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怡
在改换视角去逛颐和园的过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新发现,不特意观察或者没有懂行的人提点,是很难发觉的。
比如,张龙老师带着我们去看后山赅春园的遗址,从地上的砖和柱础(承柱的础石,其作用是将柱身中的荷重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的遗迹可以推断曾经房子的开间、和游廊相接的方式、院子里的空间关系。然后再通过乾隆的诗去想像,曾经乾隆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他最喜欢的几棵松树伫立着,被风吹地沙沙作响,是怎样一种氛围,心中又有怎样的感触。如今只剩几面曲墙、几株松树,他设计的巧思和他写的诗已经难被人知晓,站在几百年前的原处,想把这些被尘封的故事讲给人听的心情就格外强烈。朦胧中“浸入式参与”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为我们小组在后面的设计中加入“遗产沙龙空间”提供了最初的灵感。
张老师还带着我们爬上了现在已经被栏杆封上的清可轩的遗迹。在陡峭狭窄且没有栏杆的楼梯上,老师健步如飞,而我们手脚并用,战战兢兢。犹记测绘时,历史所的老师们流传的各种爬山爬屋顶的事迹,果然学建筑历史首先要学攀岩。
清可轩作为乾隆钟爱的读书之地,最为特殊的一点是它的一面墙都是山石,屋顶结构的一侧直接就架在石壁上。想象着吟诗或挥毫后,就可以命工匠刻在自己的屋子里时时观赏,是多么自在惬意的事呀。旁边还有用来清修的石洞和佛像石刻,张老师还介绍了一个课题,就是通过佛像手持的信物和造型去判断佛像的身份。如今石壁上曾经的诗词和书法以及石刻造像如今没有了建筑的遮挡,暴露在风雨中,已经磨损得相当厉害,实在是令人心痛。
由此,我产生了在我的设计中要更专业地去保存、维护这些文物的想法,而不是仅仅粗暴地实现展览和储藏功能,为文物提供修复师,同时也为修复师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我和组员尽我们所能找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做了很多先进有趣的设计,比如在每一层都有喷气消毒室、X光室等,为玉石、书画、服饰、家具等分别设计了储藏空间和储藏柜,也为修复大师特意设计大师工作室。
有趣的事还有很多,记得我以前在一篇杂文中看到,民国时期,有人游记里写乐寿堂里有松柏,我曾特意找过,但是没有找到。这次再去才发现原来这松柏指的是盆栽,这盆栽竟然还在。
这座大殿究竟哪里吸引着这位皇帝呢?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这座殿宇实际上就是乾隆为自己而建的一座神仙洞府。
德和园大戏楼旁边,大臣们听戏的地方有一道小门,通向院外的一侧离地有快一人高,也无台阶上下,非常奇特。张龙老师让我们猜它的用途,我们都没猜对。原来这是用来溜号的通道,外面小太监临时搬来木台阶供“逃课”的大臣们使用,还要收小费。颐和园里有太多故事,大多数游客却只能听导游介绍 “万寿山像蝙蝠,是福文化的象征”之类的说法。
除了有老师带着我们现场上课之外,在我多次逛园的途中,我也有很多感触。比如我发现苏州街里有一绝妙景观。从西边的茶楼上去,走到最尽头小院里最尽头一间,在美人靠上坐下,正好能看到玉泉峰上的玉峰塔夹在河道正中间。前一个院子看不见,前一间房子看不见,站着也看不见,非得在最尽头坐下才能欣赏到如此布局精美的对景。这种设计上的巧妙难以言传又令人十分惊喜,正是造园手法的精髓所在。
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相关书籍,比如像几个砖头那么厚的大部头《颐和园》,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对颐和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读这些对做设计似乎没什么直接的帮助,更多的是对颐和园本身的挖掘,算是在建筑历史的范畴里。
我们还要读乾隆的相关诗集,因为乾隆可以说是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的总设计师(晚清则主要修缮和改建,以符合居住),因此很多设计体现了他的审美趣味,而这些趣味同样反映在他一生四万多首诗里。他还有很多诗本身就是为了某个建筑而作的,可以说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乾隆对清可轩的钟爱简非同一般,光是为这座殿宇题写的诗文,就多达48首,而且有很多都是直接镌刻在山石之上。
这座大殿究竟哪里吸引着这位皇帝呢?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这座殿宇实际上就是乾隆为自己而建的一座神仙洞府。整个殿宇以自然山体作为后墙,房檐都是从山体上开始搭建,使得整个殿宇和后面的山体完美地融合成了一体。
他在诗中说:“金山屋包山,焦山山包屋。”这两句说的是江苏镇江的两座寺庙,一座是金山寺,这座寺院由于规模极为宏大,使得游人从远处看去只见其寺,不见其山。而另一座焦山上面的定慧寺,则深藏在山凹中,需要仔细寻觅方可得见。乾隆对于这两处的看法却是“包屋未免俭,包山未免俗”,而他所营造的这座清可轩则是“山包屋亦包,丰啬适兼足”,可谓是恰到好处。如果这座殿宇能够留存至今,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种意境。
走进大殿,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阵清凉,里面所有的陈设,都是利用纯天然材质打造,而由自然山石所组成的后山墙上,则都是乾隆的题刻,包括位于正中间的“清可轩”三个字。
这个作业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所谓园林和所谓中国或本土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什么最打动人。因为大三时,我就参加过古典园林转译的课题,也是针对传统文化的命题来在当代建筑中进行对传统建筑空间和语言,乃至场所精神等更抽象层次的东西的转译。当时是要做一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校友中心,但我当时没能深刻地挖掘它,也没能和自己的体验与经历结合起来。更多的是想当然地去做一些手法上的操作,比如沿着坡道边走边看展览,最后来到茶室,就以为能复原园林中沿着路径攀爬假山,移步换景,最后来到一个休憩的小亭子的景象似的。但实际上作为观众,既体会不到路径和景观上的相似,也体会不到精神上的影射,更多的只是我一厢情愿地做法而已。
那时候书上读的,听老师讲的,乃至自己总结的东西都差了一点“实感”,尤其在没有非常明确的功能的情况下,文化建筑就更容易做得很茫然,設计也多雷同。
同时我也意识到,顶着“中国文化”的大帽子的时候,往往很难从一个纯粹的使用者或者体验者的角度出发去“纯真”地看待它。因此我觉得这次课题最宝贵的一点,无论是现场课还是自己去调研,就是通过沉浸在颐和园这个实体中,将“文化”与“自我”真正地相连。只有暂时放下文化包袱去看的时候,放弃那些试图去“复原”或“象形”的想法,才能真切地认识到它平易近人的一面。这也是我想在我们的文物中心中体现的一点。
我们希望能为公众带来平易近人的体验,不背着沉重的包袱去一个名为“博物馆”的地方。所以我们除了有传统的展示、修复、库存空间之外,还增加了“遗产沙龙空间”。我用两个案例来和大家介绍沙龙空间。一个是法国卢浮宫的遗产沙龙,会召集所有的修复师,向公众展示修复技术以及展示古物的来由与制造,除修复师同行交流之外,更与公众爱好者交流。另一个是杭州的丝绸博物馆,会举办汉服沙龙,专家在这里发表考古成果,市民爱好者在这里穿着经考古所启发的自制古装,展示自己,并交流、贩卖。贩卖使得这个平台可以有收入,继续经营。
在空间手法上,我们取材颐和园与它本身临摹的江南园林。大格局上,我们借鉴传统空间中的围和空间,并将基地由南北轴线转化隔出不规则的格网院落,每个院落都是独立的小世界。来者不知道其他院落长什么样,经过墙和量体之后,到达另一个小世界,刚好非常符合我们不同主题沙龙的需要。我们取材中国园林中围和空间内的元素配置,发现廊和亭是非常适合停留交谈的地方,并将这些元素转译成更抽象的语言。
我的队友是来自台湾中原大学的交流生黄龙势,他在得知乾隆是以江南园林为蓝本修建清漪园时,去了一趟苏杭,想体会原汁原味的江南园林。在那里他正好遇到杭州丝绸博物馆举办的汉服沙龙,这正是我们希望能在我们的修复中心中实现的图景,说明中国很有举办这类活动的土壤。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