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亮
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写肇始于1979年。当年春天,18所高等院校的党史教师在郑州倡议成立以编写、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6月5日,胡华在致郑州大学陈志凌(后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文顺两位老师的信中表示:“不管什么名义,我总是竭力支持这一工作的。”言出必行,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胡华竭尽全力、不知疲倦地投入编写《中共党史人物传》这一鸿篇巨著的重要工作之中。1987年11月26日,他在病榻上致信《中共党史人物传》广州审稿会议全体同仁。信中,胡华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坦然对待生死,但面对这项自己很可能无法完成的事业,他却感到难以割舍。胡华写道:“我如手术顺利,存活下来,当一如夙愿,同大家共同完成《党史人物传》50卷的历史性任务。如我不能通过手术,战胜病魔,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是不能为党完成我许多未竟的工作,而《党史人物传》50卷,是荦荦大者。”不幸的是,大约半个月后,胡华就因病情恶化而与世长辞,丢下了他热爱的工作。胡华晚年致力于为革命先烈著书立传,在编写《中共党史人物传》的过程中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不计回报、任劳任怨,为这一宏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写是在“一无编制、二无经费、三无红头文件”的艰难条件下起步的,再加上本身就是一项开拓性工作,难免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然而胡华以个人的学术威望、人格魅力甚至战友关系,争取到多方面支持,为丛书的编写和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解决经费问题,胡华在给编写组的信中表示:“北京这里,社科院科研组织局及革命博物馆、军博、中央党校,我均可联系一下。”从1979年9月11日胡华致郑州大学(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办公室当时设在郑州大学)郑发全、陈志凌的信中可以看到,为在广州举办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他亲自致信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领导,请他们予以支持。从同年10月31日胡华致陈志凌的信中则可以看到,为解决阅看档案和加强领导问题,他向李维汉汇报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工作进展,并恳请他提供帮助。此外,为在长沙召开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胡华给湖南省委主要领导写信,希望他们与会讲话,并在接待工作等方面加以支援。
1979 年12 月18 日,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前排右五)、第二书记杨尚昆(前排右三)与部分省委领导接见胡华(前排右四)等出席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广州会议的代表
胡華生前共主持了14次《中共党史人物传》审稿会,很多时候,会议地点、代表住宿、会务保障等具体事宜都是由他具体联系解决的。例如1981年11月23日,胡华在信中告诉《中共党史人物传》的责任编辑郭洛夫:“见到吉林省军区司令员王乃征同志(王尽美烈士的大儿子),他欢迎我们夏秋去长春审稿,他可提供住处和市内交通,不收费。”于是1982年8月,这次审稿会在长春成功举办。1984年苏州审稿会前,编委会收到七八十篇稿子,审稿任务非常繁重。为保证复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积压稿件,当年4月7日,胡华致函陕西省出版局、陕西人民出版社负责同志。信中写道:“你社是审稿会主力,望大力支持,除责任编辑郭洛夫同志必须参加外,望请南岗、永奎、王敏同志也参加。”
《中共党史人物传》从播种耕耘开始,胡华就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丛书最终结出硕果,与他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编写、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卷开始,胡华始终以“对前人负责,对后代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入传的每一篇稿件严格要求、严格把关。1979年12月21日,他在致彭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主要成员)、陈志凌的信中写道:“你们审稿后,如果觉得这些稿件均已达到出版水平,质量较好,则可全部出版。如果有的质量不理想,一时又改不好,需重新加工,则宁缺毋滥,可以少出几篇,不一定是10篇,成熟几篇编出几篇。”“总的文稿质量,要维护一个较高水平。”宁缺毋滥是胡华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基本态度,也是他对编审人员和自己审稿、改稿的基本要求。胡华虽然多次讲过,“我们现在写出来的传记,还带有初稿的性质,用以征求意见,以便修订,使之日臻完善”,但他始终坚守着这样的原则:编入丛书的稿件必须史实可信、文章可读,粗制滥造的稿件绝对不能采用!在胡华的严格要求和亲自督促下,许多稿件都经编审人员提出意见后,退回作者修改,或者由编委亲自加工修改。不少稿件几易其稿,经过反复打磨,才得以审定编入丛书。
胡华在主持《中共党史人物传》长沙审稿会会议间隙,于驻地审改人物传稿
作为主编,胡华深知,要编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共党史人物传》,必须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因此他始终坚持严谨细致地审阅稿件,对不成熟的稿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乃至亲自执笔修改。百封信函呈现了胡华审阅、修改书稿的大量事实和细节。例如1982年6月3日,胡华在致《杨明斋传》作者余世诚的信中建议:“对他的下落,再努力查考一下,如查不到,也可以从略,可以写‘约于某某年回苏联,后病死,就可以了。”就连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传记摘登,胡华也自揽责任,要求由他阅看后再交报社发表。1986年1月15日,胡华在致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何其昌等的信中提出:“我和彭明、志凌则可把洛夫筛选出来的摘好寄我们的稿,分头过一下目,再寄《人民日报》理论部。”“先挑一些好的寄给我,我看后,交《人民日报》。”胡华之严谨、负责,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每次审稿会收到的稿件都多达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在十几天的会议期间,胡华无法完成全部终审任务。但他从不降低标准以追求速度,而是常常将未审完的稿子带回北京,牺牲假期和休息时间,继续加以审改。从许多信件中,都能看到胡华夜以继日伏案审稿、改稿的情形。例如,他在1984年5月19日致陕西人民出版社章彬、南岗、王敏的信中说:“现在还有十几篇传稿,我来不及看,带回北京看出后再寄上……”1985年12月13日,他在致郭洛夫、王敏的信中说:“我近时忙得很,这21篇稿是12月上旬赶夜终审的。”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胡华也以抱病之身坚持一丝不苟地审改稿件。1987年9月28日,胡华因病住进北京市第六医院。10月8日,他在致郭洛夫的信中说:“这些稿是利用住院时间看的。离开工作单位住院,时间还充裕些,在工作单位杂事太多。我即使近时出院,也把稿子都看出来,工作只有抓主要的,杂事也想尽量推去。”字里行间充满着为革命先贤著书立传的坚毅执着。从同年10月25日致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博士生的信中可以看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在病榻上精心阅改了七八十万字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稿件。
担任主编后,胡华以渊博的学识、顽强的毅力、求真的态度共终审了1000余万字的稿件,切实保证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写质量。
从1979年12月担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和《中共党史人物传》主编开始,胡华就全心投入、竭尽全力。除负责研究会日常工作,他主持召开三次大型学术讨论会、14次审稿会,以及审改大量传记稿,还劳心费神解决许多具体问题。如责任编辑郭洛夫所说:“他不是那种只挂名不看稿的主编,也不是那种审完稿就百事不问的主编。他还要关心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关心丛书的宣传和发行。”
列入规划的传主中,有一些早已闻名于世,另一些则是一般读者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的。他们的传记应该怎样排列、组合,才能保证每卷书分量相当、内容均衡,尽可能使每一卷都引人注目?这是胡华常常考虑的问题。致责编郭洛夫的许多信函记录了他对丛书编排的建议,例如:“本文(指穆欣撰写的《邹韬奋传》——笔者注)翔实、流畅,且有分析评议,有较好的深度,足可成为我们写人物传的一篇典范。请编入第十卷的第二篇。”关于体例等细节问题,胡华也给出了具体建议。1984年6月20日,他致函郭洛夫提议:“今后体例,可把中央领导同志题词,放在卷前;来信放在卷末,作为附录。”1985年9月25日,胡华又提出,为方便读者阅读,应该在每卷的封面背面加一段“本卷内容介绍”。就连版权页中审稿成员的排序,胡华也几经斟酌、反复推敲,努力使各方面都满意。1984年2月20日、2月23日、3月16日致郭洛夫的三封信均谈及这一问题。
丛书第1卷1980年5月出版后,印刷和发行有些跟不上,导致市场上经常无书可买。胡华常为此操心。信函中,他几十次谈及印刷发行问题,例如:“至于出书时间,务求快速,决不能搞拖延。”“付排后,希望印刷過程能快些。”“发行、发征购单问题,望你们采取措施为望。”“要印征订单,发向各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各图书馆、文化馆征订,才能推广,不要只发给新华书店。”可以看出,胡华殷切盼望《中共党史人物传》尽快与读者见面,尽早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价值。
胡华在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中,致有关领导、传主、战友、家属等的部分书信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共党史人物传》,胡华十分关心丛书的宣传问题,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84年2月20日,他致函郭洛夫,就加强丛书宣传给予提示:“这次印十五卷目录很好,此目录还是应在有关大报上及晚报上登一下。人家有《联合书讯》,我们宣传不力,当然竞争不过人家。”1985年4月5日,《信息汇报》报道了30多个国家正在翻译和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的消息,胡华获悉后,于5月5日致函郭洛夫,建议在《出版消息》上刊登此消息,并进一步提出:“你可否找陕西新华社上次给我们发稿的那位同志发一条消息:‘《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20卷,3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如这条消息能由总社转发全国,并在联合广播里报道一下,那宣传力量比什么都大。”1986年1月15日致何其昌等人的信显示,胡华曾专门写信给人民日报社理论部,建议开设“党史人物”专栏,摘登《中共党史人物传》。这个建议得到了报社的支持。《人民日报》1987年5月29日第5版正式开辟“党史人物”专栏,并刊载第一篇《中共党史人物传》人物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杨匏安》。此后,该报以每月一篇的频率,相继介绍了缪伯英、陈毅安、张汉民、杨贤江、熊厚发、李中、谷雄一、黄爱和庞人铨、李子芳、高君宇等相对鲜为人知的党史人物。
上述思路和举措有效提升了《中共党史人物传》在社会上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作为主编,胡华深知编审工作之艰辛,因而时常关注、关心编审人员的健康。在1980年1月25日致陈志凌的信中,胡华首先表达了关切之情:“接到来信,甚慰。我怕你是否累病了。”1983年2月18日,他在致郭洛夫的信中写道:“这几卷书,连编带校,你是太辛苦了,虽说年富力强,还要珍重,吃得好一点。”1984年4月7日、6月17日、7月26日和1985年4月24日、5月5日,胡华在致信郭洛夫时,也都对他给予悉心关怀。
为提升编审效率,减轻现有编审人员的工作负担,胡华常写信邀约有才之士加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审队伍。1984年3月15日,他在致吉林大学陈瑞云的信中写道:“您工作认真,改稿能力很强,过去几次都作出了很好成绩。我很希望您能把课安排开,向领导请假出差前来这次审稿会议。东北三省就邀请您一位代表,故望能到。”言辞之恳切,令人不忍拒绝。在写给陈志凌的信中,胡华也多次举荐有才识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例如:“李育安(郑州大学教师——笔者注)同志文字甚好,我想可否也请他参加编委,同你一起,协助你看稿,多有些同志过过目。”“毅涛和育安两同志都是热心人,我想你可拉上他们两位,助你一臂之力……”后来,陈瑞云、徐继涛、李育安等经胡华邀请和推荐加入编委会,为丛书编审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李育安,自第2卷起至第47卷,他几乎参与了每一卷的编审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胡华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1-50 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共党史人物传》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大多为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胡华并非全都熟识。但是,通过审看他们撰写的传记,胡华清楚地了解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并常常推荐一些优秀作者参与其他学术工作,为其提供锻炼才能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例如,1985年恰逢蔡和森90周年诞辰,为纪念这位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中央党史研究室建议以何长工的名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纪念文章。何长工同意这样安排,但因年迈、精力有限,委托胡华组织编写和负责定稿。1984年9月11日,胡华致信湖南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何鹄志:“我考虑《党史人物传》第六卷上‘蔡和森传和‘向警予传,主要是你执笔的,还是请你来写,你材料熟,笔头快,可以帮何老完成这一任务。”胡华还在信中提供了何长工的一些回忆材料,并就写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考虑,为了不要一般化,可否请你着重在蔡和森的思想、理论贡献方面多写一点,做出些概括,蔡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早期在建党思想上的贡献,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恐怕这一点党内他是最早的一个),革命性质、武装斗争等。请你考虑。”何鹄志不负重托,在胡华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怀念我党早期的卓越理论家蔡和森》一文。
胡华常常赞扬、鼓励传记作者,努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动力。1983年9月8日、10月12日和1986年9月10日,他三次致信《杨明斋传》作者余世诚,赞许道:“你下了很大功夫,且得到不少老同志回信,材料是可贵的。”“你的努力精神和谦逊态度很好,我很高兴……此传写出来,确对党史研究是个贡献。”“《杨明斋调查记》也读过了,觉得写得很好,确实经你和同志们的寻根究底的调查,弄清了党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对党史研究作出了贡献。你的调查记也写得翔实具体,很有启发性。”
湖北大学的田子渝在党史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曾发表《沙俄在武汉的侵略罪证》《五四时期的武汉》《恽代英在中华大学时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等多篇学术论文。《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启动后,他与李良明、任武雄合作撰写了《恽代英传》,被编入第5卷,并作为首篇。胡华非常赏识田子渝的才干,对他寄予厚望。1983年3月30日,他在致田子渝的信中说:“你很努力,很好,希望继续努力充实自己,做一个好的接班人。”田子渝没有辜负胡华对他的期望,几年里,他为《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撰写了《李汉俊传》,与他人合作撰写了《闻一多传》《李秋实传》等,还陆续发表多篇党史研究论文。1986年,鉴于田子渝在党史研究领域的突出成绩,湖北大学拟破格晋升他为副教授。由于没有大学学历,学校希望能有一位权威人士作为他的推荐人。收到田子渝的求助信后,胡华很快拟写了评审意见,并于6月26日复信告知情况,同时给予鼓励。信中说:“我在收到你们系寄来的评审表后,当即写了评审意见,同意你越级晋升为副教授……你在《中共党史人物传》上发表了‘恽代英传,国内外反映均甚好,以后又扩展出了《恽代英传》单行本,又写了‘李汉俊传等多篇论文和专著,完全可以够格评副教授,我完全同意的。”1987年,经湖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投票审定,湖北大学向田子渝发出聘书,聘任他为政治系党史专业副教授。当年7月30日,《人民日报》还以《廿年前高考落榜田子渝今日里自学成才副教授》为题,对他的破格晋升做了报道。
王首道题词赞扬胡华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的革命风范和科学精神标题
又如,责任编辑郭洛夫家贫,小学毕业即参加工作,并在长期的勤奋学习、勤勉工作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本领,但由于学历低,评职称时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胡华得知情况后,主动施以援手。1987年6月24日,他在致郭洛夫的信中说:“你们此次评职称,我和老彭都写评语力荐,我想你评个副编审是没问题的……”胡华生前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他逝世后的第二年,郭洛夫顺利晋升副编审职称。
胡华学识渊博、工作勤勉,令人钦佩敬重,再加上他真诚无私地关怀、扶持、鼓励、帮助团队成员,许多作者和编审人员感动不已,全身心地在其引领下从事学术科研工作。主编胡华成功凝聚起了一支有志于党史人物研究的学者队伍,形成了编写、审读、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强大合力。南京大学马洪武教授感慨道:“《中共党史人物传》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的现代人物丛书……但是,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却是在一无编制、二无经费、三无红头文件的情况下,全凭胡华老师的声望,聚集了全国中共党史学界的一批专家學者,把这一重大课题,艰难地起步,逐步地发展,并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起来。”1983年11月,王首道书赠胡华条幅:“赤心写党史 妙手传群英”,高度赞扬了胡华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功绩。
胡华在重病手术前,写给《中共党史人物传》广州审稿会议全体同志的信
1991年建党70周年之前,前50卷出齐,何长工、胡华提出的50卷编写计划历经十余年宣告完成。7月17日,彭明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编后感言——并纪念主编胡华教授》一文,深情地写道:“我是以一个学生的心情,替代老师从事这项事业的,所以每次签字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后面写上一个‘代字。”继第一个50卷后,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又启动了第二个50卷的编写,胡华等人艰辛开创的事业得以延续。(责任编辑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