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红
摘 要: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课例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即把灌输转变为引导,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具体落实上课采取一种问题导学方式,让学生在任务指引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作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心得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出较为具体的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助益。
一、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落实途径简析
众所周知,讲授式教学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模式,即老师讲,尽管在应试教学体制下,讲授式教学由于其授课效率高、有利于升学率的优势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其无法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是客观事实,而这是有悖于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学理念的。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传统讲授式教学被很多人称为“填鸭式”教学,根本原因便在于此。可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能否切实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是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核心和主要标准。有鉴于此,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要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是把“灌输”转变为“引导”和“启发”,不要什么都由教师讲出来,而应多采用问题或任务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交流,这也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落实途径。换言之,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使其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了这一点,也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下面我们人教版二年级下《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为例,加以较为具体的探讨。
二、例谈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上文中分析指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将灌输转变为引导,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具体落实上课采取一种问题导学方式,让学生在任务指引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而《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比较简单,并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角度,潜意识中对角的特点已形成一定了解,因此,相对来说是适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学习分为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常采取后者。在提出任务时应考虑到这一点。下面是《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大致教学过程。
导入课堂并将学生分组后,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剪刀角、钟表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以及三角板上的角,也就是例1中的三个实物,然后从实物角过渡到抽象的角。让学生观察后思考并讨论:“这些图形都是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基于直观观察而得到的感性认识,会想到两条线交叉形成角。這时教师再结合抽象角的图形,强调边和和顶点的定义,并提出问题:“一个角有几条边?几个顶点?”这个问题简单,答案是:“两条边、一个顶点”。这两个问题是基于例1而提出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这种通过问题引导而让学生思考探索进而得到答案的方式,就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角的定义效果要好,其间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将灌输转换成了引导和启发。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问题:“从一个点起,怎样用尺子画出一个角呢?组内交流讨论,确定方法,然后每人画出一个角,并将画好的角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看看自己所画的角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是基于例2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个普通角的画法,并进一步体会的角的特点。由于每名学生都是随意画的角,所以画出的角大小不同。学生发现这一点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大家现在来思考一下,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学生基于刚才画角过程中产生的体会,会很容易想到“两条边分得越开,所形成的角就越大。”由此,也就更深入地体会到角的基本特点。
显然,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如果是按照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师演示用尺子画角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模仿,则学生虽然也同样能学会怎样画出一个角,但只是通过单纯模仿而获得技能,而非通过自主探索而获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其间的差别是需要我们仔细体会的,值得指出的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角度的大小的决定因素,也为接下来学习直角、锐角和钝角作出了铺垫。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课例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即把灌输转变为引导,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具体落实上课采取一种问题导学方式,让学生在任务指引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 新课程(上),2016(2).
[2]赵小龙.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72(8):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