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英
吉林省榆树市于家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榆树 130425
沙门氏菌病,又叫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畜禽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动物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的症状,也有流产现象发生,可传染给人和发生食物中毒。
202 0年8月,某养殖户羊存栏52只,其中2只孕母羊发生流产,部分羔羊出现腹泻现象。全群采血做布病筛查,未发现阳性羊。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羊沙门氏菌病,经治疗基本痊愈。
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不产生芽胞,也没有荚膜。耐干燥、腐败、日光照射,在外界条件下可存活数周乃至数月。如肠炎型菌在动物粪便中存活10个月之久,在含有10%~19%盐水的腌肉里可以存活75 d。本菌不耐湿热,60 ℃经1 h,
70 ℃经20 min,75 ℃经5 min就死亡。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一般常用消毒剂均可杀死本病菌。许多型的沙门氏菌可以产生毒素,毒素有耐热能力,75 ℃1 h仍有毒力。
沙门氏菌许多类型对人、各种畜禽及其它动物均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畜禽均为易感动物,但幼年畜禽比成年畜禽易感。仔猪1~4月龄易得,犊牛30~40 d易得,而羔羊以断乳龄或断乳不久易感染。病畜禽和带菌畜禽是本病的传染源,沙门氏菌可以随粪便、尿液、乳汁、胎衣和羊水散布到外界环境中,污染水源和饲料,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畜禽。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种公畜精液人工配种也可以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育成期羔羊夏季和早秋易发病。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下痢型和流产型。
病羊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物减退,排出粘性带血的稀粪,味恶臭;被毛失去光泽,因肚痛而弓背低头,随着病情发展,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1~5 d预后不良。治疗及时,2周后可以康复。
病羊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佳,部分羊腹泻。数天后流产,病羊产下的活羔,体弱,不食,拉稀,卧地不起,1~7 d内死亡。母羊流产前和流产后阴道有分泌物流出。偶有母羊流产后或无流产时死亡。
5.1 一般下痢型的羊尸体后端的被毛、皮肤污秽不洁,组织脱水,肠道空虚,肠黏膜充血并附有黏液,内含小的血块。肠内容物呈半液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内外膜下有小出血点。
5.2 流产的、死产的胎儿或者出生一周后死亡的羔羊,主要表现败血症的变化。组织水肿、充血,肝脾肿大。死亡的母羊有急性子宫炎,子宫肿胀,含有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及滞留的胎盘。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初步做出诊断,要想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查,从病畜体内、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沙门氏菌。
注意与羔羊大肠杆菌的鉴别诊断。羔羊大肠杆菌常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粪便呈液状含有气泡。羔羊大肠杆菌败血型有神经症状出现。而本病发生在断乳龄或断乳不久的羔羊,排粘性带血稀粪。
7.1 病初可以用抗血清,也可以用抗生素或呋喃类药物进行治疗。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同时要对症治疗,口服矽碳银保护肠道。静脉注射250~500 mL葡萄糖溶液,防止脱水;由于肠道受损影响消化吸收,应补充维生素A和复合维生素B数周。
7.2 预防本病,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证饲料、饮水洁净,畜舍通风良好,勤清理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并做好灭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