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陈志强 何勤
隆冬时节,放眼邵阳县2001平方公里大地,一片片油茶林青翠欲滴,产业发展的热潮如火如荼,古老村寨生机勃勃。
近年来,邵阳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产业发展已真正成为贫困群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如今,“产业之花”已经开遍这片湘中宝地,产业扶贫逐渐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领跑脱贫加速度。
在邵阳县,一个村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产业就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一条致富路。
“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油茶万斤油,讨了媳妇又盖楼。”邵阳县十里八乡流传的这句顺口溜,是当地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
“感謝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一谈起自家的油茶园,周业多一脸的喜悦。
周业多家住蔡桥镇乐山村,家里一共5口人。脱贫以前,家里入不敷出,年年欠债。3个儿子要读书,自己和妻子收入又不稳定,每年微薄的收入,都花在送孩子读书上了,过年还要借钱才能准备点年货。
2014年,村里来了种植油茶能人,周业多把自家0.33公顷地也种上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油茶苗,入股到村里油茶大户的合作社。
刚开始,每公顷地每年可以分到7500元,2019年平均每公顷地涨到了12000元,一年仅土地入股就能分到近5000元。
每年10月到11月,是油茶的采摘期,周业多就帮忙在地里割草、摘茶果,收入1万多。再加上平时在家里养牛,每年的收入也有近2万元。平时有空还能打点零工,现在周业多每年收入有近7万元,并盖起了两层楼的新房子。
“过去,我们逢年过节都会给贫困户发慰问费,但效果不明显,反而‘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于是我们总结经验,发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邵阳县扶贫工作人员介绍道。
邵阳县享有“中国茶油之都”的美称,邵阳茶油被列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此基础之上,邵阳县取产业之长补贫困之短,将油茶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
建设“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县”,邵阳县谋定而动。2014年,全县开始大力实行油茶产业种植,发展产业脱贫。退伍军人周根生是邵阳县的油茶种植大户,也是邵阳县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我承包了866.67公顷油茶田,带动了640名贫困人口年均增收3000元。”说起自己的油茶事业,周根生很自豪。
从2009年到现在,周根生的油茶专业合作社已经遍布全县11个乡镇36个村,目前有160多户农户入股。农户的土地按公顷给钱,油茶收成五五分账,还聘请了农户来帮忙,贫困户们都愿意跟着他干。
目前,邵阳县参与油茶种植企业33家、专业合作社112家、个体大户379户,完成油茶造林1.69万公顷,油茶低改1.02万公顷。
茶油产业已成为邵阳县脱贫攻坚的第一产业,像周业多这样通过种油茶脱贫的有2.5万人,占该县累计脱贫人口的15.7%。
县内360个村建立了油茶基地,油茶林总面积达4.71万公顷,年产茶油2.02万吨,年产值24.2亿元。
截至目前,邵阳县村村有了扶贫产业,贫困户“户户”得到产业帮扶。
除了油茶产业扶贫,生态旅游产业也是扶贫中的重要一项。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夫夷水、赧水汇合于境内双江口,河网密布。时间回溯到3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旅游荒芜地——无一个景区景点、无一座星级酒店、无一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邵阳县的旅游扶贫从零起步,但“引擎”一旦发动,便如脱缰之马,一日千里。
白仓镇三门村由原三门村和石山村合并而成,村民30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28户510人,是全省扶贫工作重点村。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旅游+”,坚持农旅融合,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蜕变。
短短3年,三门村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在主干道两旁栽种了约3000株桂花、红叶石楠。修建了游步道、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了网红摇摇桥等一批时兴水上游乐项目,扶持发展了7家农家乐、家庭旅馆,规划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休闲山庄、景观亭、露营地、沿河风光带等旅游基础设施和丛林探险、亲子体验园等游乐项目。
全村112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全部顺利实现脱贫致富。
2018年,该村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人均年纯收入由2014年1900元增长到15286元,蝶变为邵阳市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美丽嬗变的背后,是邵阳县旅游扶贫的强力推进,是全域旅游的落地生根。3年后的今天,邵阳县换了新颜。
3个3A景区、2个省级旅游购物中心、4个四星级农家乐、4条环湖环库和登山游步道、5座游客服务中心、6个观景亭、8个生态停车场、17座旅游厕所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2016~2019年,全县累计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9亿元。
得益于创新实施“景区带村”“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金江湖运动度假区、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南方抗大)、济公岩溶洞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河伯乡五皇村等4个全市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建成、塘渡口镇蔡山团村等旅游扶贫项目的竣工营运,带动了309户贫困户从事休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年人均增收2300元。
除了景区带村,引进公司合作发展旅游也取得成效。在五丰铺镇新田村,弄子三农公司已投入1.5亿元,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特色民宿。通过当地招工,贫困户用工925人次,80人正式就业,共获得了515.3万元收入。
此外,旅游商品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众多脱贫机会。邵阳县6家旅游商品大户,采取“基地+农户”的办法,帮助近千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邵阳县将推动稳定增收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使贫困人口从依托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红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产业兴旺的同频共振,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展望未来,邵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