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玮,田晓艳,马 雪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天津300192)
《天津农业科学》为天津市农科院主管、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4年,2008年之前为季刊,2008—2012年为双月刊,2013年至今为月刊。目前《天津农业科学》有市财政稳定经费支持。
选择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各省级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以“农业科学”命名的农业综合类期刊共19家与《天津农业科学》进行比较,19家中除了省级农业科学以外,还包括《中国农业科学》《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由上海农业科学院出版。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20种期刊的2017年统计的期刊中,只有25%是双月刊,其他为月刊、半月刊、旬刊;65%属于科技核心期刊,25%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天津农业科学》目前既不属于科技核心期刊,更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科学》出版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此类以国家级研究所和学会为主办单位的期刊在刊载质量上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1];《河南农业科学》《山东农业科学》《东北农业科学》《山西农业科学》《新疆农业科学》等出版地属于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可见行业的地区发展优势对于行业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天津农业科学》就影响因子和单纯的影响因子排序上来看,还是有一定成绩的,比 2017年的科技核心期刊的《上海农业学报》《东北农业科学》《贵州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江苏农业科学》《辽宁农业科学》《陕西农业科学》还要高。可见《天津农业科学》有上升为科技核心期刊的潜力,但由于《上海农业学刊》《东北农业科学》《辽宁农业科学》是双月刊,同一个期刊月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双月刊或季刊的影响因子要大。
表1 20种农业科学类期刊的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20 agri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表2 2017年20种期刊主要被引指标Tab.2 Cited indexes of 20 journals in 2017
从表3可以看出《天津农业科学》从2013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2013、2014年的影响因子明显提高,并且影响因子排序在 2014年达到当年综合性农业期刊 95种中综合排名第 30位,2015年下降为第38位,2016年下降为第52位,2017年有所提高为当年综合性农业期刊99种中的第49位。
表3 《天津农业科学》2013—2017年主要影响力指标Tab.3 Main Impact indexes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from 2013 to 2017
期刊的载文量指期刊在一定时间内所刊载文章的数量,是期刊产出的定性指标之一,取决于期刊的定位,与读者、作者群的大小有关,对期刊在相关学科的影响力有着一定影响[2]。
从图1可以看出,《天津农业科学》从 2013年由双月刊变成月刊后,于 2016年达到 458篇,可是2018年却下降为279篇,低于双月刊时期的2010年(289篇)、2012年(281篇),近 2年载文量下降趋势较大。
图1 《天津农业科学》2009—2018年度总文献量Fig.1 Amount of published articles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from 2009 to 2018
基金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3]。从表4可以看出,2011—2018年基金资助文献量占当年文献量的比率一直在60%~70%波动,未有突破。
从表5可以看出,《天津农业科学》2018年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占当年文献量的比率为 69.89%,在20种期刊中排名第16位,说明基金资助文献量比较少。刊载基金资助文献数量多对于一个期刊的影响力提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基金论文从整体上来看能够获得比一般论文较高的被引用率,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普遍高于非基金论文。
表4 《天津农业科学》2009—2018基金资助文献情况Tab.4 Funded articles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from 2009 to 2018
表5 2018年 20种期刊年度总文献量、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及基金资助文献量占当年文献量的比率(%)Tab.5 Amount of published articles,funded articles and ratio of funded articles to total articles of 20 journals in 2018
续表5
从大的格局上看,天津市是都市农业、城郊型农业,与农业大省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科技期刊的经费投入没有可比性;从大的环境上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得到深入实施,在农业的发展上,天津农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天津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拓展农业的服务功能[4]。在这种大局面下,编辑部更应该尽快找到具有本地特色的期刊发展方向,从而巩固期刊的位置,不被取代。
在尽快建立健全约稿、组稿团队的同时,打破目前编委会仅仅是由天津农业科学院的各级领导和部分专家组成的局面,扩大到天津市甚至全国的农业相关学科前沿的专家。
可采取鼓励优秀稿件的举措,例如加快其发表刊登速率、减免版面费额度、提高稿酬额度、每年开展优秀文章评选活动等,达到激励的目的,从而提高此类论文的发表量。
对于当前作者的投稿心态,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一流稿件投向国外,二流稿件投向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三流稿件或被上述期刊淘汰的稿件才投向非核心期刊。这种说法虽然不完全属实,但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一些问题[5]。
非核心期刊的《天津农业科学》必须改变守株待兔、等米下锅、坐等自由来稿、被动编排的状况,应主动出击,开拓稿源,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主动做好组稿约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