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资建设把好幼儿园育人观等5则

2020-04-20 11:02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员教研

加强师资建设 把好幼儿园育人观

有媒体报道,西安某幼儿园看护点负责人崔某“不收村里娃,只养天鹅不养猪”的惊人之语,以及该幼儿园存在“无手续办园”“收费标准不一且偏高”等问题,引起家长不满。事件曝光后,当地教育局及街道办组成联合调查组介入调查,对崔某本人及园方主要管理团队进行了批评教育,负责人崔某已被解聘。

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在数量、普及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极大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学前教育还存在若干现实问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核心内容,即为育人理念与师资水平。

师资队伍对于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园是儿童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为他们提供的教育具有全面性和启蒙性,关涉的是广大家庭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幼儿园从教者,需要有较多的热情、爱心和公平心,更应具有教育领域从业者都应具备的教育情怀,缺乏这些基本品质的幼儿园教师,并不适合该职业。新闻中该园的做法及崔某的言论,拒收农村孩子上学,给他们贴上“素质太低”的标签,甚至把办幼儿园看成投资,缺失基本的公平观和育人理念,与正常的幼儿园育人观相背离,自然遭到了家长反对。

当然,这种现状的发生并非偶然。从实践来看,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乃至部分城市的郊区,既没有高度重视幼儿园建设,也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滞后于政策规定,导致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幼儿园从教,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虐童事件在一些幼儿园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就体现出部分幼儿园教师资质缺乏、素质偏低、育人理念不强的弊端。类似现象,发生在公众高度关注教育、媒体日益发达的当下,只会加剧人们对教育的焦虑,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和有效应对。

对于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呼吁,有关部门和学者一直在行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关具体措施。不少学者也阐释了强化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对策。但显然,幼儿园作为教育政策和舆论关注的新兴领域,对其重要性的倡导和相关的监管力度还偏弱,而基层幼儿园在理念和师资队伍建设行动上,也较为滞后。

办好幼儿园是民生工程,其育人理念不可偏。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各类幼儿园有必要端正育人理念,回归公益属性,同时提升教师的入职门槛,加强综合考察、管理;教育有关部门,则应强化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为基层幼儿园的发展及师资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和政策保障,并强化资质审查、办学督导和敦促整改等内容。以此为幼儿园立德树人、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教育报》2019年6月25日

肖纲领/文)

新教师赢得好人缘并非难事

近日,我和一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闲聊。他向我大吐苦水,说自己一直很努力,但不知为什么,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却很少被学校的老教师采纳,真怀疑自己是不是人缘太差了。

其实,大多数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不长,角色的转换要求其从大学毕业生成为教育工作者,既要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也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新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比较新潮,难免会认为部分老教师的某些做法因循守旧,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心理上将自己“孤立”起来。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新教师就会逐渐向自己施加“人缘差”的心理压力,甚至会自我暗示为其他教师在排斥自己。这种消极情绪无疑会影响自己融入教师群体,还可能会传导给学生,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阻力。

为此,新教师应及时调整心态,增进对教师职业的角色认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新教师应该看到,自己对人、对事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当感觉到个人的做法与集体格格不入时,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既要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也要尊重群体内其他教师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避免进入固执己见的“死胡同”。尤其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年轻教师不妨适当让步,切忌为了急于证明自己就置集体利益于不顾。

新教师血气方刚,工作热情高,有追求荣誉的强烈愿望。但要注意的是,逢赛必参加、逢奖必争夺的姿态,难免会给其他教师留下功利心过强的印象。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会认为所有的荣誉都是必不可少的证明手段,但从长远来看,盲目的竞争往往让自己做了过多无谓的“额外功”,其根源恐怕就在于新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因此,新教师要保持适度的竞争意识,通过教育教学比赛来锤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而对于奖项,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贪多求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理性的淡泊,是收获教师群体好人缘的必备要素。

教师的核心价值在于教育教學能力。新教师要赢得好人缘,就要让其他教师看到自己为教育教学工作付出的不懈努力、取得的点滴进步。新教师们大多各有所长,有的制作课件驾轻就熟、技术含量高;有的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学生反响好;有的班务工作深入细致,家长评价好;有的能走进学生内心,赢得学生的认同……这些都是新教师获得教师群体认同的“法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好人缘是无须刻意追求的,新教师要从自身出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好人缘自然会不求自来。

(《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日

钟洪尧/文)

站在“一米线”外提供适宜支持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区县教研员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责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层面的多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对学前教育教研和教研员工作的新要求,各地教研机构和教研员也纷纷进行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积极的制度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特别是随着深入幼儿园实践的增多,区县教研员如何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并发挥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区县教研员和幼儿园层面普遍关心的问题。

要从组织管理者向专业指导者转变

根据相关政策的新要求,区县教研员担负着为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保驾护航,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的职责。其职能必须从以往组织管理为主向专业指导为主转变,必须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行家里手,能引领教师发展、指导幼儿园实践,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其工作方式要从以往的重点抓优质园、研究前沿问题,转变为通过划分责任区、认定责任园,实现对各级各类幼儿园教研指导全覆盖。其工作内容也要比以往更丰富,更多地与辖区内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实践相联系。

把握好参与园本教研的边界与程度

根据新的工作要求,区县教研员要继续抓好优质幼儿园,进行引领性教研活动,同时要重点指导城乡基础薄弱的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特别是村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从而使每一所薄弱园都能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使每一位在薄弱园从教的教师都能接受有质量的日常教研指导。

尽管工作职责很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指导的幼儿园质量差异大,面临的实践问题各不相同,园本教研的组织者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水平差异更大,这就给区县教研员参与和指导园本教研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最常见的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县教研员能不能直接组织某个园的园本教研活动?教研员普遍认为不能。因为园本教研是幼儿园研究自己的问题,由本园业务管理者自己组织,天经地义。如果教研员组织园本教研,则会影响园所的自主研究能力,而且教研员不了解教师,直接组织教研可能会影响沟通,教研氛围和效果都会受影响。二是教研员参与某个幼儿园组织的园本教研活动时要不要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针对这个问题,有些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不希望教研员介入,担心会打扰他们的活动思路和节奏。有些教研员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理解、感悟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不应急于介入。也有些教研员担心亲自组织或深度介入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容易暴露自身的不足,影响自己的威信等。这两方面的问题表明,区县教研员把握好指导园本教研的边界和程度,才能提高指导的效果。

确保幼儿园教研的主体地位

区县教研员在参与各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时,必须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保持幼儿园教研的主体地位,适时适当地介入,守住自己的“一米线”,才能提高园本教研的效果。

第一,前期调研,全面了解。区县教研员在参与或组织某幼儿园(特别是不熟悉的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前,要深入幼儿园,实地观察教育实践,还要辅之以看资料、访谈等方式,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质量基础、教师队伍优势和问题。

第二,现场观察,客观判断。园本教研的观察同教育教学现场观察一样,考验着教研员的分析、判断、思考能力。无论采用何种介入方式,客观观察、详细记录都是基础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判断,提炼好的做法和问题所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与其他在场的教研员交换意见,以便做出更准确、更适切的判断,然后再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要避免观察不专心、不细致、不全面,避免草率判断造成园本教研组织者及教师的困惑和不信任。

第三,尊重主体,适度介入。幼儿园的教研组织者和教师是教研的主人,尊重和保持他们教研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体性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区县教研员在介入园本教研时把握好时机,适时地以平等的身份介入。教研员应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与教师平等地探讨问题,将自己的观点平等、自然地和教师分享。

第四,抓住关键,示范教研。基础好的幼儿园,其业务管理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一定的研究能力,教研员不必亲自组织园本教研。在新建园、新业务管理者对园本教研缺乏理性认识和感性经验的情况下,教研员直接组织园本教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聚焦幼儿园的关键问题开展示范性教研,能提高业务管理者的组织能力和引领能力。因此,选择示范教研的内容和问题很关键,要兼具解决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教研过程与方法示范等多种功能。

第五,关注时效,持续跟进。随着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推进,教研实效性受到广泛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成为检验教研成效的重要尺度。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清晰的表述、深入的分析与行为的落实、实践的改进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即使教师的行为有了改进,仍要结合实践,不断研讨和持续推进,才能得到巩固和迁移。关注实效就要对教研效果进行持续跟进观察,在观察中了解教师真正理解了多少,能做到多少,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怎么改进,而这正是下一次园本教研的内容。

(《中国教育报》2019年8月25日

刘占兰 陈 立/文)

去“小学化”,家长任重道远

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过重拳出击,全面整治,“小学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有相当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入各种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习拼音、写字、英语、计算等“小学化”课程。家长是如何想的?他们在担心和焦虑什么?带着疑问,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北京市28204位家长。

入学焦虑和抢跑心理,催生家长观念“小学化”

发现一:幼小衔接不畅,超过半数家长明确表示对孩子入学感到焦虑。调查显示,针对孩子上小学问题,53.6%的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普遍认为“幼儿园以玩为主,学到的东西太少”“部分小学入学时有知识能力测试”“上小学后,老师讲得快,担心孩子跟不上”。

发现二:抢跑心理作祟,六成家长期望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调查显示,59.4%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有必要提前教授小学相关内容,为入小学做好知识准备”“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处于劣势”;15.9%的家长表示,“别人都在上,不学怕孩子跟不上”;6%的家长明确表示,“必须给孩子报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发现三:园内不教园外学,社会幼小衔接班成为缓解家长入学焦虑的无奈选择。为了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69.2%的家长表示,“会有意识地提前教孩子一些知识”。国家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后,由于在园内“吃不着”,家长将目光转到园外。40.2%的家长表示已经为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39.4%的家长表示“有计划,在能力范围内会考虑报名”。旺盛的需求使得各种幼小衔接班蜂拥而上,成了学习“小学化”课程的校外“食堂”。也因此,近年來相当部分的幼儿园大班退园率持续走高,有些幼儿虽未退园,但实际并没来园学习,请假到外面上课的“走穴”问题严重。

从家庭入手,解决家长教育之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选择和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根治“小学化”问题,除了继续贯彻推进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外,还应注意从家庭教育入手,帮助家长认识“小学化”的危害与副作用,解决家长教育之困,确保家长观念去“小学化”。

一是从源头治理小学选拔性招生乱象,坚持零起点教学。教育部门齐抓共管,联合执法,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划片招生,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小学入学选拔性考试,整治各种变相选拔招生行为,逐渐消除小学择校之风。同时,针对家长担心“小学跟不上”的问题,小学要严格按国家课标规定,不压缩课时,不超前超标教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确保教学过程不加速,消除家长的焦虑和抢跑心理。

二是要让家长认识到“小学化”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一方面,提前学、超前学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危害。2009年,美国“儿童联盟”(Alliance for Childhood)在其发表的报告《幼儿园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需要玩耍》中指出,幼儿园“小学化”正在全面摧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过早的学业负担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愤怒和有侵犯性,行为问题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抢跑并不一定能促进孩子发展。德国阿兰努斯大学学者塞巴斯蒂安·P.萨盖特(Sebastian P. Suggate)在2009年对50多个国家的40万名15岁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也发现,提早上学并不会让孩子获得发展的优势。同时,在对83名学生跟踪研究后发现,那些5岁开始学习小学知识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如晚些开始学习的学生。

三是在幼小衔接中家长要避免片面强调学习适应准备,要重视幼儿入学的社会性适应问题。幼儿入学适应不仅包括学习适应,还包括社会性适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原国家教委于1994年共同发布的《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研究》报告中指出,儿童学习适应能力与社会性适应能力之间具有正向联系,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性适应的影响,进而影响儿童的入学适应。社会性适应的重点是规则意识与任务意识、执行规则与完成任务的技能、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然而,当前家长片面关注幼儿提前学习知识,忽视其心理及社会适应,这将使幼儿处于紧张受抑状态,不利于入学适应。为此,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不仅要改善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同时也要努力把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置于重要地位,最终帮助他们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中国教育报》2019年8月25日

洪秀敏 朱文婷 杨廷树/文)

家长教育焦虑的生成模式

阶层流动与教育的提升功能 多项研究表明,中国家长对当下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生存方式、职业选择有着不满的情绪,他们对现状的归因往往是之前不努力或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企图改变自身和家庭的现状,因此将这种想法寄托于子女。同时,在阶层渐趋固化的当今社会,教育作为获得文化和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远高于其他手段。教育有助于子女及子女的子女乃至于未来家庭的社会阶层提升,同时,即便个体不能通过教育在短时间内提升社会阶层,但受教育程度提高可以使得后代受益,促进其后代的社会地位提升。

教育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均 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够也无法做到完全平均分配,不平均必然有多少,也随之产生教育的优劣之分。总体而言,城市教育资源优于农村,东部教育资源多于中西部地区。然而,这是总体的结构性地域差异,而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同一所学校内也存在分配的不均,比如重点学校实验班级。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不足带来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进而引发家长对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学区房”是在竞争好的教育资源,“择校难”也是在竞争好的教育资源。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竞争教育资源。

“剧场效应”和社会竞争场域 “剧场效应”本意是在剧场看演出的某位前排观众忽然起身看戏,由于其挡住了其他观众视线而遭到周围人劝阻却熟视无睹,而此时剧场管理员又未发挥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观众为能清晰看戏而纷纷起身,并最终导致全场都站着看戏。在教育焦虑中,如对孩子的补课问题,当身边人都“下场”时,家长也会跟着“下场”;当其他孩子“开跑”时,家长也催促子女赶快跟上。部分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盲目跟风,但他们却没有认识到,家长做出这种选择和决定时是经过理性思考的。究其原因,是由“剧场效应”而形成了一种社会竞争的“场域”。

(《教育视界》2019年第5期《社會心理学视野下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火山模型”》赵培浩 邬欣言/文)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员教研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