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和推动永续发展的路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5月18~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又一次从全局高度和战略高度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1]。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作为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道德素养的人才成为历史所向。
生态文明背景下,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和深入,绿色教育成为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每一位负责任的大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具备的基本素质。《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的第13条建议特别指出:“大学的环境教育将逐渐区别于传统的教育。它会传授给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所需的基本知识,使他们能对环境产生有益的影响”[2]。
一部分高校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公众讲授和传播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和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及社会的环保知识宣传、环境问题的监督以及环境污染解决问题的讨论和实践中去。但仍有众多的高校对绿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推动高校绿色教育发展,首先需要对绿色教育的内涵、目标及课程设置有清晰的认识并付诸实施。绿色教育强调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至各个学科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教育中的“绿色”既是指教育的内容,又是指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终极目标。绿色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传播绿色科学文化知识,还在于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相处的理念[3]。绿色教育的内容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既是知识的传播,又是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培养,其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以及生态审美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道德素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价值观是绿色教育的主要目标。绿色教育通过培养“绿色人才”,增强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感,进而实现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从5个维度解读绿色教育的目标:①意识维度。即培养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②知识维度。向人们提供关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社会和自然。③态度维度。帮助人们树立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的、可持续的价值观,提升人们保护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④技能维度。传授用于改善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和能力。⑤参与维度。引导人们修正以往的行为转向更加符合新的环境保护价值观的行为上来,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监督和解决。
基于绿色教育的内涵及目标,高校在开展绿色教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高等教育位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尖,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变革的重要领域,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强调来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公众参与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传统的、非可持续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和重塑,是人类对环境、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新认识,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可持续发展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绿色教育正是可持续发展从观念到实践的重要环节。
绿色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影响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因此绿色教育应强调和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学生用可持续的思想武装头脑,更为重要的是用可持续的思想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将绿色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和日常行为中去,防止“知行脱离”和“知而不行”。
绿色教育不仅是传授相关知识,在传授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环境伦理思想、生态道德观的传播和塑造。环境伦理学将环境保护上升到伦理道德层面,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赋予自然道德地位。绿色教育只有改变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树立全新的生态道德观,才能引导人们的行为趋向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与绿色教育目标相对应,基于绿色教育的基本原则,可以将绿色教育的内容分为5个层次,如表1所示。
表1 绿色教育的内容
第一层次,意识培养教育。使学生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了解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度。
第二层次,自然、生态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及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
第三层次,伦理、价值观教育。传授学生判断人类行为利害、善恶的标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层次,技能教育。传授学生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环境保护技能。
第五层次,积极参与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策,做出正确的、符合生态道德的、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的决策。
五个层次的内容对应绿色教育的五大类目标,从意识、知识、价值观、技能和行为5个维度全方位培养绿色人才。5个层次相辅相成、逐步深入,从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到教授自然、生态相关知识;在提高关注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伦理观,进一步传授学生环境保护的技能,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对环境无害的先进技术,使学生逐渐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并应用于实践。此外,应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环境问题的决策,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或技能做出对环境有益的、负责任的决策。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高校在绿色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科分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与一些重视绿色教育的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绿色教育目标的实现、绿色教育内容的实施最终要依赖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有效实施。
开展绿色教育应注重将绿色理念融入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时间实习、考评模式等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道德,提高师生的生态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5]。为达到绿色教育的预期效果,应注重绿色教育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在课程设置时应遵循导向性、系统性、渗透性和可操作性四个原则。
5.1.1 导向性原则
绿色课程的设置要首先要明确绿色教育的内涵、目的及核心理念,并将其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即充分体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以及生态审美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道德素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价值观。通过绿色教育继而激发大学生自觉、自愿和自发保护环境的行为,带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10]。
5.1.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大学绿色教育的所有课程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砌,而是按照课程的内在联系、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设置,成为系统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绿色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时须根据施教对象的专业特点,多种授课形式相结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形成有机整体。
5.1.3 渗透性原则
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和科学技术仅仅是绿色教育的目标之一,绿色教育更注重环境伦理道德观的培养和渗透,这种道德观的培养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大多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进行,要注重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有机融合、渗透,使各个专业学科的课程内容中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同时也要注重在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形成绿色教育的合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接受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的教育[11~17]。
5.1.4 可操作性原则
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建立在可操作性的基础之上,学生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仍是学习的重点,绿色教育课程必须融合、渗透至专业教育中去。因此,课程的设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绿色思想的重要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专业的生产实践中去,成为判断绿色教育课程是否科学的重要依据。此外,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更贴近各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使课程系统在运行中产生最大合力、在各个学科之间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伦理思想的成功融合、实现绿色教育的目的和目标,需要按照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对课程内容的安排、组织进行分析,确定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绿色教育课程效果的课程设置形式。可行的绿色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5.2.1 普遍渗透模式
普遍渗透的教学模式将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环境伦理的思想渗透至专业课程中,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绿色教育的目的。如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学原理、领导科学等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方面的知识;在土木工程专业的道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组织等专业课程中渗透尊重自然、遵循生态规律的理念等等。
5.2.2 独立设课模式
独设课的教学模式,是将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单独列出,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单独设课的模式在大学的非环境类专业中多以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形式出现。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一般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等相关知识的科普为主,面向全校学生,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例如面向全校开设环境科学类、可持续发展类、生态文明类、环境伦理学类等相关课程。专业选修课一般是专业内的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环境保护知识,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或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有的专业或者课程以实习、实践为主,专业不同课程也不同。例如面向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开设生态学相关、城市生态学相关等课程、面向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生态经济学等课程。
5.2.3 交叉混合模式
在大学绿色教育的实际操作中,以上两种模式不是泾渭分明的,常常两种模式混合使用,形成交叉混合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对不同的年级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模式,一般来说低年级的采取单独设课模式,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高年级的采取普及渗透模式,与专业课知识和理论一同学习。一种是同时采用普及渗透模式和单独设课模式,是一种相对松散的混合模式。相对来说目前绿色教育采用混合模式的较普遍,即普及渗透模式与单独设课模式交叉混合使用。
基于绿色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设置模式,以达到绿色教育目标为目的,将绿色教育的课程分为意识模块、知识模块、态度模块、技能模块和参与模块五个模块,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如表2所示。
表2 绿色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模块1:意识模块 课程内容: *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 负责任的大学生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 * 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 课程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开设年级:一年级 模块2:知识模块 课程内容: * 生态学知识,包括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承载力等内容 * 环境科学知识,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等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原则及要求 课程形式:理论教学 开设年级:二年级 模块3:态度模块 课程内容: * 自然界、生物体、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 * 环境伦理视域下人类行为的善恶 * 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 * 人类采取行动前的环境道德考量 课程形式:理论教学 开设年级:二年级 模块4:技能模块 课程内容: * 本专业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 本专业领域如何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 与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 可持续发展趋势下专业的发展前景 * 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课程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开设年级:三、四年级 模块5:参与模块 课程内容: * 专业实习/实践过程中主动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 * 鼓励面对行为决策时积极表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将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传播给他人 课程形式:实践教学 开设年级:三、四年级
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教育作为高校培养绿色人才的主要途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始终坚持培养目标,切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生态环境素养、有可持续发展观、有环境责任感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