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旭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2)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的发展中,严峻的交通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交通运行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非机动车难以满足人们现实的通行需求,交通系统存在无序的发展状态。非机动车系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雄安地区为例,其提倡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比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为非机动车的发展与推广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
要全面掌握非机动车的使用特征,针对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居住区、商业区域、学校等开展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40份,其回收率高达91%以上。根据对回收问卷的分析,该区域交通方式构成、拥车数等具有以下特征。
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有关调查人员根据对早高峰、晚高峰进出小区的人次及其交通量、交通方式等加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汇总,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居住区各交通出行比例汇总表
根据调查结果,在工作日,该城镇人们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小汽车占比略高于非机动车,而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小汽车出行的平均占比高达39.1%,而非机动车平均占比为38%,二者相差很小。
从该城镇家庭拥有的车辆数来看,小汽车、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的占比分别为25.2%、33.6%、27.3%。该数据表明,该城镇居民自行车的拥车数最高,再加上小汽车的拥车数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在该城镇可以大力推广建立非机动车系统,改变城市的交通局面。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对该城镇而言,平均每户拥有的小汽车与非机动车分别为0.7辆、1.64辆。
从对该城镇交通出行时间与次数的统计与分析来看,大约有62.4%的人单次平均出行时间集中在5~20min,平均出行时间在18min左右。这些人次在出行的方式的选择上,非机动车平均出行次数达到2.2次,且该城市全天非机动车出行的占比很高。
从对该城镇交通通行情况的分析来看,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其通行情况,对道路交通系统等加以科学规划。非机动车形式路权的比例更高,其需求达到了37.2%。而相对于其他要求而言,在居住区,人们对于设施无障碍化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在非居住区,设施宽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综合其调查与分析结果,北方城镇非机动车出行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在工作日内,该城镇的日常出行以小汽车为主、非机动车为辅,两种出行方式之间的占比相差较小,前者为39%,后者为38%。相对而言,小汽车的出行比例更高。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上,由于该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这就使得该区域内公共交通的普及率与使用率都相对较低。
(2)从该城镇的平均出行次数与出行时间来分析,其非机动车的平均出行次数达到了2.2次,这就使得其符合现状出行的具体需求与预期,非机动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具有现实意义。综合来看,由于在居住与非居住区域内,非机动车平均出行时间达到了15min左右,并且其平均距离在3~5km。在此调查基础之上,该城镇可以推广非机动车出行,该种出行方式具有小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非机动车由于停车方便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非机动车使用中缺乏统一的使用标准与规范,这就使得其在应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其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非机动车使用的引导。
(3)基于人们对非机动车路权的需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在非机动车系统的建立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加强对非机动车路权的建立。从该城镇的发展现状来看,路侧停车占用导致路权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也就无法建立完善、安全的非机动车系统。由于人们对道路设施的无障碍化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该城镇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路权与无障碍化问题。以该城镇非机动车的使用特点出发,非机动车缺乏良好的使用环境条件,并且缺乏完善的公交服务体系等,使得该城镇的出行方式主要以小汽车与非机动车为主。结合当前绿色出行方式,在非机动车系统的建立上,要将重点集中于公交服务体系的完善上,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公交服务,并控制小汽车的使用。
从非机动的使用来看,由于国家、地区等对于非机动车的法律法规定义并不清晰,车辆标准划分混乱,加大了非机动车管理的难度。以该城镇的机动车为例,其往往包含了以下类型:
(1)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非机动车辆:主要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人力三轮车等。
(2)“灰色地带”三轮车:主要是电动摩托车等。
(3)以非机动身份存在的机动车:电动三轮等。
现实条件下,非机动车车辆类型的多样化加剧了管理的难度,再加上受到法律法规等的影响,传统的使用习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规范化的管理需求,非机动车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缺乏清晰、明确的内容划分等,使得非机动车处于无序的管理状态下。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这种局面,科学进行车辆标准的划分。
(1)行驶方面:与传统的通行工具相比,非机动车更为便捷与灵活,尤其是在当前各个城市交通压力极大的情况下,非机动车的优势更为明显。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行驶速度逐步提高,我国非机动车的管理更为混乱,在非机动车的使用上,存在着不按规则行驶、任意变道等行为.这些不正确的行驶行为使得非机动车的使用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导致非机动车安全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
(2)停车方面:一些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建设与管理重点放在机动车相关设施方面,而在非机动车的停车设施不足,存在各种非机动车的违规停放,无法营造有序的城市环境。
从当前非机动车的发展与使用过程来看,其经历了作为主要出行工具、被机动车逐步替代、恢复等阶段。机动车的出现对非机动车的使用与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机动车的效率更高,逐步成为人们的首选代步工具。但是,随着近年来机动车需求的增加,各个城市面临着较大的交通压力,机动车使用量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交通拥堵使得非机动车逐步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非机动车本身具有更为便捷、灵活的特征,是一种更为绿色、高效的出行工具。各个城市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建立:
(1)合理的城市尺度,对于发展非机动车交通有积极作用。从各个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各个城市已有的空间形态无法满足当前非机动车系统构建的要求,各个城市主要以机动车系统为主,不重视对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建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城市要从根本上重视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建立,需要严格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对布局相对较多且分散的公共服务设施而言,需要严格对出行半径加以控制,在这些区域内,要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建立,合理城市尺度。
(2)健全完善法规体系,对非机动车发展提供保障。为推广非机动车,国家需要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非机动车的使用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非机动车管理的规范化,为管理提供法律基础与保障。比如,在非机动车法律法规的建立上,需要从车型、行驶速度、路权分配等各个方面着手,保障非机动车使用与管理的规范性。
(3)精细化非机动车道设计方法及指标。在各个城市的发展中,道路设计过于关注机动车的主体地位,对非机动车的重视不足,导致城市道路设计没有从根本上为非机动车的使用与推广等提供便捷。因此,各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逐步精细化非机动车道设计方法与指标,转变原有的设计思路,为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条件。
(4)开展非机动车系统研究,提供足够城市空间。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成为各个城市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各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逐步重视非机动车系统的研究,从非机动车停车配件指标、附属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保障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各个城市加强了对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建立。但是,当前各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非机动车使用存在着中诸多管理问题等,比如随意停放、超速等,严重影响了非机动车的规范化管理,因此,各个城市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非机动车使用的标准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