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彩
摘 要:开放型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对素质教育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开放型阅读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性阅读;兴趣
开放型课堂教学是新时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那么怎样做好开放式语文阅读呢?
一、 明晰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加大情感熏陶力度
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教学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开拓文学鉴赏领域
开放型阅读教学,要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教学上不能够再“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
(三)练就语言表达技巧
在开放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的密切关系,从而加强训练,达到文从字顺、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造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 探索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式
(一)思想开放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能力,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教学思想。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要开放,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尤其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主要依赖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的存在,才能够自己表达、自由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提倡学生尊重师长,同时也要提倡师长要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新型的关系,教师要以对党对国家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心,以自己的爱心,面向全体学生,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之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时空开放
传统班级授课制,采用封闭式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思潮下,严重扼杀学生自由和个性发展,压抑着学生的创造能力。反对封闭式教学并不是取消课堂教学,而是要拓展和转变课堂教学的时空格局。一是刻板化的时间教学模式将被打破,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一旦展开,便不多加限制,而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设置长课,短课。教室构成多样化,不是课桌凳和讲台的简单组合,学生的座位可以由行列式变为马蹄形,进行小组学习,学习除了拥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固定教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活动教室,走进第二课堂。
课堂开放要做到三点:第一、形式开放。一是形式要以活动化模式为主,有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教学,角色扮演,有演讲、讨论、参观、实践、劳动制作等活动形式。二是要充分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动脑,甚至动足,以达到动智、动情的最高学习境界。第二、内容开放。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教考试内容,而且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本学科知识,而且要教涉及本学科内容的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科间的渗透。第三、作业开放。针对高考试卷中要有适当的开放性试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难度适中具有研究的开放性作业。
(三)克服保守的“圈养式”的阅读教学,开创开明的“放养式”的阅读教学,努力拓展阅读教学基地
传统的保守的阅读教学特点是“圈养式”,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学生视野狭窄。尽管有课外的语文读本,但是认真读的学生并不多。这样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四)克服机械的“知识型”的阅读教学,开创互动的“智能型”的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械的,教者设法把课文的知识系统交给学生。这才感到踏实。其实,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意预言学生的成功人生。这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五)克服抽象的“理论性”的阅读教学,开创具体的“实践性”的阅读教学,充分挖掘语文学习潜能
语言文字文学的分析涉及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理论系统的介绍。教者充充实实地在学生脑袋里塞进系统的理论知识。殊不知,考试时,学生却不能灵活运用,教和学都是事倍功半。我们应该着手开创一种新的方法:追求“实践性”的阅读过程。以教者创设问题和学生发现问题相结合为前提,以学生在阅读中寻答案、在答案中求理论、在理论中见能力中心,生动活泼的组织教学。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才得到开发,他们的语言文字功底才逐步深厚。厚积薄发,考试时,学生自然地有料可用,自由发挥。
(六)开放式语文教学教学必须建立一套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考评所具有的反馈、引导和评价功能,激励发展功能,彻底地改变传统的分數作为唯一依据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内容上做到四个延伸:从期中向平时延伸;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从守旧向创新延伸。在试卷内容上做到五个渗透:渗透观察现象,渗透实验操作,渗透知识应用,渗透课外知识,渗透开放性题目。是要注意评价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合格的基础上设立多种指标。要多写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作者简介:
杨红彩,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