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的当代艺术实践价值

2020-04-14 05:01孙志晔杜薇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综合材料当代艺术价值

孙志晔 杜薇

【摘 要】在当代艺术潮流中,因特有的表现意义和表达方式,很多艺术家非常重视综合材料在作品表现中的材料意蕴和画面形式,综合材料不仅是画面表现的物质载体,也是开启当代艺术观念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

【关键词】综合材料,当代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21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202-02

二十世紀初,当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艺术家尝试一种新材料技法,利用沙子、木屑及颜料混合制造特殊肌理效果时,他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想按照自己的艺术观念去探索。正如毕加索自己所言:“当我们在立体主义时期,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只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综合材料绘画发展至当代不过百年的历史,但它已从加强艺术作品外在表现力的初级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维的创新方式。在层出不穷的创作成果中,艺术家们充分感受到综合材料绘画的随机性与可塑性因素带来的无穷魅力,以及它在表达微妙复杂的审美体验时所具有的丰富潜能。

一个优秀的材料艺术家,为了准确表达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或社会事件的不同看法,往往要敏锐地捕捉材料特质,甚至运用一些平常之物。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为了表现痛苦和追索的历史意味,他选择包括油彩、照片、沙子、泥土、石头、模型、版画、稻草和铅在内的有机材料描绘充斥悲怆“德国基调”的废墟般风景。作品《纽伦堡》中,基弗用粗粝的肌理表现布满车辙的焦土和昏暗的乡村小道,远处燃烧的火苗和渐渐消散的烟雾很自然使人联想到刚被盟军飞机轰炸过的德国。另外,他对土地的处理也十分“暴力”,将沙土和稻草用虫胶粘在画布上,使废墟的意向更加物质化和实体化。巨大的画面、复杂的肌理以及“合理”的材料语言赋予作品主题和艺术观念以鲜明的触感。

一、综合材料的观念性表现

为了把探索和创新向更深远的方向推进,艺术家在确立、完善和发展材料语言中总会遭遇各种困扰:虽然理论上认为只要有利于艺术观念的个性表达,一切材料都可以使用,无论是尊贵无比的黄金还是遭人遗弃的垃圾。但在实际创作中,一旦面对无限自由又漫无目标的材料海洋,他们往往茫然无措。因此,创作中材料的表现需要结合本人的经历、个性、观念,选择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从材料的感受出发:艺术创作的原始动力本身就是爱好,当艺术家的创作思绪尚未明确,恰在此时对某种材料的性能比较偏好和熟悉,莫不如从它入手,虽然纯真本我的创作状态是艺术家的崇高境界,但从个人爱好出发也是作品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二是从艺术形式出发:让材料回到艺术的基础形式与语言元素中,借此突破、丰富、拓展和超越固有的思维局限和传统绘画技法,提高不同材料特性与画面形式结构及色彩结构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处理控制力。三是从艺术观念出发:艺术家根据要表达的艺术观念进行特定选材,并赋予它新的形式和内涵,达到与精神实质的融合。也就是说,最理想的效果是媒材语境和观念“合理”融为一体,臻于完美,如同“材料自己来说话”一般,由此获得对不同材料特性所具有的某种文化意味及精神性地思考与表达。

当下,综合材料的表达已不仅仅是绘画技术的问题,它蕴含的更多意义是“艺术观念”的突破。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很多艺术家应用各种材料冲破保守、狭隘和封闭局面,成功穿越传统绘画的樊篱,从侧面推动中国艺术形式与观念不断更新。视觉焦点从“审美”移至“审视”与“反思”,更让我们感受到国内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性和人文价值。

国内著名艺术家周长江曾在《解读材料》一书中提道:“材料与表现既是物质材料创造性应用,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精神穿透材料,材料才具有生命。”如今社会热点诸如“意识形态”“生存状况”“伦理与社会”等充斥着当代艺术家们的视野,如何做到“精神穿透材料”,建立传统与当代文化互动和谐的环境,呼唤心灵的文化阅读, 如何反思图像时代的肤浅与失度,重建文化的尊严与深度,这些带有普遍社会意义和文化性质的元素是当前艺术表现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载体。

艺术家应该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本质有所领悟,有所感思。只有处于准确的感悟状态,才能从纷繁的世界中寻觅出独特的创作题材及表达方式,用最真诚的图式展现内心世界。艺术家张洹曾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说:“让艺术家讲自己的作品是没有道理的,作品出来就不用再过多解释了,当代艺术的价值就是要提出问题,无论是生活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还是文化的问题,这样艺术才有价值。”综合材料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它。二十世纪末至今,我国许多艺术家在探索既符合创作者内心体验又富有原始能量的材料,以扩大具有象征意味的精神性和文化空间,透出对当下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皈依佛教的张洹摒弃单纯的东西方当代艺术表现方式,保留了中国传统元素,从各大寺庙收集代表“宗教”“尘俗”“人类的虔诚”和“神的虚无”的香灰进行雕塑和香灰画创作,他又将这一创作行为变成影像呈现给观众,使“香灰”这种媒材极致地扩展自身的艺术力量。香灰作品《大运河》和《水库》令我们联想到国家转型为工业经济型社会后,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香灰佛》与《香灰耶稣》直指中西方信仰的异同,意义含蓄且耐人寻味。从国内到纽约,再回到国内,从早年的行为艺术到今日的香灰作品,张洹十多年的艺术经历融汇着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内涵,体现着具有批判性及中国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的艺术表达。

二、材料的当代艺术价值

在当代艺术潮流中,很多艺术家非常重视综合材料在作品表现中的意蕴和画面形式,综合材料具有特有的表现意义和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艺术家画面表现的物质载体,也是开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推动力。在艺术语言表达方面,材料的应用自由多元、不拘一格,各种材料通过艺术家们有机地排列,恰如其分地与主题内容合成一体,即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感受。作品一经展示,观者会明显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符合当代多元文化个性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情趣。

目前,艺术创作遵循怎样的原则早已变得含糊不定,很多当代艺术作品都抛弃原有的唯一审美标准,以个人观念和人文象征为先导。如蔡国强、徐冰的艺术形式自由,他们以各种角度切入社会问题,意味深刻,被艺术界广为称道。徐冰说过:“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你的处境和问题其实就是你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作品中的材料表现,不论其人文精神象征什么,都将表明一种特别的态度,在此前提下,客观的材料不再是无法言喻的废墟,而是人文精神的蕴含体。当明了艺术家选择处理物质材料的内涵后,媒材的属性得到有效消解、重构,并在观者视觉经验系统中得以转化和传达。

综上所述,在当代艺术领域,综合材料已不再是单纯的形式语言,它除了切入艺术本体外,更加关注作品内在文化内涵和精神负载。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家的思考和认识不断深化,媒介的应用和创作过程也许就是发现材料和解读材料的过程,一旦掌握了它的性能和特质,就能极致地发挥艺术表达的丰富内涵。综合材料在当代艺术呈现新的反传统格局,其基本特点是在消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主旨的不确定性、去中心性和多元性。

参考文献:

[1]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孙志晔.综合绘画的艺术性与观念性解析[J].文艺评论,2012.

[3]徐淦.装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孙志晔.当代综合材料艺术观念性的价值表现研究[J].文艺评论,2013.

[5]吉尔伯特&乔治.智军[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

[6]周长江.《解读材料》[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综合材料观念性对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影响研究”(编号:2017B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志晔(198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硕士,校级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西方美术史、油画及综合材料。杜 薇(1982-),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理论、综合材料与油画创作。

猜你喜欢
综合材料当代艺术价值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一粒米的价值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