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读着胡竹峰的锦绣文章、古雅文心有三个感受:一是惊艳,二是佩服,三想商榷。惊艳其实来自惊讶,我如何也料不到如此古意盎然、格调雅致、文字考究,仿佛老灵魂般的文章会出自35岁的青年之手,难以想象这些超越年龄的经验、智慧与学问,作者要经历多少人生才达到如此这般理解人世、书本与万物。我以为,自己可以叫他“胡员外”或“胡先生”,仿佛家拥藏书万卷,才高八斗,属于禀赋不凡的才子型作家(相对于勤奋成名的作家而言)。
二是佩服。胡竹峰的散文实践着他的艺术理想:写“中国文章”扬“审美传统”,并业已有了独特的大的气象,在文字、文体、美学三者都有独特的样貌,拥有自己叙述的声音与辨识度,这于一个80后的写作者,很不简单。因为,许多写作者写了大半辈子,都难有自己的叙述声音。
“中国文章”是分量很重的大词。我同意胡竹峰之说,“中国文章”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当下把文章的概念缩小了,尤其对于曾经代表 “中国文章”的散文,如今不再正統,而变为以小说为大流很是不满。他想尽量还原“中国文章”的本来面目。为此,他以墨为字,写意于山川草木的精神、水墨的精神、自然的精神乃至手工的精神,并以此为“审美传统”,因为是这种古典精神造就了东方文学的传统审美。
于是,胡竹峰格物致知,笔下山川万物、一思一情皆有出处,他引经据典,他感受万物,他铺陈知识。甚至他的小品文,也如散文诗般绚丽雅致。满纸杂学的常识,激活了笔下的知识生态,是生趣,是生命力,那的确是个人天赋与修为的合力。然而,无论我们写到什么知识,文学都要回到人的世界,都须有人间性。
我们知道,汉代文章内涵极为宽阔,文学也是显学。司马迁言说文学家需“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词深厚,恩施甚美”,如此的大方大气,犹如胡竹峰所言司马迁有亲近心,其实还有大境界,这些都来自人情世故,来自人的世界,而不拘于书斋。散文是自由自在的性情之文,文体和语言都可以开放,胡竹峰选择“中国文章”及其“审美传统”正大文脉,而风雅颂不仅仅只能突出雅。
所以,想与才子胡竹峰商榷:他的散文很古雅高蹈,令我佩服,但我不感动。正是缺少了这种亲近心与人间性,少了韩少功《山南水北》遍地应答的生气勃勃,少了李修文《山河袈裟》的人间情义。这需要作者如何调动自己对生活的洞悉与发现,转化成自己的叙述。散文写作与人间的关系,即是深入灵魂,写有情有义有美的文章。散文,就是一面照妖镜,一个人的情怀、学养、胸襟以及文字功夫立见,绝无逃遁之处。
散文集《中国文章》大多如此,新近的《逍遥游》,纵横古今,很是逍遥。从庄子、《红楼梦》与纳兰、巴金、孙犁,三河水庐州情、聊斋、《儒林外史》、唐诗宋词、汪曾祺、刘墉刘石庵、大别山等等一径上天入地逍遥游,最终“夕阳下,天地安然,一时宠辱皆忘”,很美,但长篇书页之下,可能少有读者有耐心能随作者飘忽的意识一径逍遥到文末。相比之下,《惜字亭下》则生动丰沛许多。如果作者能以钻探取矿与挖井见水的精神,写透一个意象,融会今情今事,应该会更有情义,更为锦绣。
回到人的世界,回到今情今事。因此作者的修为及文学态度很重要,用文字诉说生命思想和性情,必须是生命带出的,也取决于你的文学态度。期待厘清现实和想象的关系,也就是实和梦、真和幻的关系,对生活的透彻观察多一个向度。与这个时代建立独特而有效的对话关系。一个作家生命的宽阔和对人的欢乐、痛苦、伤痛的感受力是至关重要的。期待竹峰向自己挑战,进行有难度的写作,能在想象的古雅生活里写出一个充满烟火地气、丰沛鲜活的大美世界。他才35岁,生命的躁动就是老灵魂也罩不住的,希望他唱出灵魂的歌。因为,人类灵魂响起歌声,大地便会盛开花朵。
责任编辑 夏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