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

2020-04-13 10:00雷剑德
新闻爱好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乡村振兴

雷剑德

【摘要】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需要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在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许昌报业传媒集团找准服务中心大局,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助推媒体融合发展的结合点,科学统筹、精心谋划,推出大型体验式系列专题报道《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抓住“乡村振兴”这一重头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展现了特色、传播了经验、锻炼了队伍,让人聆听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铿锵步伐,实现了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的新突破。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播效果;宣传效果;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自觉严格对照15字使命任务的内涵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做文章,唱响了主旋律,打好了主动仗。

自2019年5月开始,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专栏形式推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系列报道,旗下《许昌日报》《许昌晨报》、许昌网、许昌手机报、今日许昌、许昌头条等媒体发挥各自优势,精雕细琢,编发了一批带着露珠、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的重点稿件。据统计,截至目前,共采访村庄110个,刊(播)发各类稿件340余篇(件),这些报道从内容到形式,均让人耳目一新,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一、 在“统”字上下功夫,全媒体采编人员践行“四力”,讲好乡村振兴好故事

2019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4月28日,中共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5月31日上午,中共许昌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总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朝着“探索路径、打造样板、走在前列”的目标奋勇前进。

如何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党委编委会召集编委和采编骨干开会商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凝聚了共识: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以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同当前宣传系统正在开展的践行“四力”结合起来,通过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以此为契机锻炼媒体融合发展队伍。

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首先强调一个“统”字: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步骤、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目标,确保成效。为此,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编委会启动专栏策划工作,制订统一宣传报道方案,明确要求旗下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推进、通力合作,统一栏目名称、统一产品质量,统一时段、统一发布,发挥各自媒体优势,保证宣传效果、品牌生成。

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其次强调一个“新”字:渠道上突出新媒体、新手段,内容上突出新鲜事、新角度,呈现上讲究新方式、新气象。为此,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编委会特别统筹安排传统媒体采编力量和新媒体采编力量对接,做好移动优先准备工作;特意培训提高新媒体、传统媒体编辑力量,使其拥有使用最先进新媒体呈现语言和方式、使用传统最新版式语言和版面风格的能力;抽调骨干力量做出“样板工程”,抽调集团副总编全程监管,使其产品质量标准一以贯之。

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最后强调一个“融”字:融合的不仅仅要融出渠道、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而且要融出真正符合新时代传播规律的“融产品”,融出整个集团队伍素质的提升,融出媒介融合发展思维。为此,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编委会事先安排新媒体采编人员到传统媒体轮岗实训,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到新媒体轮岗实训;让记者到编辑岗位轮岗实训,让编辑到记者岗位轮岗实训;让纸媒编辑与微信、微博、网络编辑互相学习、沟通、对接,让新媒体记者跟随纸媒记者实际采访、写作,做足“融合动作”,将乡村振兴故事讲到报纸上、微信中,讲到读者的心坎里。

2019年5月,许昌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推出践行“四力”、助力许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型体验式系列专题报道《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全体记者、编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性、人民性、新闻性融在一起。许昌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全媒体矩阵共同发力,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各类新闻报道全面推出,形成舆论强势,展现了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的融媒发展合力,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

二、在“活”字上做文章,深入挖掘百姓精彩故事,让乡村群众“唱主角”

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凝聚共识、群策群力,需要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充分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农民放在主体地位,要让农民真正参与其中,让农民“唱主角”“当主演”。

让农民“唱主角”“当主演”,语言要鲜活、接地气。农民的声音最深厚、最朴实、最恒久,要将农民的声音汇聚成为主旋律的音符。2019年5月9日,《许昌日报》发表了《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开篇报道《下泉村的“上坡路”》。在这篇报道中,“恁”“俺”“巧媳妇”等河南方言的运用,“偷瞄”“哈哈哈”等动词和拟声词的运用,勾画了一幅农村妇女扎堆辛勤劳动、乐享劳动的画面,极具现场感、画面感和亲和力,不禁让人想起作家孙犁的《荷花淀》。

不仅内文行文接地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栏目发表的报道,标题也都十分鲜活。如《创业小站里的“半边天”》《下泉村的“上坡路”》《霍庄村人的“生意经”》《张家庄:把槐花和红叶变成“金疙瘩”》等,这些标题极具农民语言的风味和风貌,颇有“山药蛋”派的艺术特色。

让农民“唱主角”“当主演”,笔墨和镜头要聚焦百姓生活、讲述百姓故事。农民的生活最有深度、最新鲜、最真实,要让百姓的生活成为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2019年7月24日,《许昌晨报》发表的《善孝为本 老人回家》报道,讲述的是襄城县姜庄乡发生的一起接老人回家的故事:“伯,给你稀饭,慢点儿喝……”7月22日傍晚,襄城县姜庄乡来坡村一处普通的民居內,88岁的张土山面前的方桌上摆放着豆角炒肉片、凉拌苦瓜等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三儿媳李辉慧给老人端来稀饭,并照顾老人吃饭……

故事开始,写的是一处农家小院常出现的温馨场景。这个场景,是襄城县姜庄乡开展“接老人回家”活动的成果。2019年6月初,乡干部到来坡村调研,发现不少独居老人。这些独居老人的处境有两个相同点:一是居住环境差,房屋大都为土坯房,年久失修,有的雨天漏雨,甚至有坍塌、倾覆的可能;二是生活环境差,独自生活,房间卫生、个人卫生都不能保证,极易染病。

在调查中,他们了解到,老人独居的原因有很多:部分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与子女的生活习惯不同,怕把子女的家弄脏,给子女增加生活负担;老人怕与子女的家人处不好关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姜庄乡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开展“接老人回家”活动,让这些老人尽早搬出危房,和子女团聚。

《善孝为本 老人回家》的报道一经推出,立即引来一片赞誉。赞誉报道写得深,写出了当下农村养老问题;写得活,写出了真实的农村生活;写得透,讲清了来龙去脉,传递了正能量。报道刊发后,许昌地区其他乡镇纷纷予以效仿。

让农民“唱主角”“当主演”,要展示百姓的创新创造、伟大实践。农民的实践最丰富、最伟大、最具创造精神,要让农民的实践汇聚成为新时代精气神。

2019年9月4日,《许昌日报》刊发报道《后聂村:争当发展集体经济排头兵》,讲述的是位于许昌市最南边的省定贫困村后聂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故事:他们在全县注册了第一家村办集体股份公司——襄城县聚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中集体经济占公司股份的20%,党员、群众占公司股份的80%。村“两委”成员带头入股。后聂村以每股400元的形式,筹措2250股,保证了集体经济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实施。

文章展示了他们不靠山、不近水,没有发展的先天条件,却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进取精神,赞美了他们克服“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突破“谨小慎微”的思想瓶颈,冲破了“畏首畏尾”的行为藩篱,为“行”找项目、筹资金,积极克服各种困难,抓住当前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乘势而上的创新创造精神。文章发表后,许昌市各地乡镇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纷纷来到他们村“取经”。

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百姓,把版面更多地留给群众,深入群众中去,报道他们需要什么、反对什么、期盼什么,才能用农民的语言、百姓的故事、群众的创造感染人、引导人。

三、在“行”字上见实效,扑下身子沉下去,在锤炼“四力”中提升融媒体队伍素质

讲出乡村振兴好故事,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归根结底,要在“行”字上取得实效,把“乡村振兴记者行”作为培养锻炼融媒体人才平台,让记者在“真行”“会行”“行好”中锤炼“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乡村振兴记者行“要真行”。“行”,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是脚踏实地,真正走出去、沉下去、到一线,抓一批带“露珠”的新闻。好新闻是“走”出来的,好记者也是“走”出来的。参与《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栏目的记者,吃、住都要在乡村。在采访过程中,总编辑带头深入乡村,进行体验式采访,坚持不懈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作为新闻记者,采访前肯定要做功课,但对于《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栏目,既做了大量的采访准备,又对主题、体裁等“不设限”,最大限度地让记者多看、多问、多比较、多思考,让每一篇文章的主题结合“行”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定。

乡村振兴记者行“要会行”。“抓活鱼”需要好眼力,“挖富矿”需要好脑力。掌握过硬的真本领,才能挖掘出好素材、好故事,才能在众多展现事物的侧面中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角度。

2019年7月25日,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鄢陵县大马镇屈岗社区采访。屈岗社区是有名的花木乡村。村民依靠种植花卉苗木致富奔小康。近几年来,屈岗在“售卖美丽”的同时不忘“美丽自己”,在2019年4月的全市美丽乡村评比中拔得头筹。记者一行来到该社区后,立刻被花园式的美丽乡村所吸引,而党支部书记等人,也争先恐后地给记者讲述屈岗社区是如何变美的。但在村里采访时,每一家每一户门口放置的小型垃圾分类处置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正在此时,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拉着自己约5岁的女儿,将不同的垃圾投到不同的垃圾处置箱中。记者的眼睛马上亮了。通过进一步采访,记者得知,屈岗社区在许昌的乡村里第一个尝试实施垃圾分类,已经推行两个月。就此,记者的采访重心马上转向垃圾分类。屈岗的“美丽乡村”已经名声在外,但垃圾分类,它是许昌市所有农村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乡村,总结其实施的经验,意义更加重大。

“会行”,更要深入思考,在看似寻常的现象中抓住要害、洞察问题的本质。2019年5月20日,在采访鄢陵县陶城镇南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时,记者发现,这位当了将近20年的老支书,中午吃饭前,脱下外套的同时,将别在外套上的党徽取下来,别在了自己身上的T恤上;吃过饭后起身时,将别在T恤上的党徽又摘下来,重新别到了外套上。这一细节,被记者发现,但当时只是一扫而过。翌日,记者一行回到单位后,带队的总编辑提出,老支书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时刻不忘戴党徽?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这一举动,对于当下一些总是不戴党徽,或者工作时戴党徽、外出时不戴党徽的党员,有着怎样的警醒价值?经过“头脑风暴”,大家一致认为,这一细节有着足够的写作价值。于是,记者一行再次驱车来到该村“暗访”,和这名老支书在一起吃饭时,再次发现其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于是,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写了一个小特写:《老支书两戴党徽》。通过这一细节,报道体现了老支书一心向党、时刻亮明党员身份的自觉与自律。

乡村振兴记者行“要行好”。《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采访团队善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小视角折射大时代,努力探索路径清晰、富有特色的促进乡村振兴的“许昌模式”,经提炼、聚焦、总结,为乡村全面振兴积累经验。《许昌日报》充分发挥地方主流媒体优势,主要在一版推出专栏文章,以图文形式连续刊出,保证了专栏的影响力、公信力。《许昌晨报》结合报纸特点,在三版专门设计了“乡村振兴记者行”整版报眉,每期用1到2个整版的篇幅推出报道,既有文字,也有图片,还有精心制作的乡村名片、标识的乡村地理位置图,同时配发“党支部书记说心声”和“记者手记”,每期稿件至少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组合巧妙,编排精心。

为了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还运用社交媒体展现魅力。如《许昌晨报》每期专栏都同步刊登了采访视频的二维码,标注“扫码看视频 体验乡村行”,把记者传统的采访活动与当前热门社交媒体完美结合,读者只要扫描版面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抖音,跟随记者的镜头,观看采访视频,体验淳朴的乡村风情,进一步提升了读者体验,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感染力、亲和力,提高了宣傳质量。许昌网在首页同时开辟了两个专题,一个是“乡村振兴记者行”专题,集纳每期稿件;一个是“焦点”栏目,推出每期稿件的实时图文播报、视频播报。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各个系列专栏一经推出,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19年6月11日的《河南新闻阅评》,专门以《许昌报业多媒体合力聚焦乡村振兴 形成舆论强势》为题予以点评。阅评员指出,此组报道主题鲜明,重点报道亮点凸显;特色突出,乡村报道富有启示;全媒体联动,融媒报道形成合力。阅评员认为,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策划推出的《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专栏抓住了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头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总结乡村振兴的“许昌模式”,既锻炼了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又为乡村全面振兴积累了经验,做出了许昌日报社新闻宣传的特色、水平,稿件质量高,宣传效果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原有基础上,《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团队进一步打造了具有深度报道性质的内参刊物《许昌乡村振兴工作参考》,发放范围为许昌市四大班子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宣传和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以及各个市直局委主要负责同志。《许昌乡村振兴工作参考》出版后,许昌市委组织部部长,许昌市政府分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副市长频频予以批示,既推动了政府工作,又进一步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总之,《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专栏启动以来,许昌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各媒体全力配合,专栏记者勇于实践,努力把传统媒体报道形式与新媒体传播手段有效融合,首次大规模使用了“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的称谓,报社上下一盘棋,打通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界限,广泛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打造了一批人们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提升了主题报道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

(作者为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