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发挥出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课堂主体。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这一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对于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素养都意义非常。小学科学是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而展开的教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科学教学课程实施目的,为了能够有效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流程,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本文则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如下研究: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有效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动手实践,真正学会学习与交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需要遵守以下两个原则:第一,要遵守异质搭配这一原则。异质主要指的是同一小组学生在情感、态度、能力以及知识等多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一原则能够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起到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的效果,从而有效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第二,在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在分组的时候每个小组人数可以控制在4-5人,结合学生成绩、性格特征、男女比例以及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等多方面来进行分组,这样就能提高分组的合理性。在完成合理分组之后,为了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之上,教师还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安排,并且让每一位成员轮流当小组长,这样就能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激活,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之中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出组内成员的作用,这也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这样就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科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现状来制定出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通过有效的指导与培训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小车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小车摩擦力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寻求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之后再引导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小组内成员都会主动进行思考与分析,完成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从而有效将科学实验活动有序实施下去,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正确把握科学教学这一知识点,同时真正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有效发挥出来。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按照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差异性,来为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和发展。具体如下: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小组评价可谓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可是传统科学教学评价完全不够科学,其关注的也是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成绩以及位置,借助于分数排名来有效对比强弱,而这种学生相互独立的教学模式,会加大学生相互之间的疏远程度,从而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为此,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及时创新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激励与表扬,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得到有效激励,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也能得以提升,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完成“探究小车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知识点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验态度、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谓是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提倡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十分符合科学这一学科教育要求,将其有效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之上,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合作学习与探究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进而有效保障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