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与修复:隈研吾的“粒子化”展示理念及应用

2020-04-14 05:01叶怡洁许传宏易苏婷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展示

叶怡洁 许传宏 易苏婷

【摘 要】本文通过对“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展览进行分析,剖析了隈研吾“粒子化手法”及其理念在展示领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在公共展示空间中人与自然的关联与修复问题。目的是对如何运用“粒子化”理念探寻充满生命的公共展示空间进行思考。

【关键词】粒子化,关联与修复,人与自然,展示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115-02

隈研吾出生于1954年,是日本现代建筑界代表人物之一。隈研吾运用“粒子化”将建筑打散在环境中,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与环境融为一体。他将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建筑如同“展示的语言”,描绘出“粒子化手法”独特的魅力。

一、隈研吾与“粒子化手法”

(一)与“粒子化手法”结缘

在隈研吾大学时期,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著名作品“住吉的长屋”问世,激发了隈研吾对混凝土建筑的反思。隈研吾想打破混凝土将建筑与环境、人类的隔离,因此才有了“粒子化手法”的诞生。

在他接触到赖特的设计思想之后,真正开始对“粒子化手法”进行系统的思考。此同时,在荷兰风格派绘画的影响下,隈研吾开始思考借助缝隙表现空间“流动”和“消散”的可能性。回国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对“粒子化手法”的研究中,正式与“粒子化手法”结缘。

(二)何谓“粒子化手法”

“粒子化”这个概念在2008年隈研吾写的《负建筑》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在其中加以解释:粒子化就是凝聚的反转。世界是由粒子构成的,世界的多样性意味着粒子的多变性,粒子的构成是多变的、有生命的,因此粒子可以构成各种各样有生命有变化的物质。“粒子化手法”利用材料模糊了空间外观,这就意味会破坏物体的整体外观,使其在周围的环境中变得具有短暂性、渗透性。

笔者在进一步分析之后,认为“粒子化手法”是对材料进行再编辑,对空间外观的材料形式进行再设计。每一种材料的特性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同样的材料运用手段与连接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感受。“粒子化手法”的特点在展览“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展示呈现出来。

二、关联与修复:“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作为东京展的延展,展示了隈研吾“粒子化手法”的最新成果。

(一)展示内容:与新材料的相遇

隈研吾认为,与新材料的相遇,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展览以各个材料的运用为线索,展示了隈研吾过去30年的设计成果。

隈研吾没有一味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是用材料构建出贴近自然的建筑造型,采用“粒子化手法”来发掘各种材料的属性,打造一个与光互动的空间,将公共空间融入环境之中,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环境的特点,运用“粒子化手法”改变材料的间隙和距离,使得材料变得会“呼吸”,以此来关联人与自然,让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里更进一步感受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

(二)展示空间:材料的表现力和结构

隈研吾利用“粒子化手法”对材料进行加工,通过材料形态的改变来表现结构。在2013年韩国双年展中,隈研吾的“竹制过道”,他将弯曲的竹子通过固定点固定,形成一定的弧度,人们可以靠在这个过道上休息,这个竹制过道装置长达15米,连接着两个不同的展厅。“竹制过道”不仅作为一件双年展的装置,更是通过竹子的结构和形态连接了人们的身体与建筑。“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展览将隈研吾对材料的思考进行了系统展示,庞大的建筑和细小的自然素材之间的界限被打通,使得人们对展览的体验与感受在空间中愈发强烈。

三、充满生命的公共展示空间

公共空间是提供人们日常活动的场地,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容纳性和展示性,同时个别的公共空间也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一)会呼吸的展示

隈研吾认为:“若想让建筑与建筑所在地相互融合, 需要充分考虑构成两者的基本粒子的尺寸。”隈研吾尤为重视对材料间隙的处理,有了间隙的存在,空间才能表现出良好的通透感,打破混凝土的死寂,将空间展示出与人的身体相贴合的自然感,令空间变得“会呼吸”。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民艺博物馆的设计实践中,隈研吾因地制宜,他将博物馆的形态与倾斜的地形相结合,不着痕迹地融入自然。起伏的菱形建筑形态,贴合流动的展览空间,配合博物馆内变换的层高和间隙,将参观者带到充满生机的户外区域。隈研吾还运用巨大的落地玻璃,将展馆外的象山之景引入室内,让博物馆与自然产生对话,落地玻璃外覆盖着一层菱形青瓦砖,不仅增加整个空间的通透感,还融合了当地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增加了人们进入和参观博物馆时的亲切感。

(二)有生命的展示

自然材料拥有生命循环的周期,相比混凝土是脆弱的。脆弱本身就是生命的一个特征,人类就是脆弱的存在,因此人类会对自然的材料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将材料的这种生命特质加入到构建的展示空间中,人们就会对这样的空间产生一定的亲近感。

在设计中国成都知·美术馆时,隈研吾将水的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瓦”相连接,创造出了有着流畅动感的建筑外在形态,在两者的作用下,美术馆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动静相宜的状态。这座充分体现了当地自然山水韵律的美术馆,通过周围的水,将美术馆、天空和老君山连接在了一起。光透过砖瓦进入美术馆,使得展品在美术馆中与自然也产生了互动,人们身处美术馆中,既能感受到艺术品的造型与色彩,也能感受到老君山的人文气息。

在虹桥国际展汇的设计案例中,作为一个建筑群落,隈研吾对它们的创作更加贴近自然,即在令人窒息的高楼中打造出了一片“城市中的村落”。隈研吾运用石头、砖瓦、木材、水等自然元素来丰富其中的空间层次。不仅如此,隈研吾在设计空间外观时将木材规整切割开来,按照一定的寬度排列,利用钢筋连接到一起,把木板做成类似百叶窗的屏风。它们垂直悬挂在玻璃外墙上,彼此的间隙和距离可以更好地保护隐私和防晒,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室内光线的充足,保证展览者或参观者能在良好的光线下展出或者参观。

多样的公共场所、多样的大自然,统一被混凝土所占据,人们在失去了大自然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建筑的多样性。隈研吾一直致力于通过“粒子化手法”追求公共空间、空间外观与环境的统一。

四、结语: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类运用材料进行创作已经持续了上千年,材料的运用可以说是代表了一个大时代。“粒子化手法”将尖端技术下的现代新材料与自然材质相结合,充分发挥材料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为人们创造出充满自然气息的展示空间,在考虑环境、文化和地理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同时,根据当地独特文化建造出充满地域文化和自然气息的建筑,为未来描绘出一幅自然和城市共存的设计蓝图。

参考文献:

[1][日]隈研吾.十宅论[M].朱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日]隈研吾.负建筑[M].计丽屏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彭礼孝.对话隈研吾[J].城市环境设计,2012,(7):1.

[4]靳思楠.隈研吾建筑作品及理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5]臧茜.“让建筑消失”的新理念——对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粒子化建筑”理论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2.

[6]Botond Bognar.Kengo Kuma selected works[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5.

[7]Botond Bognar.Material/immaterial:the new work of Kengo Kuma[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9.

作者简介:叶怡洁(1995-),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会展与环境空间设计。许传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会展艺术与技术。易苏婷(1996-),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会展与环境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展示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