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胜凯
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叶生贵
2019年12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全国,至2020年3月初,全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八万例。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2020年一季度,其中消费受到重大影响,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受到剧烈冲击。新冠肺炎疫情于2020年1月中下旬大规模暴发,为防控疫情蔓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限制或禁止人群聚集活动,实施停工、停业,甚至“封城”等管控措施。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国一季度的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消费大幅度减少。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预计,此次疫情会导致2020年1-2月份全国消费减少1.38万亿元。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将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
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显著回弹。2003年非典疫情共持续10个月,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在二季度,在政府一系列逆周期政策调节下,三季度经济企稳回升。目前,为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出台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应急政策,精准稳妥地推进复工复产,全力恢复经济活力。根据非典疫情的经验和目前疫情进展情况判断,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后,预计在二季度将显著好转。
中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内需潜力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我国既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资本和技术基础,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还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才资源;同时,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中国经济由大变强的产业基础。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断健全的产业链、丰富的人力资源、超大规模的市场规模、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外部冲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的公共疫情事件,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疫情持续时间有限,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因此次疫情的冲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
工人到岗时间延迟。在“封城”“封路”“复工延迟”等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农民工流动不畅、返岗时间延迟,短期或导致项目建设工人短缺。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月中旬农民工返程客运量仅8000万人次,占预计总量的比例不足1/3。
原材料短期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压力大。疫情期间,因停工导致原材料产能不足、储备下降,复工后迎来基建项目赶工潮,原材料短期需求大增,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压力大,项目工期或因原材料短缺而进一步延迟。
复工制度成本显著增加。各地区因疫情防控需要而实施的复工审批、疫情安全检查、工地封闭管理、返岗的疫区员工隔离等制度,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了复工复产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基建投资一直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此次疫情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基建投资在疫后经济恢复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1月份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7148亿元,近70%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此外,众多省市万亿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为工程行业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
贷款基础利率(LPR)下行,为基建领域投资创造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2月,1年期LPR下降10个基点,5年期LPR下降5个基点,直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复工复产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也为基建领域的中长期投资信贷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出台,减轻了业内企业经营负担,缓解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疫情期间,免征社会保险、减收医疗保险和缓缴住房公积金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减轻了疫情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的导向下,未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将逐步走出疫情的影响。
“新基建”需求暴发,为工程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铁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综合各省市已经披露的投资计划,“新基建”投资规模已超过30多万亿元。一方面将直接带动工程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老基建”持续发力,将直接带动工程行业规模走向新高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需求仍然较大。综合当前情况,中西部各省份在一季度均有大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或开工建设,涉及投资规模均超过万亿元。国家各部委也陆续发布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工程,农田水利、民生保障等领域的补短板、惠民生工程以及应急工程的投资计划,都将直接利好工程行业发展。
健康城市将是工程行业的新课题。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已引起政府和公众对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视。建设健康城市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等软件基础外,也要有完备的硬件基础作支撑,如医疗卫生、防疫抗灾、应急救援、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和交通运输、生活供应、卫生环保等城市运行保障体系。健康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市民美好生活的载体,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城市安全、环境卫生和公众身心健康等因素将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的各个环节,为工程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智慧城市建设将给业内企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疫情防控期间,以杭州、上海等为代表的城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政务等智慧城市管理新手段,从筛查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监控隔离人员、保障居民生活、远程智能问诊、在线学、协同办公等方面,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凸显了智慧城市在城市治理中的重大价值。与此同时,部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短板在此次疫情中也被暴露无遗,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各地区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将为工程行业企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
医废处理蕴藏新的细分市场空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医废处置需求迅速增加,尤其在疫情严重的地区,日均医废处置需求较疫情发生前增加数倍,医废处置能力难以满足这一突然增长的需求,暴露出医废处置设施供给不足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不足等问题。国家相关部委已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加强医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在2020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市以上城市至少要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医废处理的市场空间将在疫情后打开,未来两年蕴藏着重大细分市场机遇。
装配式建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获得了一定发展,对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推广效果并不显著。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均采取钢结构箱式房进行装配式安装施工,极大压缩了项目建造周期,实现快速建成并顺利交付使用,充分展示了装配式建筑在缩短工期、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方面的显著优势,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随着环保监管趋严、劳动力成本上升,装配式建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城市健康和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将更加深入。加强健康保障、注重人文关怀,将是“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将伴随社会发展而增长。工程行业企业需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公众需求的变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更多融入城市安全发展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持续从供给侧发力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助推健康城市建设。
业内企业服务边界将进一步拓宽。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健康城市保障体系的建立,需充分发挥工程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重点针对项目“前端系统谋划”和“后期运营维护”两个“一公里”短板,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与后期运维相结合的全过程一体化服务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基础设施配套和良好运营维护的匹配,有利于保障建设品质,更有利于持续按设计标准实现价值,既为社会创造了新价值,也为设计企业拓展了业务空间。
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此次疫情对于市场相对单一,尤其是集中在湖北省甚至是武汉市的业内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生存挑战。而对于市场相对多元,如全国化、全球化市场布局的企业来说,应对疫情的进退空间要大很多,带来的负面冲击也更小,可以充分调配“疫区”内外力量,抓住行业利好窗口期的机遇,赢得应对疫情的主动权。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远程线上办公成为企业复工的主要方式。过去以线下场景为主的内部管理被迫转移到线上,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办公虽是企业短期应急之策,但未来或将成为常态化办公模式,或是二元场景之一,企业需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打造高效的在线协同、远程办公系统,提升突发风险应对能力。
在工程行业“互联网+”转型的趋势下,信息化转型已经成为业内企业完善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此次疫情将加速这一进程,未来还将通过科技创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业务衔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并最终走向智能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建筑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组织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利用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人员、物流、资金、数据和技术的有效集成,实现对工程项目从设计、生产、施工到运维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新型智能建造方式将受到空前重视,并将成为现实。在智能建造模式下,项目策划、投资、勘察设计、采购、生产制造、物流、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工程价值链所有环节,都将实现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社会整体成本,改变业内企业的商业模式,催生工程行业的虚拟设计院、在线招采、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和智慧运维等新业态,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宽货币、减税降费等宏观政策红利,结合自身业务模式,提前谋划应对措施,降低企业经营负担;二是强化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和现金流管理,针对疫情影响,及时做好财务压力测试,防止流动性风险;三是抓住工程行业短暂的利好窗口期,加强营销力度,快速落地新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四是重点关注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医废处置等领域的发展机遇,挖掘新的业务机会和方向。
一是针对疫情引发行业的新思考,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拓宽公司业务边界,丰富业务模式,建立更多元的市场体系,做好长远发展的谋划;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掌握未来行业发展主动权;三是调整、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发展适应多元场景的工作模式;四是强化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针对社会环境因素和突发性事件预留空间、设置防线,提升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