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郭威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境内企业选择“走出去”,利用境外良好的技术和资源,壮大自身实力,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境外放款业务,以此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境外放款 发展现状 对策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拓宽境内企业“走出去”融资渠道,外汇局一直以来有效简化和改进了境外放款政策,有力的推动了境内企业境外投资业务的发展。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资本流出压力增加,境外放款作为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渠道,是否会成为异常资金流出套利的渠道,笔者对部分地区2016年至2019年8月末内境外放款业务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被调查地区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6年至2019年9月末,被调查地区累计办理境外放款业务55笔,涉及企业33家,累计放款金额合计38.5亿美元;截止2019年9月末,被调查地区企业境外放款余额19.1亿美元,涉及企业29家。
辖区境外放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境外放款以美元和人民币为主。系统登记的55笔境外放款业务,放款币种为美元、人民币、澳元、港币和欧元,但主要以美元和人民币为主,其中人民币累计境外放款91.1亿元,占放款总额的35.7%;美元累计境外放款21.0亿,占放款总额的54.5%。二是境内放款主体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等少数行业。被调查地区境外放款企业按行业属性分布在17个行业,业务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房地产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商务服务业、煤炭行业等5个行业,放款余额占占总放款余额的97.2%。三是境外放款资金主要流向香港、澳大利亚、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统计显示,被调查地区境外放款资金,流向香港的存量余额9.6亿美元,占比48.8%;流向澳大利亚联邦的存量余额3.5亿美元,占比17.9%;流向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存量余额3.5亿美元,占比17.6%。四是内保外贷履约形成对外债权尚属个例。2016年以来,被调查地区有3家企业发生内保外贷履约形成的对外债权,这些企业业已按照规定办理对外债权登记手续,登记金额合计1.4亿美元。
二、外部环境和政策因素对企业境外放款业务的影响
2016年至2019年8月间,受外部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企业境外投资意愿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境外放款资金汇出业务出现大幅波动。
(一)人民币贬值预期助推了全省境外放款业务的快速增长
一是2016年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企业“走出去”资金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而带动了境外放款业务的快速增长,被调查地区境外放款业务登记额与资金汇出额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92%和100%。
二是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再次推动了境外放款业务的大幅增长。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增强,企业“走出去”节奏再次加快,资金流出压力陡然增加。2018年被调查地区境外放款登记额和资金汇出额分别比2017年增长了178%和44%。
(二)相关监管部门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境外放款资金的流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一是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随着四部委《联合声明》的发布和国办发【2017】74号文的出台,部分非理性资金流出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被调查地区境外放款登记额较2016年下降了70%,资金汇出下降了22%。
二是2019年至目前,受政策导向和监管因素影响,境外放款业务再次出现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8月末,被调查地区境外放款登记额和资金汇出额分别较2018年同期下降49%和39%。
(三)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境外放款逾期呈现上升趋势
2018年初至2019年8月末,被调查地区共有6家企业发生对外债权逾期,逾期金额合计1.539亿美元。其中,正在办理破产清算的1笔业务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且境外借款,正在办理债转股业务的1笔属其他制造业,这两笔境外借款人注册地均在美国,
三、业务关注点
(一)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呈现出流出规模较大、流出频率有所加快的特征
以被调查地区民营企业**集团为例,该企业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境外放款汇出2.66亿美元,笔数为35笔,在一年半时间内流出规模与频率与之前两年的业务量相比基本持平,流出规模和流出频率明显加快。
(二)个别企业借助境外放款渠道,存在规避内保外贷履约的嫌疑
调研发现,个别企业存在以境外放款资金流出归还内保外贷资金规避履约风险的可能。例如,被调查地区涉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有色金属采选业的两家公司分别在澳大利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从事煤炭和黄金开采等境外投资业务,项目投资大、周期长。2015至2019年,两家企业通过自身或者境内子公司,分别向其境外投资企业境外放款2.2亿美元和1.0亿美元,两家企业的境外放款资金与其境外投资企业同期偿还的内保外贷,在金额和日期上都存在高度接近性,存在通过境外放款变相实现规避内保外贷履约的嫌疑。
(三)来源于国内外汇贷款的放款资金在出现对外债权逾期时,易引发银行信贷风险
以被调查地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13年12月向境外子公司发放480万美元境外放款,已于2018年12月4日到期,目前出现逾期风险。由于该笔境外放款业务的资金来源于“GK银行”发放的外汇流动资金贷款,该笔境外放款逾期势必会增加银行信贷风险。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监管政策同步合作,实施境外放款“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外汇局作为跨境投资管理的资金管理部门,管理信息及政策工具相对有限,应通过与发改委、商务部、银行等部门的合作,实现监管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掌握境外投资企业的运营情况。同时,可参照资本项下资金境内使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境外放款用途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二)加强境外放款与内保外贷业务联动管理
对于境内企业内保外贷履约形成的对外债权余额与该企业境外放款余额之和超过30%,暂缓予以办理对外债权登记,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外汇业务便利性规避监管,利用汇率或利率实现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目的。
(三)强化境外放款资金来源管理力度
加强与人民银行跨境办的协作配合,防止信贷资金进入境外放款渠;将境内企业本外币放款数据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加强信息数据共享,改变信息不对称;加强对企业放款资金来源和放款用途的真实性审核,防范资金套利或外逃。
(四)完善长臂监管,防范境外放资金流向风险
建议建立境内放款人的境内开户行与境外借款人的海外开户行之间的账户联动监测机制,由境内开户行与海外分支行联动跟踪监测境外放款资金实际用途,实现外汇局对境外放款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对利用国内外汇贷款进行放款的企业,加强对境内放款企业和境外借款企业的财务审计报告的等业务办理材料的穿透式审核,核实其业务是否与企业境内外经营规模相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其经营范围等,资金最终用途是否与备案合同用途一致,防范跨境资金风险。
五、结语
目前,为了提高资金运作的整体效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境外放款作为内部资金调剂的有效渠道。在业务审核过程中,如何按照“展業三原则”穿透式了解业务背景,是业务办理的核心。银行应把好境外放款业务的最后一道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内控制度,充分利用好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业务展业规范》,以确保境外放款业务的合规性。
参考文献:
[1]田耘.银行“展业三原则”对我国外汇管理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6(7).
[2]邱成晟,王筱珑.外汇管理领域“展业三原则”运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16(12).
[3]李金泽.信用证与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
李慧敏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市中心支行,经济师;郭威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中心支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