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特色及经验

2020-04-17 12:08朱力影郝世博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朱力影 郝世博

摘 要:当今国家实力的竞争已演变成为知识产权实力的竞技。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最基本、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独有的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教具特色,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模式的内涵并挖掘了其优势,期望得到推广和发扬。

关键词: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知识产权人才是指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夠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并对激励创新、引领创新、保护创新和服务创新作出贡献的人。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通过在机械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设置知识产权方向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一、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模式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于2015年创办的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是目前国内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典型实例,开创我国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招收知识产权方向本科生,由知识产权学院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又称“3+1+2”,是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本科即“3+1”阶段,在接受理工专业知识系统培养的基础上,在本科四年循序渐进嵌入知识产权知识学习。知识产权核心课程从大一开始开设,每学期2-3门,共计17门核心课程37个学分。学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后,通过保送或者报考研究生的方式攻读知识产权硕士学位。

二、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的优势经验

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根植于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及江苏省品牌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知识产权的本硕贯通的知识产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体目标是旨在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的精品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1、嵌入型校内课程学习

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从大一开始将知识产权课程(涵盖法学、管理学等知识)嵌入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在通识课、选修课和必修课中循序渐进学习知识产权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初始阶段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知识产权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将知识产权知识和理工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工科课程学习中能够运用专利分析、发明创造学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实现工科技能与知识产权技能的融会贯通。

具体来说,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的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复合性。“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开设的课程符合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复合性的要求。体现在“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既要学习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工程数学、工程制图等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又要学习法学总论、刑法学合同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既要学习半导体器件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雷达系统与原理、雷达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等理工科专业知识,又要学习知识产权法总论、专利法学、著作权法学等知识产权的业知识。二是应用性。“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开设的课程符合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用性的要求。这种应用性体现在“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的学生除了要掌握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学习专利文书撰写、专利文献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实务技能综合训练等实务课程。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实务能力。三是融通性。“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开设的课程符合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融通性的要求。“3+1+2”的理工课程与知识产权课程是在大学本科四学年八学期中穿插进行的,能够有效实现理工、法学、管理学等知识融通。例如,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养知识产权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学习理工基础知识,为以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通奠定基础。

2、实践型课外训练学习

一是大一暑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进入社会开展人文调查,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是大二暑期组织“实务实习”,倡导学生在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实习。大二下学期开展科研训练,要求学生结对组建工科项目训练团队,同时必须提出专利分析报告和专利创新报告,也就是通过知识产权分析确保科技训练成果具有创新性,并且能够在科研训练结项时提交专利申请。凡是提出专利申请或者获得专利授权的项目将给予奖励。三是大三暑期组织“知识产权分析技能竞赛”,集中进行专利检索分析训练。四是大四开展“知识产权实务技能综合训练”,将工程技术实践和知识产权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撰写知识产权应用报告。

3、融合型综合能力培养

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借助科学实验、精工实习、技术实践等方法,帮助学生领会技术创新过程,系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锻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素养和知识产权实务能力。如果学生不了解工程技术的原理和运行模式,便无法进入工程师共同体,在以后的知识产权工作中与研发人员无法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同时,知识产权工程师又离不开技术创新者,需要对其中的科技创新点进行提炼,在创造知识产权的同时运用、管理和保护好知识产权。因此,在创新实践班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会通过模拟法庭、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活动、知识产权模拟谈判、专利分析实训、专利代理实训等手段,帮助学生熟悉与该技术关联的产业市场和法律事务,提升学生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人际沟通、法律规则运用和市场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侯莹,杨登才,朱相宇,张丽.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的合作培养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8(11):54-56.

[2]丁艳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保障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人才,2015(13):50.

[3]钱建平.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33-36.

[4]郑辉,苗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知识产权,2012(11):82-85+94.

课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时代法律硕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GLX19_024)。2015年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专项经费。

作者简介:

朱力影,(1988-),女,汉族,江苏省靖江市(籍贯),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郝世博,(1987-),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

猜你喜欢
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