腥统治必将终结,即使此时的枪林弹夺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人民的自由幸福也在所不惜。
3.生动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革命文化
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1942年,毛泽东发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系统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普及与提高等问题。毛泽东诗词率先垂范,他把“红军”“战士”“长征”“人民”“军阀”“世界”“环球”“欧美”“国际歌”“分田分地”等现代词语生动活泼地直接写入诗词。他像一棵参天大树,从历史文化土壤和革命斗争实践中孜孜不倦地汲取营养。受其影响,解放区产生了贺敬之、赵树理、周立波、李季、阮竞章、孙犁等优秀诗人和作家,创作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漳河水》《白洋淀》等一系列艺术珍品,在反映革命斗争以及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作品生动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斗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中有些作品引领着青年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成为一代人永远的记忆。这些文学作品批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把工人、农民、士兵等最基本的人民群众作为主人公,表达了对传统社会秩序的蔑视。他们始终关注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兴亡。他们的心与人民群众一起跳动,他们用手中的笔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艳阳天。
4.充分拓宽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视野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比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治家和文人更加宽广的文化视野。对于同样的题材,所发出的咏叹和持有的见解往往也要深刻得多。同是武汉黄鹤楼,唐朝崔颢来过,毛泽东也来了。一个是愁云惨淡,一个是心潮浪高;一个关乎个人际遇,一个关乎革命命运。同是梅,陆游以梅自喻,言其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毛泽东则托梅言志,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斗争、功成身退的自信和谦逊。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但同时表达了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胸襟和世界文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他的《贺新郎·读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仅用115个字就概括了整个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是如此。叶剑英在《纪念王杰同志》中写道:“矢志宏图共产业,为花欣作落泥红”。④他写此诗时已年逾花甲,得知王杰烈士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后,表达了他仍愿当革命事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铺路石和护路人的愿望。朱德在《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中写道:“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⑤他感叹自己虽然参加了辛亥革命、重九起义、护国战争,但放眼中国大地,仍然是军阀混战,满目疮痍,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目标还远未实现,令他寐不安寝,食不甘味。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松菊自喻,要在霜寒中继续修炼自己,在苦雨中坚守自己,雄飞五洲,志存四海,做彻底的大无畏革命者。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于风雨飘摇、日薄西山的晚清,其幼年读书生活多数是从接受私塾教育开始的。但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文化视野立刻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巨大变化。
三、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启示
诗人毛泽东及其诗词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单个的现象,他是老一辈革命家及其诗词的光辉代表,充分表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共产党人仍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1.努力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基本前提。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文化软实力,没有自己的文艺作家和文艺精品,中国不可能真正走上繁荣昌盛之路。习近平同志早在梁家河当知青和党支部书记时就酷爱毛泽东诗词。近几年来,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各种讲话中引用或化用毛泽东诗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给自己起的笔名为“子任”,他的诗词始终表现了要改造人类社会的宏伟气魄和伟大力量,代表了站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民的豪迈精神气派。正是有了这种爱国情怀和革命奋斗精神,中国人民才能在革命时代改天换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才能在建设岁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向科学进军,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代表了一代共产党人的英雄群体。读他们的诗词,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跃然纸上。
2.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
“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⑥。在毛泽东的诗词世界中,他把孔子、屈原、曹操信手拈来,把寓言、神话、历史故事收之笔下,把古今各类英雄尽纳词中。在艰苦繁忙的戎马生涯中,他往往无暇进行诗词创作。但是偶一命笔,即成绝唱,这与他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是分不开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新时代中从我做起,从遵守维护社会良俗做起,从立足家庭、家风、家教做起,让中华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代代融会到日常住行,传递给下一代。
3.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⑦。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涌现出无数人民作家,柳青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为了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在皇甫村一蹲就是14年。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下,要創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作品,更要耐得住清贫、寂寞和孤独。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需要优秀的文学艺术创作者,读者和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舆论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普通读者和观众,也应该在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4.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正确引导
习近平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时提出,当前两个“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集中体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⑧。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种形态之间的关系,不是平面关系,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起到思想定位、历史定位和现实定位的作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口头上做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要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则要下一些苦功夫、真功夫。
基金项目: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9年一般课题
“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注释:
①徐四海:《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页。
②秦建华:《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页。
③ 陈毅:《陈毅诗词全集》,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④ 秦建华:《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⑤ 朱德:《朱德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⑥ 习近平:《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2页。
⑦ ⑧ 习近平:《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24、232页。
(作者系中共上海松江区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