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在平南三桥的应用研究

2020-04-18 23:43马博或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施工桥梁工程评价

马博或

摘要:为探讨绿色施工在公路工程尤其是特大桥建设中的应用,文章以平南三桥项目为依托,建立了符合项目建设特点的绿色施工各要素评价标准,分析了平南三桥建设过程中针对“四节一环保”各要素的典型运用举措,介绍了绿色施工评价程序,并结合项目建设实际进行了下构施工批次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各批次评分远高于相关规范合格标准,表明该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关键词:桥梁工程;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评价

中图分类号:U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82/j.cnki.wccst.2020.11.017

文章编号:1673—4874(2020)11—0061-04

0引言

绿色施工最初由建筑行业提出,根据建设部颁发的《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在满足施工质量、安全性等核心要求前提下,通过科学统筹、运用“四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量、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高效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的施工过程。由于公路工程建设与建筑工程建设存在一定差异,为制定适用于公路工程行业的绿色施工标准,道路行业主管部门也进行了相关探索。如河南省于2018年制定了《公路工程绿色施工导则(DB41/T1541—2018)》,在上述定义基础上,对绿色施工评价进行了完善,其中评价包括:批次评价(施工单位自评,并以此进行纠偏动态管理)、阶段评价(监理单位组织评价)、单位工程评价(建设单位评价),并针对单位工程制订了量化的评价指标(>75分为合格),增强了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的可实施性。也有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准则层、目标层和指标层模型,确定了相关指标权重,并结合依托工程进行了桥梁工程绿色施工定量评价;也有学者对绿色施工体系建设进行探讨;更多学者对工程建设中“四节一环保”中部分要素要求及控制进行了分析。尽管目前绿色施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已得到了一定运用,但总体而言绿色施工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研究相对薄弱,相关研究或较为片面,或可操作性差,因此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绿色施工建设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研究拟以平南三桥建设实践为依托,探讨绿色施工在公路工程尤其是在特大桥建设中的应用,期望为类似工程提供示范与借鉴。

1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立

平南三桥作为广西区重点建设项目,主桥为跨径575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目前世界上在建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打造广西乃至全国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组在筹备阶段即制定了明确的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及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同时,结合相关规范及平南三桥工程特点制订了明确的绿色施工评价优化标准。各要素评价标准如表1~5所示。

评价标准建立后,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以此为标准进行评价管理,并以评价结果进行评价后动态纠偏工作,对绿色施工符合性进行持续改进,保证最终实施结果符合评价要求。

2绿色施工典型运用

针对上述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结合平南三桥建设工程实践,对“四节一环保”各要素典型运用情况分析如下。

2.1环境保护

(1)采用雾炮车进行降尘,现场裸土采用防尘网、植被覆盖,扬尘在线监控仪器实时监控扬尘情况。

(2)利用砂石分离机、压滤机对混凝土罐车洗车污水进行砂石分离回收集料再利用,污水过滤处理循环使用,形成一套集料回收及污水处理系统。

(3)项目以打造花园式工地为目标对现场进行改造,現场绿化程度高,裸土少,可有效防止扬尘,也可以保护水土不流失。

(4)施工现场设置噪声监控点,实施动态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不扰民。

2.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实体结构模板选用可重复周转使用的大型钢模板和进口维萨板,周转率均在10次以上。

(2)建筑材料余料合理使用,混凝土余料用于预制六角砖,六角砖用于现场边坡防护(如图1所示)。

(3)采用四级沉淀系统,使混凝土罐车清洗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及集料回收系统,砂石分离机分离出材料可再利用(见图2)。而处理的污水则可供养护、除尘等使用。

(4)拱座在拱桥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受力复杂,因此要求具备较高的施工质量。平南三桥北岸拱座采用地下连续墙设置,施工面临大体积混凝土这一技术难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水化热放热量大,易导致与环境内外温差大,存在养护质量差以及开裂隐患。在平南三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水化放热及热传导理论分析研究和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仿真分析研究,考虑养护质量及可操作性,确定了以“外表面5cm厚度棉絮覆盖+聚氯乙烯薄膜”代替传统的“内部冷却水循环降温+外表面覆盖聚氯乙烯薄膜”的养护方式,顺利地完成了平南三桥北岸拱座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浇筑,保证了其浇筑质量(如图3所示)。取消了冷却管,免去了大量的冷却管安装工作,节约材料,节省人力资源,加快了施工进度,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5)参考边坡的柔性挡土墙,并经过严格的计算分析,对地锚上压重进行改进,采用土压重替代混凝土压重,共节约c15混凝土约10296m3。传统的地锚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将临时结构地锚进行破除,采用土压重,也减小了之后地锚拆除对环境的影响(如图4所示)。

(6)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采用公司标准化装配式栏杆,提高了安全性和材料的周转率。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设置雨水收集池,将收集的雨水用于>中洗路面、浇灌绿化等。

(2)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压滤机对清洗罐车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循环使用,重复用于罐车清洗罐内混凝土(见下页图5)。

(3)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覆盖,既保持了混凝土湿润,同时也节约了水资源。

(4)使用节水器具,包括感应式小便器、节水式水龙头等。

2.4节能与能源利用

(1)办公区与生活区灯具皆使用环保节能L日]灯管,施工便道使用太阳能警示灯。

(2)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进行耗能统计,定期开展每月成本分析会,对设备耗油、耗电情况进行核算分析。

(3)部分临时用电设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如定时开关、声控灯、养护室恒温控制器等。

(4)生活区临时设施结合当地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科学布置,保证自然采光、通风。

2.5节地与土地资源

(1)充分利用现有村道,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使临时道路减少了大量占地。项目实施前,通过对南北岸两岸充分调研,在保证工程施工组织及沿线居民利益的前提下,联合当地村委、街道办及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研讨制定便道建设方案。工程完工后,该便道能用于村民生产生活,同时项目驻地租用新桥农场原有永久性建筑,减少了土地的占用。

(2)使用BIM技术模拟临时建筑占地,使其布置合理、紧凑。

(3)北岸拱座深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基础,减少基坑施工占地面积。

(4)钢筋集中加工,减少占地面积。

3绿色施工评价

根据平南三桥项目前期制定绿色施工评价方案,项目绿色施工评价包括批次评价、项目验收评价。评价按如下程序进行:

(1)首先进行“项目基本规定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施工全过程是否符合绿色施工基本规定,以及是否存在对安全、质量以及社会经济等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项基本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项评价。

(2)对“四节一环保”中各要素进行单项评价,严格按照前期制定的要素评价表进行逐项评价,评价类别按控制项、一般项以及优选项三类指标进行。各要素评价要求制定时,项目在参照《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评价要求基础上,根据平南三桥工程特点对部分评价要求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了优化的各要素评价标准。

(3)按照如下权重划分(如表6所示),将上述各评价要素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批次评价得分。

根据上述优化的各要素评价标准对平南三桥项目进行绿色施工管理批次评价。由于目前还未进入上构施工阶段,前期仅对下构施工进行评价。每批次评价均联合项目监理与建设单位进行监督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按月为一个评价批次,共进行了14批次评价,各批次评价结果如图6所示。

由评价结果可知,各批次评分均在85分以上,且整体均值达到88.3分,远高于《公路工程绿色施工导则(DB41/T 1541—2018)》中规定的75分合格标准,表明本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质量达到较高水平。为对绿色施工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每批次评价完成后,针对得分较低要素或环节均制定了改进措施。项目自2019年5月至今多次评分达到90分以上,表明制定的改进措施已发挥较大作用,绿色施工管理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4)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考核。

(5)绿色施工成效考核:根据《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成果量化统计表》的统计情况,对比目标值和实际完成值,探讨其对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各项指标完成的突出之处和不足之处。根据前述建立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项目施工至今所有指标均满足设定的成效考核评价标准。

(6)根據表7所列权值进行绿色施工验收综合得分计算(由于项目尚处于下构施工阶段,本阶段未进行验收评价)。

4结语

本文以平南三桥建设项目为依托,首先结合相关规范建立了符合项目建设特点的优化的绿色施工各要素评价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以此标准进行动态评价管理以及评价后纠偏工作,对绿色施工符合性进行持续改进。然后重点分析了平南三桥建设过程中针对“四节一环保”中各要素的典型运用。最后介绍了绿色施工评价程序,并结合现阶段项目建设实际,进行了下构施工批次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各批次评分远高于相关规范合格标准,表明平南三桥绿色施工管理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猜你喜欢
绿色施工桥梁工程评价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研究
基于BIM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分析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对现代建筑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探讨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