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纯凯
岑巩县龙田镇人民政府,贵州黔东南 557809
在林下鸡的饲养中,养殖场所的选择十分的重要,适宜的养殖场所能够促进林下鸡的生长,防止常见养殖疾病的产生。养殖的场所尽量开阔,需要能够提供鸡舍建设的空间,同时还要有放牧的场地。一般来说养殖场所的地势要高,能够避风,同时尽量选择在向阳的位置,需要保证所处环境的安静性,因为声音对雏鸡的影响比较大。还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并且通电,卫生状况良好。
鸡舍的建设需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主要是需要保证鸡舍的卫生,需要配备必要的消毒器具,防止鸡瘟的产生,另外鸡舍中还应该配备专用的笼具,保证鸡舍通风采暖的合理性。在鸡舍的建设中需要保证给雏鸡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林下鸡的肉质比较紧实,这也是林下鸡的主要优势之一,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能够保证林下鸡的肉质。鸡舍内各种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育雏方式来确定[1]。
饲养雏鸡时,先饮水再进食。雏鸡进舍前先准备饮水,为了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可在饮水中加适量的复合型维生素,水温30 ℃左右。对饮水器进行分散排放,保证饮水空间。另外要经常置换饮水器中的水,保证水源清洁,要特别防止粪便污染,发现水中异物较多时,需要及时对水进行更换。
养殖者应在雏鸡饮水2~3 h 后,对雏鸡进行投喂。选择营养较为丰富的全价饲料,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饲料的颗粒大小要适中,方便雏鸡的消化,可以将适量的饲料放在料盒中,让雏鸡自主啄食,适当增加鸡舍内的光照度,方便雏鸡进食。
对雏鸡的饲喂也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来说,第1 周每天要保持6次饲喂。第2 周每天保持在4次左右。在雏鸡达到了3 周龄后,需要随时补料,发现食槽空了就需要添加饲料,每次添加的饲料不宜过多,另外需要及时对食槽中的粪便进行清理[2]。
雏鸡在进入鸡舍后的前3 天,鸡舍的温度需要保持在33~35 ℃。以后每周都需要降低鸡舍的温度,一般来说一周需要降低2 ℃左右,直到将鸡舍的温度调整到与外界的温度一致。夜晚的温度比较低,因此需要对鸡舍进行适当的升温,与白天的温度保持一致即可。
对于1 周龄以内的雏鸡,鸡舍的湿度应该控制在65%左右。而对于8~10日龄的雏鸡,鸡舍的湿度需控制在60%左右。雏鸡的日龄如果达到了半个月以上就需要将鸡舍的湿度稳定在5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