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三亹变迁与北沙半岛消失之关联考证

2020-04-17 06:33单国风倪舒娴
浙江水利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通流海塘江流

袁 淼,陈 伟,单国风,倪舒娴

(杭州钱塘江博物馆,浙江 杭州 310013)

钱塘江河口段江道主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变迁,最大的变迁当数明清时期的“三亹变迁”,在南岸萧山龛山与北岸海宁之间,先后有3条入海通道,称之为“三亹”。龛山与赭山之间江道宽约6.2 km,称南大亹;龛山之旁有一小山,形如鳖,又置海亹之中,故又称鳖子门;赭山与河庄山之间江道宽仅1.7 km,称中小亹;河庄山与今日北岸海塘之间江道宽约10.5 km,称北大亹。

三亹变迁与曾经存在的北沙半岛的消失息息相关。清朝以前,乔司至盐官间海塘的南面,有个半岛突出江中(见图1),以其向南突出,古称南沙,为有别于今日南岸的南沙和北岸的北沙,我们称它为北沙半岛。北沙半岛东西最长约25.0 km,南北最宽约16.0 km,有约2.67万hm2(40余万亩)涂地。涂地上建有庐舍,设盐场,有耕植。北沙半岛最东面的山叫蜀山,蜀山的西南有岩门山,岩门山之西有河庄山,河庄山之南有赭山,赭山之东有雷山。

图1 宋朝时钱塘江江道示意图

自北沙半岛成陆至清初,钱塘江的主流一直是经海亹入海,这一时期不存在南大亹、中小亹和北大亹的称法。直至清初江流从海亹变迁至河庄山以北,才称海亹为南大亹。随着江道主槽从南大亹逐渐改走北大亹,这片涂地不断遭受侵蚀,直至消失。

现存史料缺乏当时江道迁徙的详细记载,只能从塘岸坍退发生严重灾祸的记述中寻找线索。至于江槽小范围、短时间的摆动,次数很多。从史料可以了解到钱塘江的江流从南大亹改道北大亹入海,就是北沙半岛从完整到消失的过程。本文不赘述之前南大亹以上河段和以下河段江槽摆动的情况,仅讲述江槽经过三亹变迁的历程。可分1112 — 1420年,1420 — 1695年和1695 — 1777年3个阶段。

1 三亹变迁第一阶段[1112年(北宋政和二年)—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

北沙半岛的西岸在1112年前有大片涂地;东岸在1219年以前直到尖山是更大的一片涂地,这2片涂地是盐场和草地。北沙半岛的潮灾,始见于1112年白石、乔司一带坍成一大湾以后,从此历经潮灾,越往后越严重。到1420年前的一次大灾,沿江土塘全部冲毁,明代统治者无力恢复,任大潮漫流地面,实为北大亹开的先河。兹为三亹变迁的第一阶段,其间严重的灾情有4次。

北沙半岛最早的一次大灾发生在1131 — 1133年(南宋绍兴一至三年)。由于江涛的冲突,自白石经赭山到盐官沿江的土塘,几乎全部沦毁,致半岛上“百里生聚,荡为洪波。”[1]

第二次大灾发生1219年(南宋嘉定十二年)。由于潮汐冲向北沙半岛东岸,赭山至盐官一带,就是北大亹的东端。使北沙半岛一片汪洋,“芦洲港渎,荡为一壑。”史称“海失故道”[2],蜀山成了江中孤岛。

第三次大灾发生1320 — 1327年(元延佑七年至泰定四年)。在短短7 a间,连续发生大灾有1320、1324、1326和1327年4次。堤塘崩塌数十里,居民迁移千余家,备塘之外的沙场20余里,桑园160余顷,都坍入江中。所幸到1328年(元天历元年)8月以后,江流南趋,北岸转坍为涨,首先在赭山和雷山外面,涨起沙涂,然后继续涨到四都、五都(四都在蜀山附近,五都在赭山附近),才得以恢复沿岸土塘。

第四次大灾发生1403 — 1420年(明永乐一至十八年)。这次既是山洪,又是大潮,北大亹自西至东漫流过水,几乎冲成江潮。其地面之上,“水深寻丈,南北十余里,东西五十余里。十九都、二十都(在赭山与乔司之间)居民,多遭陷溺,死者无数,存者流移,屋舍漂空,田土荡尽。”[3]又《临平记》载:“永乐十一年(1413年)塘祀,临平溺死者甚多,里庐冥没殆尽。”这次大灾把北沙半岛沿江的堤塘和土地,冲得极为残破,明朝统治者无力恢复沿江土塘。永乐以后,北沙半岛的土地因没有堤塘保护,任大潮漫流地面,是沿岸的土塘从完整到毁灭,半岛上的土地从“旱潦有备”的熟地,变为“连年苦于旱潦,日趋荒废”的阶段。

2 三亹变迁第二阶段[1420 — 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1420年以后北沙半岛沿江因没有堤塘保护,平均潮位以上的潮汐漫过北沙半岛地面,漫水深度最大时可达3 m左右(当时北沙半岛地面高程5 ~ 7 m,最高潮位可达8 m左右)。所以那时钱塘江主流虽在南大亹,但大潮时不论中小亹或北大亹都泛滥成一片汪洋。兹为三亹变迁第二阶段,就是从北沙半岛沿江的堤塘坍尽,任大潮在地面漫流到北大亹开始通流的阶段。从史料上可以看到江道淤积和北沙半岛消失的过程。

2.1 南大亹日益淤积

1477年(明成化十三年)张宁在《重筑海塘记》中描述龛赭两山之间的淤积情况:“岁久坼洄渟滀,赭矣出潬若堵,则口隘潮束,反击盐官隈岸。”是说南大亹在赭山附近的河床,淤积泥沙阻碍潮流。

1577年(明万历五年)陈善在《捍海塘议》中把1411年(明永乐九年)、1474年(明成化十年)、1492年(明弘治五年)、1528年(明嘉靖七年)和1575年(明万历三年)5次大潮灾称作“海凡五变”。其说“海变”是指南大亹淤积,逼使潮流北趋。

祁彪佳在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的日记中有“舟至龟山(指太和山),因沙涨数十里,望海止一线耳。”之语,知此时南大亹沿北海塘已涨成广阔的沙涂。

1646年(清顺治三年)为抵御清兵渡钱塘江南侵,黄宗義在《行朝录》载:“引兵江上,分兵戍守,方国安当七条沙,王之仁当西兴,郑遵谦当小亹。”可知当时南大亹已经淤积得很浅,主流是在中小亹,所以郑遵谦扼守中小亹。但是中小亹不是很深,终于在1646年5月,水浅可涉,清朝的都统图赖策马经渡到南岸。

查《闸务全书》下卷《时务要略》对三江闸港的淤塞有这样的描述:“闸之壅塞为害,起于辛亥年(1671年,即康熙十年),后逢亢旱,闸内犹可,闸外涨至东堍嘴有之。闸内之水积而不泄至月余,亦时有之。”

从上述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南大亹的淤积越来越严重。

2.2 北沙半岛的潮灾和北大亹的通流

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贺燦然在《修筑海塘碑记》中写到:“辛亥六月既望,飓风陡作,塘为狂涛所撼,其圯啮几与往岁等……于是筑“天”字号至“木”字号土石塘一千四百七十丈。”查《海塘字号图》“天”字号在乔司附近,“木”字号在翁家埠附近。说明1611年的大潮,漫流北沙半岛地面,冲坏乔司至翁家埠的一段海塘,受其影响北沙半岛的坍毁情况很严重。

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大潮,范骧在《海宁县海塘议》描述到:“宁故堤去城根五六十里而远。当其无事,亭灶鳌沙漉白,视为沃埌,樵者交刍弥望,渔者鲨鳍羸蛤,人人得其所欲,如燕巢幕,如厝火坐积薪。一旦飓风激射,木石茫无所措,不浹旬而五六十里浮沙溃决,惊涛直薄城下,浙西之田渐卤,而东吴之地几壑……宁塘之患在五年、十年或二三十年,所谓无形之痛。”又陈诜在《海宁县海塘议》中说:“诜少时(指清康熙初年)见城南海沙数十里,或十年一坍,或十五六年一坍……二三即涨。”范骧和陈诜都是海宁人,上述都是他们亲眼目睹的情况。从中可知,北沙半岛从赭山到盐官一线以东的沙涂是5 ~ 30 a一坍,坍后经2 ~ 3 a又涨,是屡坍屡涨的状况。

中小亹是屡通屡塞,为江流从南大亹改道到北大亹过渡的流路。因其屡通屡塞极为频繁,历史上对其流经的时间没有详记。在1420 — 1695年,查到的中小亹通流计有1420年以前、1620年和1680年3次。

查绍兴三江闸《闸务全书》上卷《三江纪略》篇说:“盖由浙江上游,出水有三亹。南北各一大亹,而小亹居其中。一亹出水,两亹俱涨,相先后,错综其间。当其出水之时,或数百年,或百年之内,未可以岁月计也。试就宋朝言之,绍圣甲戊(1094年)水出南大亹,五百有余岁。迨明万历庚申(1692年)出自小亹,未及百年即涨满,而北大亹之庐墓田园,付诸川流。壬申(1692年)葵酉(1693年)间,流尚细微,至乙亥(1695年,即清康熙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遂骤决成大江。”此书著者程鸣九是山阴人,生长在钱塘江的南岸。他著此书正是1695年北大亹骤决成大江的时期,记载有年月日,当为可信。可知中小亹从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通流以后不久就逐渐变迁到北大亹了。

至于南大亹的全淤,从《三江纪略》篇:“肖阴两邑交界,瓜沥九墩等处沙地,即于是时摊晒”的描述看也可以说是1695年。但必须指出河床是逐渐淤高的,很难肯定地说是哪一年全淤。历史上说某亹全淤,或说某亹“淤成平陆”,系指低潮时不能通流而言,而高潮时还是漫流过水的。

从上述,北大亹的通流始于1695年无疑。

3 三亹变迁第三阶段[1695 —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

北大亹从1695年通流后,这条新生的江槽由于潮流变向或人工开挖中小亹的影响,与中小亹和南大亹不断发生江流变道,以致屡通屡塞。经过多次变化,直到1777年,才成为钱塘江出海一直稳定到今天的流路,这是三亹变迁的第三阶段,分4个时期来表述。

3.1 1695 — 1720年为江流从中小亹逐渐变迁到北大亹时期

图2为1695 — 1720年江流从中小亹变迁到北大亹江道示意图。1695年北大亹虽已冲开通流,南大亹虽已淤高,但主流还在中小亹。根据清朝朱定元的《海塘节略总序》:“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以前,水出中小亹,杭、绍相安无事,殆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水势北趋,宁城迤南之桑田渐成沧海。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潮汐直逼塘根。”到1718年海宁城西秧田庙,普儿兜一带海塘,在坍塌扳险。清政府为形势所迫,在这一年赶筑老盐仓鱼鳞石塘500丈,并在老盐仓以西筑柴塘1 000余丈;同时开挖中小亹引河,想缓和北大亹的流势。但是这条引河开挖后就告淤塞,到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江流终于全部入北大亹。自1695年北大亹开始通流,江槽逐渐扩大,到1720年江流全部由北大亹入海,经过了25 a。

图2 清初期钱塘江江道示意图

3.2 1720 — 1747年江流全部经北大亹入海时期

图3 为1720 — 1747年江流经北大亹入海时期江道示意图。自1720年江流全部经北大亹入海以后,北岸海塘极为危险。因此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直隶总督李卫等来浙江查勘海塘,建议修筑塔山坝,想迫使潮流南趋,仍由中小亹入海。李卫讲到:“江海水道,惟中小亹适当南北两岸之中。江水海潮若由此出入,则两岸无虞。但中小亹地面不及南北两大亹之半,且山根余气似若绵联,潮过沙淤,偶通旋塞。所以,不徙而南即徙而北。然徙南则南岸尚有龛、长诸山,连络捍卫,或有冲刷,为患犹轻。若徙北,则北岸仅有塘堤,溃溢甚巨。今南大亹早已淤为平陆,数十年前,尚有中小亹出入,后渐至北大亹。比年被大亹之桑田庐舍,已成沦海。伏思水来沙去,水去沙来,理固有之。”[4]并在1734年开浚中小亹,但是塔山坝距北大亹有20余公里,塔山坝长仅793 m,其挑流的影响没有这么遥远。这次开浚中小亹不久就淤塞,江道还是畅流于北大亹。

至1747年4月北大亹淤成平陆,海宁城外涨沙宽达7.5 km,尖山外面涨沙宽达6.5 ~ 8.0 km,江流全部从中小亹入海。

图3 清中期钱塘江江道示意图

3.3 1747 —1759年江流全部经中小亹入海时期

北大亹自1747年淤成平陆后,江流在中小亹流走,直到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秋季潮流又走向北岸。这次江流变迁相当迅速,从1758年秋季潮汐流向趋北,到1759年春季江流全趋北大亹,只经过大约半年。其时,庄有泰说:“惟是江海坍涨,悠忽糜常,安流十余年之中小亹,可以数月而全淤。平陆千百丈之北大亹,可以数月而遂开。则未必者天时,宜尽者人事。”[5]这是因南大亹早已淤成平陆,潮流北趋,使南大亹的淤沙发展到雷山以北,逐渐闭塞中小亹进潮之口,促使潮流冲向北大亹,而北大亹淤积不久,极易冲开扩大所致,至此江流走北大亹的大势已定。这一时期(1747 — 1759年)江流全部经中小亹入海的时间为12 a。

3.4 1759 — 1777年江流虽经北大亹,但中小亹有3次被冲通

新淤的中小亹接邻北大亹,仅白虎山、青龙山与蜀山一系列狭长的山相隔,潮势稍向南趋,很易冲开通流。又因中小亹与南大亹仅赭山一山之隔,在南大亹向北淤涨时,中小亹又极易淤塞。1759年江流全走北大亹。同时中小亹全淤后,中小亹又于1761年(清乾隆二十一年)、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和1774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冲通3次,至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才完全淤塞。此后直至今天,江流由北大亹入海。主流在三亹的变迁时间见表1。

表1 钱塘江主流在三亹的变迁时间表

4 结 语

河床的演变和其他运动一样,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和发展。北沙半岛成陆是在588年(陈祯明二年,即六朝的末年)临平湖闭塞以后,到1777(清乾隆四十二年)江流完全经北大亹入海以后,中小亹和南大亹淤成平陆,至此北沙半岛完全消失,自成陆到消亡经过1 100余年。

猜你喜欢
通流海塘江流
功率模块封装键合线的通流能力:模型与实证
江流儿故事类型与民间“报冤”心态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300MW和600MW等级汽轮机通流改造经济性研究
吹响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号角——读《横江流韵》随想
汽轮机通流改造节能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300 MW亚临界汽轮机通流改造研究
全国首个海塘遗址 博物馆杭州开馆
目 光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