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加甫
新疆和静县巴伦台镇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和静 841312
通常情况下,牛布鲁氏菌病都是隐型感染,患病牛在早期可能会表现出轻微的体温升高,如果是妊娠期母牛患病的话则会出现流产症状,如果是公牛患病的话则会出现睾丸炎、关节炎等症状,随着病程的逐渐增加,病牛的睾丸会逐渐重大,并且出现热痛反应,病牛的睾丸逐渐萎缩。怀孕的母牛大多在妊娠6个月左右出现流产,流产的胎儿大多是死胎,且全身肿胀,有出血点。另外,如果母牛流产次数过多也会导致乳房硬化、完全丧失泌乳能力,并且一般情况下,母牛的患病概率要比公牛的患病率更高[1]。
羊患布鲁氏菌病时的症状和牛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基本相同,母羊的主要症状是流产,发病情况严重时流产率可以达到90%。另外患病母羊的乳房也会形成硬块,有时出现跛行、关节炎等症状。如果患病羊为公羊则会出现睾丸炎、角膜炎等情况。
当前我国在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免疫接种,目前最经常使用到的疫苗就是布鲁氏菌猪二号弱毒菌苗和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菌苗,其中布鲁氏菌猪二号弱毒菌苗一般在牛羊身上注射,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菌苗则通常会在山羊、绵羊身上注射[2]。
随着养殖场的不断发展,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为了有效减少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给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应当制定详细的免疫检测计划,全面地对所有牛群、羊群进行检测,不断地将阳性种畜淘汰,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圈舍得到有效的净化,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切实做好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工作,不断地加强对该病的研究力度。有效的检测工作可以为防疫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动物疫病预防系统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饲养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疾病防控工作开展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养殖场应当逐步加大对饲养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饲养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让饲养人员可以正确地掌握牛羊饲养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加科学地对牛羊进行饲养,让牛羊可以健康地生长。另外,养殖场也应当建立一种群众性的防控机制,在实行区域化管理时,将各种流行病划分区域,具体地可以将其分为基本控制区和重点流行区,这样一来可以有效达到防控各种疾病的目的,避免由于各种疾病的发生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3]。
资金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防疫工作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逐步加大防疫方面的资金投入,切实保证防疫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来帮助提升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疫效果。另外,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开始普及,并且开始被应用在各个行业,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工作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4]。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在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公众号中发布和牛羊布鲁氏菌病相关的防治信息,或者也可以在其上宣传一些防疫的积极案例,这样一来养殖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相关的防疫知识,掌握与牛羊布鲁氏菌病相关的技术,进而从思想上认识到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对基础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进而帮助有效增加基础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饲养人员只有从日常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才能够有效减少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充分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另外,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有病例出现,饲养人员也应当积极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来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该病,让牛羊养殖业可以真正地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