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现波
找准病因,方能对症下药。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经自我诊断在思政教学方面的言行,笔者本着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目的,在此列出思政课教师的“五戒”,以与同行共勉。
一戒“but”,症状是习惯用这样的句式与人交流:“你讲得很好(yes),但是(but)……”——当听到别人提出一个新想法时,不是先去理解对方的观点,而是基于个人有限的经验先入为主地“批判”,以彰显自己的“高明”。
我给的对策是“yes and”——当听到别人提出的一个新想法时,请用这样的句式开头:“你讲得太好了(yes),你的想法启发了我,我还有(and)一个好主意……”習惯了的语气反映的是习惯了的思维。改变思维从改变语气开始,强制自己用新的语言模式与人交流。
二戒“埋怨”,其症状有:谈教改时埋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现在学生素质太差……”,谈某项重要工作没有落实时埋怨“学校领导不重视……”,谈思政理论不好教时埋怨“教材编得太差……”,谈到实践教学时埋怨“经费不足,没法搞……”。总之,无论谈及什么问题,总能在自己之外找一个“对象”攻击一通、批判一番,潜台词是“不是我不想干,而是条件不够没法干!”
我给的对策是“先行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没有行动,就没有批判权。自己不先行先试,就没有权利对别人说三道四。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儿的议论。分析、评价、议论,只能证明自己有想法,唯有行动才能证明自己有才能。有想法、有能力的教师,总在想“我怎样才能……”;有想法没能力的教师,总在埋怨“他们为什么不能……”。
三戒“表演”,其症状是在学生面前把自己“装”成万能的专家,不愿意承认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总喜欢拿一些学生不知道的或教材上没有的所谓的“新东西”在课堂上“炫”,把课堂搞成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表演秀,把自己搞成课堂的“主角”和“明星”,学生成了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的“观众”。
我给的对策是“当导演”。平庸的教师说教,合格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引导。把学生推上舞台当主角,让自己退居幕后当导演。把一节课看作自己导演的一部大片,把功夫下在设计流程、分配角色、制定规则上,把功夫下在如何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上,而不是自己表演上。课堂上让学生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要知道,如果学生只看戏不上台,永远只能是个好观众。
四戒“舍本”——这里的“本”指的是课本。这种病的症状是,总想抛开课本搞自己的一套,动不动就说“思政教材编得不好!”把照着教材讲视为没本事,把扔掉教材“标新立异”当成能耐。把思政课这块“责任田”当成自己的“自留地”,想种啥就种啥。
我给的对策是“照着讲”。冯友兰先生谈中国哲学时说:先“照着讲” ,然后“接着讲”。这反映了理论教学的共同规律。我认为,“照着讲”是必经阶段,没用几年“照着讲”的功夫,就想“接着讲”甚至“自己讲”,往往会欲速不达或跑偏。强调思政课“照着讲”,不是说要照本宣科念课本读文件,而是说要立足教材、吃透教材,以教材为纲,不过度延展,不另搞一套。要把思政教材作为上好思政课的基本遵循,照着党的历史决议讲,照着思政教材讲,照着党在不同阶段印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学习纲要》讲,保证理论阐述不走样、不跑偏。
五戒“内容为王”,其症状是看不上搞教学方法和形式创新的教师,动不动就拿出“内容为王”当作挡箭牌,只关注“教什么”不研究“如何教”,只关注“教”不关注“学”,守着自己熟悉的“老一套”,墨守成规、不思变革。
我给的对策是“辩证看”。辩证看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和形式孰轻孰重,要辩证看、具体分析。脱离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主体,抽象地谈“内容比形式重要”“形式比内容重要”“形式和内容都重要”,等等,都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对于那些打着“创新”的牌子,形式上花里胡哨、内容上不求甚解的,当然要强调“内容为王”;对于那些以“内容为王”为借口不求方法创新的,当然要强调“形式创新”。内容为王,不是以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内容为“王”,而是以学生学到了多少内容为“王”。好内容也不是天生就是“王”,没有学生喜欢和认可的形式,它只能是教师自己的“王”。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结合起来入脑入心才是真正的王道。
思政课教学创新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有一点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