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袜皮:“没药花园”里的女捕手

2020-04-19 09:59陈娟
环球人物 2020年7期
关键词:罪案悬案花园

陈娟

何袜皮。80后,苏州人,作家、网络上的“悬案分析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博士,代表作有《有病的情诗》《龙楼雀》《没药花园:十五个绝对真实的案件》等。

公众号”没药花园“的logo。

当得知南医大杀人案告破的消息时,何袜皮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的往事。当时她读新闻系,一个女老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了两起著名悬案:一起是1996年的南大刁爱青碎尸案,另一起就是1992年的南医大林伶案。时隔多年,有关林伶案的许多细节她都印象模糊了,记忆最深的是林伶死亡时尸体完整,头朝下被按在学校的下水道里。

林伶,1992年时在南医大(南京医科大学的简称)读大四,学习用功,每天晚上固定去教室上晚自习。3月20日晚,她在南医大一号教学楼学习,大概22点30分离开,之后不知所踪。4天后,警方发现尸体并展开调查,但一直没有进展。直到2020年2月23日,林伶被害28年后,警方宣告犯罪嫌疑人麻某落网。

2月25日,案件宣布告破两天后,何袜皮在自己的公众号“没药花园”上发表文章《1992年南医大女生遇害案告破》,分析梳理了案发始末和告破过程,同时再次整理备受关注的南大“刁爱青案”,并搜罗了流传甚广的6起南京高校学生失踪案,逐一分析推理。

何袜皮是一名人类学博士,之前做过记者,也写过小说。去年6月,她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毕业,至今未找工作,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心血都花在自己“不务正业”的兴趣上——罪案的推理和分析。在人类学研究的训练下,她爬梳资料、采访追踪,找寻蛛丝马迹,推理分析大案,比如“黑色大丽花惨案”“吴谢宇案”“日本福岛县女教师宿舍便池藏尸案”……不分中外,不论历史和现今,她像一位捕手一样,抽丝剥茧,一步步还原现场,再深入到犯罪者的内心世界。

“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在宣判,我只在乎事实和真相。”何袜皮说。

神秘的“悬案分析家”

2020年3月12日,何袜皮在微信公众号“没药花园”上分析“刁爱青遇害始末”,探索这一发生在24年前的悬案背后的故事。

1996年1月9日,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一名女大学生刁爱青在校园附近消失了。10天后,她的遗体碎片被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切割成碎片,分装在不同的袋子中,分次抛至南京市区8个以上地点。时至今日,该案依然未破,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两年前,何袜皮曾关注过此案,还写过一篇分析。最近“南医大案”告破,许多读者留言“想看刁爱青案”,她发现之前所写有些信息不准确,就删掉旧文,重新整理资料,并就一些网络传言向刁爱青的姐姐和姐夫求证。比如刁爱青失踪时间、子宫缺失、网上流传的尸体照片的真假等信息,一一列出并作答,澄清20多年来一直流传的错误信息。

通过一些细节的补充和一些知情人的讲述,何袜皮为刁爱青画像,认为她是一个“内心丰富的女学生”,“内向,孤僻,交际圈小……几乎可以排除她在大街上突然和陌生人起冲突,并一发不可收拾”。根据尸体的状态、发现时间和地点、装尸体的袋子特征以及警方搜集的证据等,她还推断出凶手是“一个独居的中年男人”,性格沉默、孤僻。

文章发出后,很快阅读量就超过10万。读者纷纷留言,有的说自己的性格和刁爱青很像,有的推断凶手是熟人,有的认为多人协同作案概率比较大。“我,以及许多人,为什么会被真实犯罪的案件吸引?罪行或许离奇,但作案动机往往代表了人性中普遍的欲望。这些真实的案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這个世界、了解我们自己。”何袜皮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何袜皮的作品。无论是真实案件推理,还是小说,都与悬疑、探案有关。

”章莹颖案“是何袜皮分析的第一起罪案。图为案发一年后,章莹颖的纪念花园在其母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落成。

伊丽莎白·安·肖特,“黑色大丽花惨案”的女主人公。此案发生在1947年,至今未破。

何袜皮关注的案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争议、悬念的,特别是一些案件有两个旗鼓相当、又不可能并存的观点,她很好奇自己经过推理会有怎样的观点;另一种是已经结案的,她想探寻案件背后的犯罪动机和心理。

比如“吴谢宇案”。2016年2月14日,吴谢宇母亲的尸体在家中被警方发现,吴谢宇弑母案引发关注,包括正在读博士的何袜皮。她开始搜集资料,看相关报道。2017年底,她在“没药花园”上发表文章《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在文中,她梳理时间线和相关报道,发现吴谢宇在相识的人口中几乎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一个人怎么可能如此完美?他只是从小被训练得如此。”何袜皮说,她推断训练者正是吴谢宇的母亲。

两年后,吴谢宇在重庆机场被捕。在逃匿的日子里,他找了一个性工作者做女朋友,后来还在夜店当男模,完全背离了母亲所希冀的道路,彻底走向一条背离“完美少年”的路。之后,媒体的跟进报道和吴谢宇的自述,都一步步印证了何袜皮此前的论证。

正是因为“吴谢宇案”,越来越多的读者聚集到“没药花园”里。在这个“花园”里,有人一直在追踪和推理各类神秘离奇的真实案件,案源广泛而富于惊骇色彩。然而,对这个花园的“主人”,人们却知之甚少。

从金三角开始的田野调查

“没药花园”是在6年前注册的,起初何袜皮只把它当作是一个写字的地方,偶尔发一些给杂志写的专栏文章或者诗。她写《洗衣房》:我的敌人是昨晚的红酒渍/它停留在我的胸口/如同一颗子弹的杰作;写《饵》:你咬了生活的饵/爱上他,他却从此/背过身去。

写这些略带矫情的文字时,何袜皮正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博士,修的是人类学,一学就是8年。人类学课题五花八门,同学中有的研究黑魔法,有的研究非洲巫术,有的研究太平洋岛国的母系社会,何袜皮起初选择的是金三角赌场。为此,她曾多次到金三角地区做田野调查。

第一次去金三角,“那晚浓雾,车头灯的光束只能照到一小截夜色,背后全是白雾茫茫”。当晚,同行的一位先生去赌场,手气不好,一直输,后来回酒店,没想到凌晨4点又去赌。“人是有贪欲的。人的贪欲意味着什么呢?不知道何时收手。”何袜皮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之后,他们一行去了2011年湄公河惨案发生地,那起惨案造成了13名中国船员遇难。她还和当地赌场老板、官员聊天,了解赌场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到了2017年,何袜皮改变研究方向,课题与中国小区里的保安有关。她到上海做田野调查,在一个小区物业实习,租住在群租房里。上班时,她和保安们待在一起,和他们聊天。大半年的时间,她访谈了五六十名保安,这些普通人的命运起伏常常让她唏嘘不已。访谈之外,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研究一些悬案。

2017年6月9日,中国赴美访问学者章莹颖失联。何袜皮在新闻上发现嫌疑人曾是自己的校友——大学时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开始关注此案,并写下3篇分析文,发表在“没药花园”上。令她意外的是,这些文章不断被转发,为她赢得了一批读者。她也由此对推理更加上瘾,每天电脑一打开就关注各种案件的进展。她写“小学语文老师危秋洁在日本失踪案”,早早推导出她是“一次有仪式感的自杀”;写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色大丽花惨案”,将女主人公放置在时代大背景下——当时年轻人都很迷茫,女主人公频繁与不同男人约会也是为了有个好归宿,“无论是罪犯、受害人还是侦探,每个人的决定都可能留有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印记”。

《汤兰兰真相:谎言与兽行》一文发表于2018年2月,是“没药花园”的第一篇阅读量超10万的文章。2008年,不满14周岁的汤兰兰(化名)举报称,自己从6岁开始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遭到亲属、乡邻等数十人的侵害。经过当地司法机关4年的调查审理,最终包括汤兰兰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 此后,屡有被告人的亲属和刑满释放者进行申诉,称他们是被冤枉的。很多人也难以相信,因为涉及的都是亲属,且人数多,从经验上讲太骇人听闻,从常识上讲太匪夷所思。

在罪案分析上,何袜皮并不认为自己比普通人高明,她更愿意自己担当的角色是学者——人类学的训练让她更冷静、理性和谨慎,更加关注悬案背后人性的共同性,比如嫉妒、占有欲、欲望等。

除了国内热门案件,何袜皮关注更多的是国外案件。她写备受关注的“蓝可儿案”——2013年2月19日, 加拿大21岁华裔女学生蓝可儿的尸体在洛杉矶塞西尔酒店屋顶上的一个巨大水箱中被发现,死因至今未解。当时,何袜皮搜集了大量塞西尔酒店的资料、视频、照片,仔细读了一些早年游客的描述,之后推断“蓝可儿是自己通过爬消防楼梯上的楼顶”。就在上个月底,美国媒体披露,警方证实蓝可儿确实经过消防楼梯。

就这样,依靠对一个个罪案的抽丝剥茧,何袜皮和“没药花园”积累起百万级的读者。2019年10月,她以《没药花园:十五个绝对真实的案件》为名出版了一本非虚构作品,将自己分析的诸多国外著名罪案收入其中,入选豆瓣2019年度图书“推理悬疑类”榜单前十。

用文字构建“人造奇迹”

在写悬案分析推理前,何袜皮曾写过几部小说,这些小说也大都与悬疑或探案有关。之所以热衷于探案,可以追溯到她的少年时代。

何袜皮生于苏州的一个小镇,童年时光是在父亲的藏书中度过的。父亲大学时学的油画,收藏了许多外国文学,她十来岁就读《白痴》《百年孤独》《红与黑》等。中學时,外公退休后在镇上图书馆工作,她常常去借书,偶然读到英国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一读就停不下来,把所有能找到的都借来读。从那时起,我就对谜题、解谜很感兴趣,经常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一些让我好奇的事件的成因”。

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记者,曾写过罪案方面的深度报道,偶尔也写小说,大都是悬疑、侦探类题材。她真正意义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有病的情诗》,发表于2007年。小说讲述了一位心理咨询所的前台秘书,阴差阳错卷入一位女病人的神秘世界,之后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离奇的故事。

小说出版时,何袜皮这样介绍自己:外表听话温婉,实则无组织无纪律。除了丢三落四和社交恐惧症外,基本没大毛病。不善言辞,不读言情,不喝有颜色的水,喜欢跑步,踏足10余国,从识字起就期待有悬疑情节的人生。

然而,现实的人生往往平淡无奇。于是,何袜皮便在他处找寻奇异人生。她在电脑里建了一个文件夹,专门用来存放新闻,比如有个大个子患了婴儿想象病,成天必须待在巨型摇篮里;比如一男子挖出37具童尸带回家当女儿养,并为他们开派对。在这些真实事件基础之上,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何袜皮开始用文字自己构建“人造奇迹”。

她写《情马俱乐部》,故事里有一个混血女孩,一只眼睛是蓝色,一只眼睛是紫色,长大后被一家情色俱乐部控制;写《龙楼雀》,一名失忆男子为找回记忆,一路向南,途中经历光怪陆离;在还未完成的《章鱼帝国》里,她写一个头部是人、身体是章鱼的“章鱼人”,到马戏团表演,后来参加竞选当上了市长……

“我的小说写作是一种寓言式写作。悬疑、侦探只是个外衣。我想通过一个个离奇的故事,讲更本质的东西:爱情,欲望,死亡,控制,自由,历史,宇宙。”

虽已成为网络红人,何袜皮依然不习惯成为焦点。她常年宅在家中,与公众始终保持距离。“如果去餐厅,我会选择角落的位置。一群人聊天,我多数时候是倾听的那个”。更多的时候,她一个人默默地坐在电脑前搜集资料,推理分析罪案。

“我希望‘没药花园不局限于寻找悬案和神秘事件的答案,而是提供一个逻辑分析样本,一个看待事件的角度和方式。这比答案更重要。”何袜皮说。

猜你喜欢
罪案悬案花园
谁拿了我的太阳镜
香港加大警力应对集会罪案
试解百年悬案“双象难题”之谜孙
悬案上的绝地反击
拭解百年悬案“双象难题”之谜
本澳涉賭禁錮案年增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