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野味”

2020-04-14 04:50李红
中文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野味野生动物

李红

摘 要:据统计野生动物感染人类的已知病原体共有1407种,其中58%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来自动物。新发传染病我们无法预测何时发病,危害之深,难以治愈。常见的人兽共患病,随着生态环境的愈发不平衡,人类与动物传染病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正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远离野生动物,拒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就是维护我们自身健康。

关键词:野生动物 新发传染病 人兽共患病

中图分类号:S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目前上餐桌的野味多达几十种,诸如蛇、豪猪、狍子、野兔、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竹鼠、蝎子、巨蜥、猫头鹰、麂子、斑鸠、野山鸡、孔雀、刺猬、梅花鹿、中华鲟、蟾蜍、虎斑蛙、鸵鸟、松鼠、袋鼠、狐狸、狼、牦牛、骆驼、娃娃鱼、树熊、大雁、獭、鳄鱼、猴、海马、蝗虫、蚂蚁……部分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或极为少见。

武汉市场大众畜牧野味[1],针对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自认为野味原生态,天然无污染,比起人工饲养的猪、牛、羊、禽类、鱼虾蟹等,运用各种激素的饲料喂养,野味口感更纯正、更健康。

据广州地区的调查显示:吃过野生动物的广州人达到50%以上。为什么要吃? 出于什么原因食用?一半的人回答说:“营养丰富”、“新奇者”占37%、“显富者”占12%。这样看来,为摄取“野生动物营养”的占多数。所谓的“野生动物营养”,实际上是不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其实不然。味道有的甚至是人类无法接受的,之所以备受推崇,原因在于人们日渐膨胀的虚荣心。日常经常吃的,见怪不怪,不稀罕吃,反倒追求野生动物这种物以稀为贵的快感,在食物烹饪中更是讲究“嫩”“活”“鲜”的做法。殊不知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野生野长,可携带大量的病原体,在动物身上不发病,不等于人食用后就不发病。据统计野生动物感染人类的已知病原体共有1407种,其中58%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来自动物[2]。再加上工业三废、生活及污物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该环境下生活的野生动物深受其害,往往已是急性或慢性中毒期,再通过食物链作用于人体,由于蓄积大量有毒有害高致病菌,为此人类体内激素水平失调,内分泌紊乱,生理功能发生异常,生殖免疫功能障碍。动物传染病大多是急性起病,一旦发病,就是措手不及。对于新兴的病原体,人类体内并未产生抗体,靠的只能是自身免疫系统。患者在短时间内,不是死亡就是进入漫长的恢

复期。

新发传染病我们无法预测何时发病,危害之深,难以治愈。为此对人类绝对是个预警,必须高度警惕动物传染人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中肯告诫,人类正处于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受到威胁。新旧传染病对于人类属于双重威胁,防治工作复杂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动物传染病是传染病家族中的重要分子,不可低估它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常见的人兽共患病[3],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病毒,正如2003年出现的SARS病毒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另一类则是在原有病毒基础上的变种,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禽流感,延续至今发生了十多个变种。随着生态环境的愈发不平衡,人类与动物传染病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正迈入一个崭新的

阶段。

鉴别野生动物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难做到的。预防办法只能是远离野生动物,不到无证小商贩处购买野生动物;不食用来路不明的野生动物,拒绝“野味”;不家居饲养野生动物;即便常见的猫、狗宠物居家饲养,也要定期接受免疫接种,定期做动物体检。饲养期间如被猫抓后感到身体不适或因动物皮毛产生过敏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对于怀孕期妇女来讲,弓形虫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猫和鸟类,怀孕期妇女通过接触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免疫力低的易感人群都可以感染此病,通过胎盘再传染给胎儿,致使不同程度的流产、胎儿死亡甚至先天畸形。还有家养的各种狗,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比如犬瘟热,狗的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病,如不很快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细小,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幼崽狗当中容易引發并且死亡率高,属于烈性传染病。再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狂犬病,狗患此病,由于有一定潜伏期,狗主人不一定在第一时间发现,为此,一旦造成伤人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狗咬人”变为“人咬人”而演发为公共卫生事件。狂犬病病程大约持续一周,早期临床表现为烦躁、发热、头痛……,2-3天表现为兴奋期,开始对光和水声敏感,拒绝见人,拒绝饮食,角弓反张、喉肌痉挛致使呼吸困难。之后进入昏迷期,失去意识,很快即可死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死亡率百分之百。为此,居家饲养的动物也要非常小心,注意卫生,注意防护,按时体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凡饲养、繁育、运输、出售、购买等野生动物的行为,均受到国家严厉处罚。即便这样,诸如市场上

象牙、犀牛角等价格高昂的野生动物制品依然受到大众追捧;河豚、鲨鱼翅等煲汤;猴脑、蛇熊胆,包治百病。打着昂贵滋补品的旗号,彰显身份和地位的富贵人享用,演变为当今一种饮食时尚。非法收购和出售,致使国家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制品案件仍然居高不下。自非典之后,新冠疫情的再一次爆发,自然界再次向人类发出警告,维护生态平衡,就是维护我们自身健康。

新冠疫情期间,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戴口罩、注意消毒,进餐时实施分餐制、公筷制,发扬好风气、好习惯,不是培养我们一时的防范意识。拒绝“野味”,勿让野生动物回归“餐桌”,而是时刻保持着警醒状态,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在今后的日子里,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

参考文献

[1]新京报,武汉华南市场,网易新闻,2020.1.21

[2]李璐瑒,任艺.恐怖的动物传染病危机[J].首都医药,2009,16(15):43-44.

[3]陆基宗.贪吃野味医患怪病[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4(9):15.

猜你喜欢
野味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野味千万不要再吃了
养生食疗拒野味 常见食物最宜人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那些年,野味带来的病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