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本溪 117100
大肠杆菌病是畜禽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因其菌为环境常在菌,该病在畜禽养殖业中常常发生,所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算。现将笔者接触的一例肉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治简要阐述如下。
2019年8 月15日,我县一肉鹅养殖户来求诊。畜主述6月底进肉鹅雏1200 只,到8月12日发现喂料略减,个别肉鹅打蔫,15日早上发现死亡6只,减料明显,拉稀,不精神肉鹅增多近20 只左右;塑料大棚内饲养;免疫过禽流感H5-H7N9 双价灭活疫苗1次;用烟酸诺氟沙星饮水3d没有效果。经过到现场诊治6d 后基本痊愈,治疗过程中又死亡19 只,之后没有再出现死亡。
病鹅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和饮水减少或废绝,头和翅膀下垂,羽毛零乱,排有灰绿色或绿色或土黄色稀粪,可见腹部膨大3 只(触摸存有腹水,用20mL 注射器可抽出大量淡黄色液体),个别严重卧地不起、独处一隅。
剖检病死鹅6 只,胸腔内存有大量淡黄色腹水液2/6,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充出血5/6、肝脏表面附有一层白色纤维素性薄膜3/6,脾脏略肿2/6,心冠脂肪及外膜有少量出血点4/6,肺脏淤血2/6,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混浊液体2/6,小肠黏膜变薄呈现弥漫性出血6/6,大肠黏膜充出血6/6,泄殖腔呈现弥漫性出血6/6。
无菌采集死亡鹅的肝脏、胸腹腔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脾脏、心脏血涂片,火焰固定后进行革兰氏染色(注意染色、洗涤时间),油镜(物镜100倍)镜检,可观测到少许短粗革兰氏阴性杆菌。将上述无菌采集的病料用无菌棉签沾后涂在麦康觊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培养基上长有淡红色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菌落。挑取菌落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在视野中呈现均匀弥漫性短粗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挑取菌落做生化实验:VP 试验为阴性,MR 试验为阳性。
最好使用自制的药敏片,用当地常见兽药制备,因为购买现成制备好的标准药敏片与所用的兽药在药效上很难相符。在上述麦康觊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药敏试验: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高敏、硫酸小檗碱中敏、诺氟沙星不敏感。
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综合诊断为肉鹅大肠杆菌病。全场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续7d;同时加大饲养舍内通风量,降低湿度。
6.1 恩诺沙星饮水75 mg/L,连用5d,每天适量控水,分3次用药。
6.2 硫酸粘菌素拌饲料20g/t,现用现拌,搅拌均匀,连用5d。
7.1 在饲养畜禽时发现饲料和饮水量发生变化,及时查找原因。
7.2 对症治疗,使用有效药物,如不方便做药敏试验,最好联合用药,使用药物2d 无效要立即更换药物。
7.3 不要使用国家禁药。
7.4 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
7.5 不要随意加大药量,以防药物中毒。
7.6 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才能减少疫病发生的概率,提高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