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高等院校自中世纪起便以学术研究为创立初衷,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象牙塔”变得过度社会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引导、社会政策、市场变化等影响。通过分析现存的研究观点,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实际,辩证的看待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扬高等教育功利性之长处,避高等教育功利性之短处,提出了些许改革措施,希望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功利性;高等教育;社会化;科学研究;
一、学校功利性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一)学校功利性产生的背景原因
1.社会转型与功利性
在中国,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自我个性、自我需要、自我实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例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许多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选择了功利性学习,一入学便会为找工作而做准备。
2.教育的世俗化与功利性
中世纪大学研究内容以神学为主,纽曼认为神学与其他科目同属于一个知识体系,他论证了将罗马天主教神学包括进课程设置中去的合理性。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由神的世界回到了人的世界,越来越世俗化,对教育产生了的新的要求,希望大学教育可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大学教育也开始为了迎合国家、社会的要求做出调整。社会的现实需求逐渐渗入到了大学教育中,大学的功利性随之而来。
3.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功利性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其中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当代仍具有指导意义,如教师要具备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以身作则等品质,要掌握因材施教、学思行并重、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等。但是,孔子也强调“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认为做官才是士人的唯一出路,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这就是赤裸裸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把求学当做高官厚禄的敲门砖。这种功利思想在古代便存在,对于当今教育界必然也会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功利性的内涵
功利,《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为“功效和利益”;《哲学大辞典》的解释为“功利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笔者认为,从人的本性出发,利益欲望往往是行为选择的驱动力。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行为,都是由于个人出于一定的目的才会去做,如果个人不承认带有目的性去做某件事情,只是因为个人没有察觉到其内在原因而已。所以,人们一旦有其目的并达到了目的,便产生了功利性,没有功利性的人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不存在的。
二、检视:有关高等教育功利性的主流观点
(一)艾伦·B·科班有关高等教育功利性的观点
他在其著作《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中提到:“不管是主教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其办学宗旨都是世俗的,以满足日益城市化的社会和稳步增长的人口需求为目的。”他主张,中世纪大学一开始创立时便是为了满足扩大的城市化社会里职业教育领域的需求,如新兴的市民阶级。在科班看来,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在培养人才。
(二)约翰·S·布鲁贝克有关高等教育功利性的观点
他认为,“高等教育的管理机构必须是由专家和院外人士两方面组成的,学术自治才会有效。没有前者,大学就会信息不准;没有后者,大学就会变的狭隘、僵化,最后就会与公众目标完全脱节。”布鲁贝克主张大学既要学术自由,又要稳定与政府、社会外界力量的关系,因此对于大学来说,对学术自治的某些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高等教育要在满足社会外界力量的要求和学术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三)卡尔·雅思贝尔斯有关高等教育功利性的观点
雅思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明确提出:“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他认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组成的,以献身科学真理的探索和传播为志业的人们联合起来的机构,大学职能的第一要义是科研,学术自由是特权,国家应该担保大学享有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权利,而不必受党派政治、外部官僚力量的控制。
(四)韩雄有关高等教育功利性的观点
韩雄在《对美术教育的反思》中指出:“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国度里,像设计这种独具人文色彩的学科打上了‘功利的烙印。”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越发发达;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扩招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在这两种趋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依靠电子产品完成作业,设计教育失去了原有独特的味道,学生越发浮躁,只注重完成学业任务及所学专业给自身能否带来好处、能否有利于就业。
(五)冯春玲和陈云燕有关高等教育功利性的观点
冯春玲和陈云燕认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方式过于功利性:将音乐比赛看作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将参加比赛看作是音乐教育的唯一目的,将在比赛中获奖看作是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招揽更多优秀人才的砝码。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十分突出的功利性的价值诉求,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对于高等教育功利性倾向的研究分析主要存在3种研究思路:一是把握历史脉络,通过分析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事件来寻找问题症结。二是立足当下实践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分析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三是立足于他人研究成果和研究观点,做理论创新,用理论指导实践。其研究结论也十分明显:个人越来越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教育越来越迎合市场、政府的需要。
三、尝试:如何“发挥”加“克制”高等教育的功利性
(一)针对高等教育功利性的优点提出的措施
1.高校要明确定位,办出特色
罗纳德·巴尼特在《高等教育理念》中提到了“多元大学”的概念,即高校日益分化的证明:肩負服务、学术成就、军事与商业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个体就业与收入等任务,却没有专一的方向感。
在我国,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将学校地位与获得的资金支持挂钩,都朝着原985、211院校发展模式靠拢即目标求高、招生规模求大,这样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院校发展结果趋同,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对于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若各个高校明确自身的定位,并根据市场变化、国家需要更新自身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课程与教学体系、教师队伍等,很有可能办出特色,成为一流的农业、医科、师范等大学。例如,2017年,四川理工学院宜宾校区成立了白酒学院,“中国白酒学院”直接面向白酒行业培养专业性的酿酒技术人才,建设新时期高素质的酿酒工匠队伍,加大高级酿酒人才的储备,这是一次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这所白酒学院契合了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了高等教育功利性的优点,对自身作出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大學生的不同求学需求。
2.坚持学生功利性和学校功利性的统一
功利性有很多类别,可以分为学生功利性、教师功利性、学校功利性、社会功利性、国家功利性等;可以分为政治功利性、经济功利性等;可以分为个人功利性、集体功利性等;可以分为物质功利性、精神功利性等。
社会与教育之间并不是直接发生关系的,而是间接的,教育通过它所培养的人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活动,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就成为了这一过程的中间物。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个体若想在社会中立足,需要物质基础做保障;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注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成为一个施爱会善、求善追美的人。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要能够通过大学教育习得科学文化知识,塑造完美人格和品质,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念,养成勤思考、爱科研的学习态度,习得某些专业技能可以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达到学生经济功利性和政治功利性的统一,使得学生功利性达到最大化;对于学校来说,它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在师资、设施设备、学校声誉和名望、资金支持等方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马太效应,有利于高校将政治功利性和经济功利性统一起来,使得学校功利性达到最大化。
只有当政治功利性、经济功利性、物质功利性、社会功利性等方面和谐统一,才能让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得到满足,才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才能使得学生功利性和学校功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即和谐的功利性思想才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3.端正态度,转变理念,正确看待大学和大学生的功利性追求
无目的,不功利。例如,我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等,都体现了功利性的价值观:学习是为了做官发财、贡献社会,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所以,难道所有带目的性的行为活动都是有害的吗?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看待。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基于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国家加大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回报的人力投资,尽管带来的回报具有长期性,但是高校也必须获得社会经济效益,以此作为支撑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大学具有功利性目的是有必要的,这是保证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所必需的;是保证教师待遇水平、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所必需的;是保障自身有能力更新设施设备、吸引人才学者和优秀学生所必需的。
对于个体发展而言,人首先是为了生存,即就业、谋生的需要,都希望通过大学教育提高社会地位并且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力,一般受教育程度越高,所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越高。现在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异化现象”,即学校发展繁荣,但是学生都是漫无目的的入学接受知识。难道说大学生每天浑浑噩噩渡过大学生活、不追求名利才是正确的吗?在笔者看来,有强大欲望的目的支撑才能去采取行动,不论大学生入学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还是为了得到文凭、寻找工作,只要是有目的的,都是值得鼓励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把握好追求的“度”,即若是带着为了工作入学的目的也要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若是带着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入学也要兼顾专业技能的学习,不可偏废其一。
(二)针对高等教育功利性的缺点提出的措施
1.科学的引入市场机制
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有3种:一是外部的官僚机构或者政治机构所控制;二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所控制,如学生;三是由社会企业或者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个人出资开办学校,如独立院校。大学有3种经费分配模式:一是官僚控制模式;二是学院控制模式;三是市场模式。我们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在经费来源和资源分配上并不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会受到国家、社会、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影响。
大学在管理机制方面可以科学的、部分的引入市场机制,让高校与市场机制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必须在整体上依旧保持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净化社会氛围的办学宗旨基础之上,引入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的高校董事会制度,即由“专家加校外人士”组成董事会来管理高校,既防止外部力量完全控制高校,又避免了高校由于完全学术自治而造成的学术散漫现象。
2.尊重大学的学术型本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第一要义,大学建立的初衷便是为了科研的目的,科研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大学本身的价值也要通过科研充分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外部各种力量开始试图影响并控制高校,高校在良好的政风民情下才能生存。所以,高校要回归科研,回归初心,只有与政府、社会保持一种良好的互动,才能规避高等教育功利性的弊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3.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增强大学的办学活力
要努力改革违背高校学术初心、一味追求外部力量支持的措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保障大学遵循科学的办学规律办好大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有效机制,保障大学的相对学术自由;另一方面,大学要努力去行政化,将学术权力从行政权力中剥离出来,为学者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
4.调整好高校的经济功能与教学、科研间的矛盾
由于高校在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争取科研项目等方面耗费了大量精力,过多地强调高校的经济功能,会造成不专心办学,必定会产生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名望下降、管理秩序混乱、科研成果愈来愈少等现象。基于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社会各界力量要积极主动地扶持高校生存与发展,高校自身也要转变观念,意识到教育的经济功能只是派生功能,本体功能是教书育人,调节好经济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5.加强学生和教师教育,加强教师责任意识和学生反思意识的构建
《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要提供一种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构成了教育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和新学生观、提高素养、加强责任意识,防止产生功利性的任教思想,如为了高工资好待遇而工作、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发论文、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工作等;学生也要加强反思意识,不断转变功利性的入学观念,如只参加专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而拒不参加科学知识的普通课程,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创新、合作能力。
6.同等重视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新知识、新技能、新专利的不断涌现,自然科学类的研究在项目资金、发刊录用率、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要优越于人文社科类的研究。人们逐渐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才是“有用的”,但是,若人们只看到自然科学的高就业率、高回报,必然也会因为丧失人文教育导致社会缺乏良知,只讲技术不讲伦理。所以,科学技术要在伦理、法律的范围内被运用到服务全人类、全社会当中去。加强科学伦理和道德建设,就是要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社会。
7.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引导,转变社会“唯分数”的理念。其次,各个高校也要转变管理及评价机制,重新审视考核制度,意识到书面考试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全部能力。最后,学生个人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并且要调整好心态,不以书面分数作为衡量自身全部能力的唯一标准。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断涌现,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学会辩证的看待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扬高等教育功利性之长处,避高等教育功利性之短处。在“象牙塔”过度社会化的今天,大学一定秉持学术初心,守好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提供職业训练的基础理论传授、塑造整全的人的壁垒,利用社会外部各界力量更新自身系统和体制,形成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英]艾伦·B·科班.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4][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