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歌 赵一霖
摘 要:解构主义,这种基于事物本质结构上的分解、重组,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平面设计中,图形作为其不可或缺的因素,图形的构成与分布对版面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现今处于信息大发展的“读图时代”,解构主义在图形中的作用与影响力更是被扩大。本文主要分析了解构主义在现今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的应用特点和方向。为研究解构图形的设计提供参考,为信息在受众之间更好的传播带来新启发。
关键词:解构主义;平面设计;图形
1 关于解构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后现代主义开始发展,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众多的艺术形式,和典雅、浪漫、娱乐性、装饰性、浅薄的和浮夸的历史折中主义色彩,以及花样繁多的设计手法。在这种反映时代的特色的影响下,人们不再一味坚守传统设计风格,而开始逐渐接纳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其中就包括解构主义。
“解构”这个词汇的概念是由海德格尔提出来的,在其书《存在与时间》中提出“解构”原意是消解、拆解,之后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进一步发展了“消除”“问题化”等意思,并于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把原本现代主义中的正统原则批判地继承,用开放的心态去容纳差异。解构主义反对传统权威,反对中心论和二元对抗理论,实质为把原有事物按照本质结构分解,还原每一个部分的基本元素,再次进行重新组合。解构主义不仅在建筑,服装领域产生了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蓬发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无论哪一种设计的形式,和设计的载体都与形和色相关,每一种形和色都对设计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20 世界 80 年代之后,电脑的迅速普及,把信息传播带向新的浪潮,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传播速度,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元,全球商业化极速加剧,全球商业环境同时发生错综复杂的交集,在这种多元多维度的传播中,信息的即时性和第一性就尤为重要,也意味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设计要适应这个新的环境,现今越来越多的信息共通,也潜移默化的导致了行业的交错重叠,科技因素也在逐步融入设计,设计在表达信息职责基础上,吸引受众眼球越发变成一个重要压力,这种具有全球化挑战的设计需要,对涉及设计的各个基本元素都有着更上层楼的挑战,设计也要接受对于不同的设计空间,媒介,和传播过程等方面的各种考验。
从观看方式上,现代平面设计已经不仅局限于印刷品,更高频且更广泛的接受信息是在屏幕上,这就出现了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的视觉传达的问题。这种不同维度空间的观看方式与接收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信息接受方式,进而也缓慢的对思维产生影响,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引发了空间化设计的产生。
3 图形与解构理念
图形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与生存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远古壁画,墓室壁画,图腾,象征图形均记录过人类族群的文化和发展历程。图形在社会生活的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图形也成为具有一定“意义”的视觉符号。图形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了一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世界性的非文字的语言,成为了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落实到具体设计中,一切离不开设计的基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是其最基本的语言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图形蕴涵着丰富的“意义”,这种意义指的是可以被大众共同识别的信息,具有信息接收者可以接受的“共性”因素,同时,一位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在设计图形的过程中,在保留“共性”的基础上也会运用自己的审美和创意,发挥自己的“个性”,使图形区别于单纯的符号、标识。因此,只有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具有信息传播和美学功能的图形,更好地发扬所要传播的信息。
图形解构理念可以这样理解,人类在远古壁画上歪歪斜斜的图像到今天科技发展可以用数字技术制造复杂纷繁的多维度图像,一如用解构的理念创造图形的过程,在孩提时代,儿童开始握笔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在孩子的认知里,并不能深刻认识并描绘眼前物像的复杂性,因此,他们所描绘的图像是高度概括过的,多是结构简单的几何形态,这种几何形态和图形的解构主义不谋而合。图形的解构就是把选择的目标物体有目的分解,提炼出最具有原本目标物体特点的元素,每一个元素都蕴含着原本物体的的特点,再次把这些可利用的特点元素进行强化,进一步探索如何独立使用这些特点元素或者再次重组元素,形成新的图形的创造。这种由复杂事物中提炼内涵特点再此进行创造的解构方法可以应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设计中去。
4 “读图”时代
现今处于信息大发展的“读图时代”,解构主义在图形中的作用与影响力更是被扩大。在数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在须臾中便被剥夺了被展示的权利,更不必说被接受、被认知。所以图形的设计就不再单是单一的表达本身意义,而是具有在一定空间和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中,在获得须臾展示时间中诱发受众感知的功能,甚至是有目的形成一种新风格,形成在原始物像基础上的新颠覆创造,刺激受众感知形成一种新趋势。这种需求就对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传统的以纸作为媒介的平面设计中,图像只是存在于二维空间中的普通图像,而在先进的数字时代中,受众与屏幕的互动把传统单一的二维阅读空间变成了三维甚至四维的互动形式空间,而图像也改变了被受众观察的方式,在传统二维空间中图像单纯的是平面存在的,而在数字时代的三、四维视觉空间,图像是三维构成的,还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弹出跳跃的路径和翻转的阅读形式,也有一系列的声音特效贯穿其中,进而给信息接收者营造出多种感官的阅读体验。
5 “读图”时代与解构主义
现今数字时代,图像所被赋予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数字时代的设计是一种多空间多维度的设计,也是一种动态的多维度多空间的设计。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应用解构主义方法进行设计的方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与作用,在这种数字时代的设计中,图像渐渐变成传播主体,图像的传播历史佐证了他比文字更具有传播的直观影响力,视觉是人类接收信息的主体,在这一方面,图像占据了绝大优势。而在互联网时代,图像大有取代文字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趋势。一方面人类是依靠视觉来获取信息的,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体,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其所蕴含的信息量,尤其是情感信息更为丰富,因此在一个信息高速生产的时代,图像在信息传递中的价值远远超过文字。此外,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图像的价值也远远超过文字。图像的形和色,在第一传达阶段比文字更具说服力,蕴含的情感信息相较于文字更加直观。世界舞台上,远古壁画、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讲并不能归为文字,而算是一种图像,对于现今平面数字设计者而言,应当重视这种发展趋势,深入思考如何充分运用图像来深化表达作品的内涵。运用解构主义来设计图像就变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数字时代的设计中视觉版面总是呈现出动态化的效果,这种效果的出现是基于所投放的平台,在荧幕互动的基础上,信息的接受者会与屏幕实现互动,这也意味着图形与受众存在三维空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具有高度的转换性和跳跃性,被赋予信息的图形完全应用传统设计方式显得力不从心,并不能更好适应互联网的特点需求。这种跳跃性错综复杂具有跳跃性的网络读图模式致使图形寻求新的风格来优化自己,解构图形的优势便凸显了出来,这种分解原本物像本质,扩大原本物像特点的图片构成方式,打破了传统对图像的认知,并且与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不谋而合。
6 总结
在以网络为载体的现今的数字时代,发展传统设计为更适应现代社会成为当务之急,解构主义的诞生便是标新立异的,不论在当时还是现今都是设计师新风格的体现,并且为设计开辟了新的道路,所以在现今的设计市场這种本身就具有推陈出新的设计更是可以和现在的视觉设计市场更好的结合,当代视觉设计师更应该学习图形与解构主义的结合,学习解构图形的方法,研究这种解构图形设计的特点,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更好地推动与发展现代设计,使信息在受众之间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李宇平.当代艺术中视觉方式初探——数字技术对图像的影响[J].美术向导,2009,(02):19-27.
[2]王灵毅.解构传统:数字出版物设计理念及方法研究[J].出版广角,2014,(14):58-59.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论图形创意的思维和方法[D]. 张立颖.西北大学,2005.
[5]徐子焱.浅析解构主义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汉字文化,2018,(05):118-120.
[6]赵新平,张兴全.解构主义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J].美术大观,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