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非政策与实践三重误读阐释

2020-04-20 10:43高文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误读西方中国

高文静

[提要] 自20世纪中期中国开始援助非洲以来,援非成就较为显著。然而,无论是西方某些利益集团,还是非洲和中国人民自身都对长期以来的中国援非政策与实践抱有不同程度的误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西方国家、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对中国援非政策与实践所存在的误读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中国援非的真相和实质,从而论证中国援非对非洲、对中国,乃至对全世界都是有裨益而无害的。

关键词:中国援非;西方;非洲;中国;误读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月21日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提出将600亿美元用于援非工作,一时间,再次引发了各界热议,质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西方国家称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认为中国援非无非是在倾销商品,趁机输出中国技术,增强非洲对中国的技术依赖程度,再者,中国打破了国际援助秩序,助长了受援国政府腐败;非洲人民则认为中国援非实质是在掠夺资源,同时还破坏了非洲的生态环境;而作为援助国,国人称中国还有上千万贫困人口,将600亿美元用于援非是在“打肿脸充胖子”,“重外轻内”,认为援非弊大于利。面对这么多质疑,难道中国援非是错误的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些只是各界对中国援非的误读,这些误读或是出于无知,或是出于某种目的,但都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中国援非是时代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一、西方国家的误读

“新殖民主义”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为谋取自身福利,以隐蔽的方式榨取非西方国家财富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却被西方国家用来形容中国援非。有西方学者称,中国打着援非的幌子向非洲国家倾销商品,谋取财富。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图1显示,中国对非洲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呈现此起彼伏的趋势,总体来看,贸易趋于平衡。中国政府希望本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的同时,也能帮助非洲企业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2005年,中国初次对非洲25个国家190种税目的商品实行零关税,借此提高非洲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2006年,“非洲商品展销中心”在浙江义乌顺利举办,为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和平台;2018年,为促进对非洲产品尤其是非资源类商品的进口,促进非洲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在中国设立“中国-非洲经济贸易博览会”。此般种种,不一而足。这足以表明,中国无意追求贸易顺差,也从不认为贸易是“零和博弈”,双赢才是最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至于西方人眼中的“捆绑援助”问题就更是不值一提了,既然中国制造的产品比非洲同类产品价格低,那购买中国产品自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项目的可行性,这与西方国家强迫非洲购买价格远高于非洲本地产品的做法截然不同。(图1)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背负大量债务,于是,日本以产品和技术劳务抵债,趁机向债权国输入日本的技术、劳务和资本,使日本的企业能够轻而易举的进入世界市场,日本经济也因此得以迅速恢复。有西方学者称,中国援非是在效仿日本的模式,向非洲输出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员工。他们以自身的行为与目的来衡量中国,而这恰恰是中国与西方国家援非过程中最大的不同。中国在给非洲提供技术、资金、劳务援助的同时,重视对非洲“造血能力”的培养,中国始终相信比起“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才是真正能够帮助受援国摆脱贫困的良策,在援助非洲的同时注意对当地人员的培训。不仅是对非洲如此,对其他援助国亦是如此,2010~2012年中国为其受援国培养的人才如图2所示。(图2)

温家宝访非时指出希望我们的企业“无私的培训当地的职工”;在“一带一路”、“农业职教”过程中,仅2016年培训的塞俄比亚员工就超过5,000人次;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倡导的“八项行动”中,相当一部分对提高非洲自主发展能力进行了阐述,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迅速发展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知“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八项行动”着眼青年,培训青年,扶持青年,旨在为非洲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谈到输出劳务,西方国家在援非的过程中,趁机向非洲输出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按照在本国的工资标准,获得高额报酬,大大增加了非洲政府的负担。而中国则不然,中国派往非洲的大多是掌握着特殊技能的劳工,是援非工作的中流砥柱。倘若没有这些骨干力量,只有资金,非洲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而这些技术人员能带动非洲数十倍人口的就业:在援助坦桑尼亚村庄水治理过程中,50名中国技术人员雇用了约500名当地劳工;援建安哥拉的所有项目均雇用70%以上的当地劳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基础建设和矿业项目均雇用80%以上的当地劳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派往非洲的高技术人员,与当地员工在工资待遇上并无差异,为非洲降低了项目成本,节省了项目开支。

中国作为新兴国家,援非历史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然而,西方国家尽管斥巨资援非,效果却并不显著,对此,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的援非之路。其中,最惹人非议的不外乎援非不附加任何条件,该做法被西方国家批判为打破国际秩序,助长非洲腐败,使受援国政府失去了民主化、反腐败的动力。然而,中国之所以另辟蹊径,是为了提高援非效率,以更少的资金带动非洲更大的发展。欧美国家的援非是以各种政治、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以“施善者”的身份,迫使非洲按照其指定的方式发展,结果却适得其反。最荒谬的是,西方对非洲的援助多数为赠款,却又以附加条件的方式让这些赠款回流回国,并获得一定的利益,正如黛博拉所说,“如果受援国能达到并满足美国列出的那些标准和条件,它们也就无需援助了”。相比之下,中国援非的效果是显著的,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中国援助项目,在经批准并经营两年时间之后,能促使受援国经济增长0.7%~1.1%。中国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给予非洲一定的帮助,目标是與非洲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携手擘画中非梦。基于这一目标,中国对非援助是无条件的,即使有,也只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受援国与中国保持意见一致,与西方国家迫使非洲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行为相比微不足道。事实上,中西方在援非方式上的歧义源自不同的理念,西方国家援非的实质是谋求自身利益,而中国援非的实质是推动中非共同发展。另外,依据Linder的需求重叠理论,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越相似,消费偏好与产业结构越相似,进而贸易关系越密切,而西方发达国家与非洲国家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方面差距过大,故难以开展贸易。援非理念的差异,加上中非相似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中非”合作必然优于“西非”合作。

二、非洲人民的误读

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让世界各国的政治精英们意识到非洲的价值所在,于是欧美国家率先对其进行援助,并趁机掠取了非洲大量资源。这些最先援非的国家在向非洲伸出援助之手的同时也提出一系列的条件,这些条件从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拓展,并涵盖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非洲人民对于其援助国,总怀有或掠夺其资源、或别有用心的防御心理。但中国的对外援助异于欧美国家,中国对任何受援国所提供的任何帮助均严格遵循“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的原则。中国是通过正常的国际贸易、合理的价格购买非洲的资源,让非洲享受到发展的果实,而不是掠夺其资源。“安哥拉模式”的实质就是中非之间的贸易,中国从安哥拉进口石油不仅减轻了该国的负担,还促进了该国的出口,带动就业。并且中国在该国建造的多数基础设施都设在内陆,而非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沿海地区,与控制港口和获取资源并无直接联系。南非领导人拉马福萨称,非洲自愿与中国进行资源贸易,以“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近年来,美国原油产量日益提高,进口石油量逐年递减,非洲出口石油到中国,不但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正如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所说,中国和几内亚之间并非是单纯的以资源换取资金的关系,而是双赢的关系,中国是几内亚强劲的稳定的友好合作伙伴。中国对任何国家的援助从未以获取资源为目的,忘却援助的本质。据调查,截至2009年,在所有中国援助的项目中,涉及石油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仅占8.9%,而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大部分用于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非洲的多数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对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中国意识到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帮助非洲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投资加快非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改善非洲生产条件。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高,建造周期长,大多数援助国都不愿投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据统计,仅2010~2012年间,中国对非援建的经济基础设施项目就多达86个;2015年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中明确表示,继续加大对非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近期将有一大批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健全的经济基础设施是非洲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中国始终设身处地的为增强非洲的“造血”能力,提高非洲人民的生活质量而尽心尽力。再者,如果说中国援非是为了资源,非洲60多个国家,中国又何必去援助那些资源不丰富,甚至匮乏的国家呢?并且中国常常免除一些债务负担较重、经济停滞不前国家的债务,如此人道主义的做法,怎么能说是为了掠夺资源呢?

过去,中国为加快经济发展,强调“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之路,不只是中国,一些发达国家亦是如此,非洲想要发展,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而中国也在尽力帮助非洲减小这种影响。习近平在北京峰会上强调施行“绿色发展行动”,增强非洲在海洋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能力。”世界是一个整体,非洲的环境若是恶化,整个生物圈就会遭到破坏,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中国又怎么会不受影响呢?加强非洲环境保护,进而促进全世界绿色发展,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中国人民的误读

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且贫困人口尚未全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用600亿美元援助非洲自然会引起部分国人的不满。“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来提高中国教育水平?”“为什么不将这笔钱用来扶贫?”“中国这是重外轻内”此般种种,不绝于耳。事实上,仅这些愤懑,就背离了我们优良的中华文化。且不说援非给我国带来的益处,中国作为一个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的世界大国,岂能没有大国的担当!人与人之间尚且知道互帮互助,那上升到国家层面,国与国之间难道不应携手共进吗?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就必须有更多的世界担当,只想管事、只想掌权、只想获利的大国是自私自利的大国,得不到别国的认可,也不会有国家愿意与其共患难。毛主席早就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就应当对社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况且,中国援非并非“损己利人”,而是“利己利人”。1971年,中国以76票赞成票顺利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超过1/3的赞同票来自非洲国家,倘若中国没有援非,又能否在经济发展水平尚且较低的情况下顺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结果不得而知,但确定的是,中国的支持率绝不会如此之高。此外,我们应该明确,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对非洲的援助大多是优惠贷款,只有一小部分是无偿援助。与其说中国援助非洲,不如说中国给非洲贷款,这也表现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尊重,不是施舍,而是寻求合作。当然,至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极其落后,债务负担较重的非洲国家,中国会适当减免他们的债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再者,600亿援非计划使用的是600亿美元而非人民币。自特朗普上台后,就针对中国商品出口开展反倾销调查,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近年来,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的顺差使得中国获取大量美元,而美国作为技术先进方,为了防止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技术赶超,以保持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获取的可观收益,严格限制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以及中国对美国的FDI(对外直接投资)。如此,中国虽然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却难以从美国进口高技术,那作为“世界制造中心”,除了向美国进口高技术,其他一些小规模进口,又何以弥补巨大的贸易差额呢?那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又有什么收益可言呢?若将这600亿美元用于改善民生,只会引起人民币升值,虽然我们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但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进一步抑制出口,中国是否有把握保就业,稳经济呢?可见,600亿美元援非只是将我们暂时不需要的资金贷给急需它的人。那这对中国而言,有什么实际的经济意义呢?

首先,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产能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重化工产业呈现出产能过剩的现象,故习近平于2015年12月1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去产能”。中国需要让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中国,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而这恰恰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非洲工业化所急需的。

其次,虽然非洲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非洲未来市场广阔。非洲现有12亿余人口,据估计,截至2050年,人口有望突破20亿。一旦非洲经济开始起飞,市场容量巨大。马云指出,未来的非洲必将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动力。马云作为全中国首屈一指的富豪,目光自然比普通人更长远,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非洲,他出资1,000万美元用于资助非洲有梦想、有志向的青年创业者。现在的非洲如同十几年前的中国,没有互联网的支付方式,而一旦电子商务发展起来,必然会加速商品流通,市场前景广阔。在中国众多电子商务公司的帮助下,非洲正在加速向数字化转变,非洲的“数字经济”被马云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2015年6月公布的《愛立信移动报告》显示,预计截至2020年,非洲移动宽带网络将覆盖约90%的用户群体,因此非洲也成为中国众多智能手机企业的进军市场。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对非洲援助力度的加大以及非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非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贸易额呈现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约400亿美元,上涨到2018年的约2,000亿美元。

再次,援非不仅能带动非洲当地人的就业,还能缓解中国国内过剩的劳动力。早在2012年,在非洲就业的中国人就已经突破了100万人。中国在援非过程中,本着“授人以渔”的原则,注重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带动当地人的就业,增加其收入,然而非洲人才极度匮乏,对于某些科技含量高的工程,短时间内很难培训出熟练劳动力,这就需要中国向非洲派出大量的人才,例如医疗队、青年志愿者、汉语教师志愿者、农业技术专家、技术工人等等。如此,给中非均创造了就业岗位。

最后,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提供保证。非洲资源丰富,却由于勘探开发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大量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且被欧美国家长期以廉价榨取,中国以更加合理的市场价格采购这些资源,于非洲而言,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资金,进而发展其他产业;于中国而言,中国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新能源开发程度不够,从重工业到衣食住行,均离不开这些传统资源。如此一来,中国在能源进口方面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四、结语

面对时代之问,中国给出的答案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勇担大国担当,形成了以“利他主义”和“共赢精神”为核心、发展至上、平等互惠以及强调全面综合和循序渐进的对外援助格局。中国援非是时代的选择,纵有流言四起,援非之心不会变。面对非洲人民的误解,让时间来证实一切,非洲经济腾飞之日,便是中非误解化解之时;对于西方的非议,中国要不断地让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有意之人无机可乘;而于本国的质疑而言,中国要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国人素质,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承担更多的世界责任做好准备。中国正敞开国门欢迎各国乘坐中国发展之快车,世界与中国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好;如果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美,刘鸿武.中国援非五十年与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成长[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9(3).

[2]丹·格莱兹布鲁克,汪析.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J].文化纵横,2010(3).

[3]舒运国.中国援非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发展进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2).

[4]杨飏.青年参与“一带一路”援非建设调查研究——以中国青年教师援助埃塞俄比亚农业职教项目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6).

[5]李安山.中国的援非故事:一位美国学者的叙述[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27(5).

[6]张象.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的非洲理念[N].光明日报,2014.7.30.

[7]马博,朱丹炜.国家身份变迁:新中国援非政策与“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9(4).

[8]岳梅.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的基本主张及其历史贡献[J].毛泽东研究,2015(1).

[9]刘威.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高技术限制之“谜”[J].东北亚论坛,2019.28(2).

猜你喜欢
误读西方中国
还原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