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宝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小儿多重耐药菌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相应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通过分析整合医院小儿病房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对药物抗药性进行分析。 结论: 通过对小儿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对高效合理使用相应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减少该症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儿童;多重耐藥菌;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821.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09-01
正常情况下,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能力较低,因此在婴幼儿常患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之一。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给婴幼儿的临床感染治疗造成严重影响。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是由于当下抗生素的不正当使用造成的。多重耐药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已经成为医学方面的着重关注点,因此本文就小儿多重耐药菌呼吸道感染进行临床分析,希望可以避免多重耐药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 临床防护方法
1.1 在进行小儿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检查之后,如果发现有多重耐药菌的存在,相应科室应明确治疗管理方案,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相应的隔离,为患者配备独立空间,对病房人员出入和空气流通等进行合理限制和调整。
对于病房每天的通风和空气消毒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划,必需通风次数三次,以五次为上限,情况特殊时可以增加,进行空气消毒时可以使用含氯消毒液,每天两到四次。
另外,对于患者使用的药品和日常用品也要进行合理消毒,明确各个患者需要消毒的物品,做好备注,尽量安排使用一次性用品,降低多重感染的可能性。在雾化吸入、插管吸氧等治疗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1.2 对患者的个人卫生加强管理,对其手部位的卫生状况进行严格处理,为患者讲述相应的清理知识。相应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的过程中,由于分泌物和血液等物质附有感染性物质的可能性更多,医护人员在进行分泌物和血液等进行处理时,要做好个人的消毒保护,并同时做好手部消毒清洁,带好消毒手套。
1.3 对患儿和家属进行相应的知识传播,让患儿和家属能够明确治疗的缺陷以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让患儿和家属在日常的过程中保证自身不受感染,注意感染预防。如果患儿发生突发症状,不可以擅自使用消炎抗菌药品,应及时向医生反应情况,遵循医嘱。
2 临床治疗方法
2.1 通过观察相应的数据指标,对多重耐药菌进行检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2.2 对医院以往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得出数据通过 SPSS18.0 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
数据显示,在5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26株 ECO 菌(52.00%),17株KP 菌(34.00%),4株 EA 菌(8.00%),3株 EC 菌(6.00%)。其中ECO 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耐药性高,KP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耐药性较高。
多重耐药性感染的出现,是因为细菌出现耐药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因突变。而导致基因突变的关键因素是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甚至滥用,甚至是不合理使用,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细菌耐药性提高,导致相关药物的药效不断下降,药物治疗效果急剧下降。长时间的抗生素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出现频繁,而有效对抗多种耐药菌,医疗效果能否得以提升是现在临床面对的考验。
普通医院可以先使用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进行抗菌治疗,对替考拉尼环丙沙星及左旋氧氟沙星等耐药性高敏感性高的药物还有具有毒性药物,如喹诺酮类等药物不适用于儿童的治疗,而且普通医院可以用利福霉素作为药物用于较大的儿童。
综上所述,在小儿内科的治疗及护理中,不仅要对多重耐药菌案例进行整理,同时还要关注新型的治疗案例,从中进行数据统计,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药物的选择要注重临床效果,严谨合理使用。后期的护理和治疗应注重严格消毒,同时加强抗生素使用的安全宣讲,增强整体药物使用意识。在检出多重耐药菌之后,要进行有效隔离,从根本上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结语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的存在,它不仅严重干扰着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同时,还会加大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另外,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导致医疗效果大大降低,不仅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同时还会造成一定民众恐慌。因此,相关的医务人员一定要对多重耐药菌保持高度警惕,要时刻监控流行感染菌病的原因,将多重耐药菌的治疗设定严格的管理治疗方案,在前期的治疗和整体的护理过程中采取专业性的医疗态度。
参考文献
[1] 郭平. 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0):1311-1313.
[2] 陈雨晴, 蒋洁, 黄碧.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 4(4):91-92.
[3] 詹军华. 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及临床护理观察[J]. 当代医学, 2015, 21(2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