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琦 长谣
面对疫情,中国并非孤军作战。除了世界各国提供帮助外,各类国际组织也向中国表达了坚定的支持,伸出了有力的援手。
联合国
1月2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介绍中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关情况和工作。古特雷斯表示坚定支持中方疫情防控努力。古特雷斯表示,在此关键时刻,联合国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联合国赞赏中方所作努力,对中方疫情防控能力有充分信心,愿向中方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 助。
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贾亚特玛·维克拉玛纳亚克专门致信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对中国青年在抗击肺炎疫情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行动力给予高度赞赏,号召世界青年与中国青年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战胜疫情。信中说,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青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国内外中国学生募集资金向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直接提供医药。在这一关键时刻,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和团结精神深深感動了特使办公室和联合国。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月5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消息称,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三家联合国机构负责人在罗马共同表示支持中国,支持和支援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发基金总裁洪博和粮食署执行主任比斯利在一封联名信函中,赞扬中国人民的顽强精神和中国为应对这一突发事件所做的努力,并承诺随时准备向中国提供支持,以减轻疫情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村人口造成的影响。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当地时间2月6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新闻通报指出,该机构正在与中国合作伙伴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支持中国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采取的措施,将确保在疫情期间继续提供艾滋病防治服务。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2月14日,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王群大使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在维也纳签署了关于工发组织向中方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物资的协议。据此工发组织将尽快为中国提供10万只医用N95口罩、2万件防护服以及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等急需医疗物资,助力中国防控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
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北京表示,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中国政府采取的果断措施,感谢中方为阻止疫情蔓延所做的巨大努力。世卫组织希望同中方加强合作,愿根据中方需要为中方提供一切必要协助。
1月30日晚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随后宣布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宣布这一决定的同时,还在官方社交账号上强调:对中国充满信心。谭德塞认为,中国为疫情控制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中国的防控措施是前所未有的。他表示,中国一直处在疫情的最前线,“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努力,现在我们会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看到更多的病例,甚至是死亡人数。”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地时间2月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首批成员已经抵达中国,将与中国同行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谭德塞表示,整个专家组将由10到15名成员组成,他们将与中国同行一起并肩工作,保证“有足够的专门知识来应对遇到的问题”。同时,谭德塞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自愿贡献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人”表示感 激。
国际移民组织
1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国际移民组织第一时间发声,肯定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完全赞成世卫组织“不建议对旅行或贸易实行更广泛限制”的呼吁。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安东尼奥·维托里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对旅行或贸易实行限制会扰乱经济社会发展,应对疫情需要国际合作、团结一致。维托里诺说,这样的疫情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能力都是一场考验,中国也正在积极应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世界旅游组织
据报道,总部位于马德里的世界旅游组织日前发表声明说,中国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坚决”,在这一挑战时刻,世界旅游组织和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及旅游业团结一致。世界旅游组织在声明中说,中国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旅游业的真正领军力量,相信在中国从这场疫情中恢复的过程里,旅游业将如过去曾多次证明的那样提供重要助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盖利·莱斯表示,作为大型经济体,中国拥有资源和决心有效应对疫情,也拥有在必要时采取行动的财政空间。盖利·莱斯对中国和其他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的国家深表同情,并认为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包括分享有关该疫情的信息和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益的。盖利·莱斯称,是否需要额外的财政刺激取决于复苏的速度和影响,相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会在时机成熟时采取行动。盖利·莱斯最后对那些受到疫情影响的人再次表达同情,并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将随时准备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表示诚挚慰问,我们支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在应对这一疫情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财政、货币和金融领域。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世界银行
当地时间2月3日,世界银行对中国抗疫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世行当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向所有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人群表示诚挚慰问。世行表示,中国政府有着足够的政策空间应对疫情,并且中国政府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市场流动性,这将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世行当日还发表声明,对中国政府抗疫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包括保证经济韧性的措施。
金砖国家
2月11日至13日,2020金砖国家特使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金砖主席国俄罗斯11日发表主席声明,代表金砖国家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表示支持,并强调,金砖国家致力于本着负责和团结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尽快控制疫情。在应对疫情时应避免歧视、污名化和过度反应。支持就威胁公共卫生的传染病加强科研合作。俄方还表示,2020年度在俄罗斯境内的金砖框架下的活动都不会受疫情影响,将会按计划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
当地时间2月13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俄罗斯轮值2019至2020年上合组织主席国官网就新冠肺炎疫情发表声明。声明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欢迎中国政府及人民为抗击疫情、防止疫情扩散采取的果断措施。成员国确认愿向中国提供必要援助,并本着2018年6月10通过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在上合组织区域内共同应对流行病威胁的声明》的精神密切合作。成员国呼吁国际社会在世界卫生组织框架下加强合作以保障国际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成员国坚信,通过团结协作和相互支持,各国将成功克服当前紧急状况,阻止疫情蔓延。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疫情采取了果断高效的措施,上合组织各国领导人坚定和无条件支持中方抗击疫情的努力。
东盟
2月1日,东盟副秘书长康富高度评价中方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各项举措,表示各方应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加强团结合作,相信中国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康富稱,东盟与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一贯保持良好合作,疫情发生后中方及时向东盟秘书处通报相关信息,充分彰显了中国开放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东盟对此高度赞赏。他强调,东盟作为中国近邻,将加强与中方在疫情应对方面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共同携手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2月14日,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在东盟秘书处会见东盟秘书长林玉辉。林玉辉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强有力措施,东盟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当前的疫情绝非中国一国的事情,其经济社会影响已波及整个地区乃至全球,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加以应对。2003年,东盟与中国联手开展并加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合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面对此次疫情,东盟愿与中国加强政策层面和专业层面的沟通协调,携手再出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欧盟
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愿尽己所能、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向中方提供帮助,将协调有关成员国为中方采购医疗物资提供便利。作为初步紧急响应措施,欧盟协调成员国调集的12吨防护物资正运往中国。
当地时间2月12日晚,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全会期间就新冠肺炎疫情进行辩论,欧盟委员会平等委员达莉表示,针对中国人和其它亚洲人的歧视与欧盟法律相悖,欧盟委员会对此零容忍。
阿盟
近日,阿盟秘书长盖特表示,阿盟赞赏并支持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巨大努力,相信中方有能力战胜此次挑战。
非盟
近日,非盟委员会副主席夸蒂表示,非盟委员会和非洲全力支持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第33届非盟峰会期间,非盟执行理事会当地时间2月8日晚发布公报称,非盟各成员国的外交部长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示一致声援。
非盟执行理事会在公报中表示,非盟各成员国的外交部长一致声援中国政府和人民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及后续应对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挑战的能力充满信心。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
1月30日,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道上尚史表示,相信在中国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当天,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以秘书长名义向湖北省发出慰问信。道上尚史表示,对于湖北在这次疫情中的损失深表痛心,对失去了家人和亲友的民众深表同情。他称,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一直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支持中国抗击疫情,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决定向湖北捐款5000美元。
77国集团
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8届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77国集团主席、圭亚那常驻联合国代表坦帕在会上表示,77国集团全力支持中国政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全面努力,积极肯定中方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国际社会应本着负责、透明、团结、合作精神共同应对疫情,防止歧视、污名和传播不实信息,尽快遏制疫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应尊重世卫组织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