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应旺
1938 年袁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叶论持久战曳
《论持久战》是自《孙子兵法》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兵书,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军事思想、军事韬略,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又是毛泽东依据其哲学思想写出的一部军事著作,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哲学思想,也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还是一部重要的管理学著作,应该像研究《孙子兵法》一样,在重视研究其军事韬略、哲学思想的同时,重视研究其管理智慧。
《论持久战》共21节120条,除《结论》一节两条之外,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9节58条,研究“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说明为什么是持久战和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第二部分11节60条,研究“怎样做”和“不怎样做”,回答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笔者认为,第一部分体现的管理智慧主要有:抓问题、抓特点,看全局、看长远,讲自信、讲奋斗。第二部分体现的管理智慧主要有:以人民为根本,以知彼知己为前提,以持久战为总战略。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抓问题,要有问题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毛泽东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典范。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是关键词之一。《毛泽东选集》的开卷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的这篇文章就是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毛泽东的名篇《反对本本主义》,第一句话是“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他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的许多著作是以提出研究的问题作篇名的,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论持久战》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名篇佳作。
该著作在篇名之下映入眼帘的第一节的标题是“问题的提起”,摆出了以下问题:“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亡国论和速胜论各行其道,从两个极端危害着抗战。《论持久战》要求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分析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论持久战》第二节的标题是“问题的根据”。文中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接着,就根据中日战争和战争双方的特点进行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事物都是特殊的、不断发展的。世界上连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都找不到,同一片树叶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要认识不同的事物,就要抓特点,掌握其特殊性,“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论持久战》抓住了中日战争的特点:“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为什么这一特点成为全部问题的根据呢?这里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的战争,说明中日战争是反侵略和侵略的战争,是以弱对强的战争。第二,中日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的战争,说明这个时间段的时代跟以前的时代不一样了,帝国主义的日本正在走下坡路,中国有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人民正在觉醒,正处在进步的上升的时代。第三,中日之间决死的战争,说明这场战争你死我活的残酷性,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独占中国,没有调和的余地;中国要通过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也没有调和余地。
《论持久战》抓住了中日战争双方互相对立的四大特点:日本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强;二是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三是人力、物力不足;四是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弱;二是战争本质的进步性、正义性;三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四是国际形势之多助。毛泽东强调抓住这些特点的重要性:“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如果忘记了这些特点,那就必然要弄错;即使某些意见一时有人相信,似乎不错,但战争的经过必将证明它们是错的。”
就管理学上说,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抓问题、抓特点。不抓问题,工作就会陷入盲目性,何谈发展?同时,要抓特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毛澤东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战略家。战略家就要有全局的眼光和长远的眼光。他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向来胸怀全局,思虑长远。
毛泽东认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毛泽东又认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失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相互区别。”“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战略家的全局眼光是与从全过程看问题的长远眼光联系在一起的。
《论持久战》的结论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得出来的。
从全局的角度看抗日战争,就要从日本、中国、国际的总体上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亡国论者只抓住敌强我弱这一个特点看问题,而看不到在全局上日本还有小国、退步、寡助的三个短处,中国还有大国、进步、多助的三个长处。速胜论者只就日本的三个短处、中国的三个长处看问题,甚至是片面夸大日本的三个短处和中国的三个长处,而根本忘记了敌强我弱这个特点。毛泽东认为亡国论者和速胜论者都不是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而是片面地主观地看问题。“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速胜论者“没有勇气承认敌强我弱这件事实。他们常常抹杀这一点,因此抹杀了真理的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长处之有限性,因而抹杀了真理的又一方面”。全面地客观地看,敌强我弱规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长远的角度看抗日战争,就要从各个阶段相互联系的全过程去看,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个阶段,而不看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如果只从第一阶段中国战略防御的态势看问题,看不到第二阶段中日双方的战略相持和第三阶段中国的战略进攻,就容易只看到敌强我弱的一面,就不容易看到中国大国、进步、多助的三个长处和日本小国、退步、寡助的三个短处,就难以树立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信心。“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分析,就是要指导人们克服只看眼前一时的、一个阶段的片面主观的错误。
抗大学员奔赴抗日前线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是怎样看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从长远的角度联系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独特作用看出来的。在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是辅助形式。在敌我战略相持的第二阶段,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这个以游击战挑大梁的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在我之战略进攻、敌之战略退却的第三阶段,游击战仍将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而起其战略配合的作用。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是明摆着的。只有那些没有全局眼光和长远眼光的人才看不到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就管理学上说,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谋全局、谋长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看全局、谋全局,才能看得准,谋得对;看长远、谋长远,才能看得深,谋得实。
《论持久战》的前半部分的内容是要说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包含着对是与非、对与不对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这是讲自信,强调要坚定自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速胜论也是不对的,这是讲奋斗,强调要努力奋斗。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思想贯穿于《论持久战》之中。
为什么亡国论是不对的?因为亡国论者丢失了自信,产生妥协倾向、悲观情绪,不利于抗战。为什么亡国论者会丢失自信?因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他们只看到眼前的敌强我弱,看不到中国是一个大国、日本是一个小国。他们尤其看不到,日本正处于退步的和失道寡助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国不仅得道多助,更重要的是正处在进步的时代。毛泽东指出:“今天中国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產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十七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教育了中国的人民,教育了中国的政党,今天恰好作了团结抗日的基础。”
为什么速胜论也是不对的?因为速胜论者忘记了努力奋斗的重要,产生轻敌倾向、急躁冒进,同样不利于抗战。为什么速胜论者会忘记努力奋斗的重要?因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同样是主观的和片面的。速胜论者“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需要多长时间呢?毛泽东的回答是: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积累的情况。
毛泽东评论持久抗战论者与亡国论者的不同,不仅在于有无自信,也在于重视不重视努力奋斗。“我们客观地而且全面地承认亡国和解放两个可能同时存在,着重指出解放的可能占优势及达到解放的条件,并为争取这些条件而努力。亡国论者则主观地和片面地只承认亡国一个可能性,否认解放的可能性,更不会指出解放的条件和为争取这些条件而努力。”
毛泽东评论持久抗战论者与速胜论者的不同,不仅在于是否把自信等同于盲目乐观,也在于是否重视实干、重视努力奋斗。“我们主张为着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早具备一日,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争的过程,而排斥贪便宜尚空谈的速胜论。”
毛泽东强调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是不断积累力量,改变敌强我弱态势,达到变弱为强转化的最重要的能动性因素。“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
毛泽东强调要缩短战争时间,唯一的办法是努力增加自己的力量,减少敌人的力量。他一口气讲了九个具体“努力”:“惟有努力于作战多打胜仗,消耗敌人的军队,努力于发展游击战争,使敌之占领地限制于最小的范围,努力于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力量,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努力于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努力于工、农、商、学各界人民的动员,努力于瓦解敌军和争取敌军的士兵,努力于国际宣传争取国际的援助,努力于争取日本的人民及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援助,做了这一切,才能缩短战争的时间,此外不能有任何取巧图便的法门。”
就管理学上说,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坚定自信、努力奋斗。没有自信,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就会自己打败自己。自信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主观妄想,那只会自己打败自己。自信要靠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去实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人也有物,但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毛泽东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在武器和人的因素的比较中,毛泽东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在人的因素中有指挥员、战斗员,有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都很重要,但起基础作用的根本力量是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在无组织的分散条件下,那还只是可能的力量,还不是现实的力量。只有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强大力量。毛泽东认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这是过去国家统治者的腐败和欺压民众造成的。毛泽东回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军,以弱小的軍力而打胜仗,“得力于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了的民众是非常之大的”。他想到当时的抗日战争,认为“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毛泽东强调政治动员对抗日战争有重大意义。他说:“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全国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政府不重视抗日的政治动员,是造成抗战10个月来输敌一着的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认为这种情形必须改变,“决不可以再输敌人一着,相反,要大大地发挥这一着去制胜敌人。这一着是关系绝大的;武器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这一着实在是头等重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如此人口众多的国家就不会缺少兵员。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如此广土众民的国家就不会财政匮乏。总之,只要把中国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克服了无组织状态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在延安
什么是政治动员?毛泽东进行了十分详细的研究。首先,要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和所有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一切军民明白于此,“方能造成抗日的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其次,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政治纲领。“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是不能动员全军全民抗日到底的。”再次,要做广泛的接地气的形式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最后,这种宣传动员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要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地做下去。毛泽东认为政治动员“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
怎样才能把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核心是“民主”。毛泽东认为“中国制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是全国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突出表现是人民民主、军队民主和军民之间的团结。毛泽东指出:“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就管理学上说,不论管理一个企业、一个部门,还是管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都要高度重视人的问题,不能重物轻人,更不能见物不见人。人的问题是一个人心、人力、人才、人气的问题。做到人心所归、人力所聚、人尽其才、人气兴旺,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人才大国,更是如此。怎样才能做到?关键是管理者要在毛泽东强调的“进步”二字上下功夫。
《孙子兵法》上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论持久战》研究怎样进行持久战,以知彼知己为前提。文中指出:“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
毛泽东分析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在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二者之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抗日战争怎样才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呢?前提是要知晓日本的情况,也要知晓中国自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各级指导者,不能离开中日两国之间各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因素去指导战争”,“两国之间各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因素展开于战争的行动中,就变成互相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斗争。我们的战争,在于力求每战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在于力求每战解除敌人一部分武装,损伤敌人一部分人马器物。把这些部分地消灭的成绩积累起来,成为大的战略胜利,达到最后驱敌出国,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目的”。
怎样才能做到知彼知己呢?毛泽东的办法是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和判断。他向来重视调查研究,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对某个问题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了。《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先之以各种侦察手段,继之以指挥员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做得到的。”
抗日根据地的民兵配合部队作战
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搞清了日本和中国相互对立的总的特点、总的情况: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
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搞清了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长处和不足。“中国版图广大,兵员众多,但军队的技术和教养不足。”日本兵力不足是其短处。“日本军队的长处,不但在其武器,还在其官兵的教养——其组织性,其因过去没有打过败仗而形成的自信心,其对天皇和对鬼神的迷信,其骄慢自尊,其对中国人的轻视等等特点;这是日本军阀多年的武断教育和日本的民族习惯造成的。”
当时,毛泽东还通过调查研究,搞清了中日全面战争爆发10个月来双方战略战术的情况。中国方面实行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特别是实行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取得了成效,但国民党军队的消极防御、片面抗战的戰略带来不利影响。日本军队在10个月战争中犯下了五条战略性错误,即逐渐增加兵力;没有主攻方向;没有战略协同;失去战略时机;包围多,歼灭少。毛泽东认为“敌人的战略战役指挥许多不行,但其战斗指挥,即部队战术和小兵团战术,却颇有高明之处,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毛泽东还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中日双方的特点、情况,分析了中日战争发展的趋势。他认为中国对抗日战争不能有任何的妥协和幻想,日本不被彻底打败,战争是不会停止的,这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那些认为日本将在占领华北、江浙一带以后适可而止的人,完全没有看到发展到了新阶段迫近了死亡界线的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和历史上的日本不相同了。”“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日本打了中国之后,如果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日本还有足够力量的话,它一定还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甚或两处都打。欧洲战争一起来,它就会干这一手;日本统治者的如意算盘是打得非常之大的。”后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的预见发展的。
知彼知己是打赢战争的前提,也是搞好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前提。在国家管理中不知彼不知己,是做不好外交工作,处理不好国际关系的。在企业管理中不知彼不知己,就难以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就难以处理好纷繁复杂的竞争关系。
在搞清楚中日双方各自的根本特点和具体情况之后,毛泽东得出的结论是:“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毛泽东以持久战为抗日战争的总战略。
持久战总战略是一种以弱战强的战略。贯彻这个总战略,除上面提到的要做好对全中国人民抗日的政治动员工作,要处理好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要解决好知彼知己的问题之外,还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贯彻持久战总战略,既要反对消极妥协倾向,也要反对急躁冒进的倾向。反对消极妥协倾向,就是要行动起来积极抗日,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必须发扬人的自觉的能动性。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指出:“坐着不动,只有被消灭,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反对急躁冒进倾向,就是要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避免贸然与敌进行战略决战。在第一、第二阶段,敌强我弱,敌之要求在于我集中主力与之决战。我之要求则相反,在于选择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与之作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上的决战,避免在不利条件下的无把握决战,拼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则根本不干。毛泽东指出:“急性病的速胜论者熬不过持久战的艰难路程,企图速胜,一到形势稍为好转,就吹起了战略决战的声浪,如果照了干去,整个的抗战要吃大亏,持久战为之葬送,恰恰中了敌人的毒计,实在是下策。”
贯彻持久战总战略,必须高度重视持久战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的划分,在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对于三个阶段的划分,毛泽东指出,“三阶段是中日战争的规律”,“如果承认持久战或长期战争,又不赞成三个阶段,那末,所谓持久和长期就是完全抽象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内容与现实,因而就不能实现任何实际的战略指导与任何实际的抗战政策了”。对于三个阶段中针对性的战略战术,毛泽东指出: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可以名之曰战略相持阶段。我之作战形式主要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我所采取的主要战争形式是运动战和阵地战,游击战仍将起战略配合作用。
贯彻持久战总战略,要解决好抗日战争中的具体的战略方针和战术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怎样具体地进行持久战的问题。毛泽东研究了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乘敌之隙的可能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歼灭战、消耗战等具体的战略方针;分析了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包围迂回、集中优势兵力等战术。毛泽东认为,具体地进行持久战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即敌之进攻和保守阶段中,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在这里,战术是战略指导下的战术,战略是战术基础上的战略;战略防御、战略持久、战略内线与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战术上的进攻战就没有战略防御,没有战术上的速决战就没有战略持久,没有战术上的外线作战就没有战略内线。
战略上坚持持久战,以一当十、藐视敌人,才能坚定胜利的信心。战术上坚持速决战,以十当一、重视敌人,重视积小胜为大胜,才能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只讲战术不讲战略,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只讲战略不讲战术,就会失去量变向质变转变的条件。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竞争关系的管理中,学习和运用持久战战略,正确处理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处于弱势的一方,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处于以弱抗强的地位,持久战的总战略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