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旭
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修《归田录》)
【故事大意】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别的爱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官僚下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躺着则读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辞,大概从未把书放下过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同住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
【活用点拨】
1.珍惜时间。孔子曾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也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间的流逝是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面对无法挽留的时光,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钱惟演、宋公垂和欧阳修,他们三人都是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的榜样。哪怕只是“马上、枕上、厕上”的碎片化时间,他们都不放过,见缝插针地读书写作。就像鲁迅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刻苦勤学。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曾盛赞欧阳修的诗文云:“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燦如日星之光辉……其雄辞宏辩,快如轻车骏马奔驰。”其实欧阳修的文学才华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刻苦勤学的结果。他构思文章,打好腹稿,大都利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当文章构思好之后,要把文章修改精妙,欧阳修认为离不开“三多”,即“看多,做多,商量多”。(《诗人玉屑》卷五引)具体来说,就是多看诗文,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勤学多练,多写文章;多互相切磋琢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三多”“三上”都归结为一个“勤”字。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故事大意】
司马温公 (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其他的同学已经能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等到能够背得烂熟于心才停止。(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
【活用点拨】
1.勤能补拙。“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司马光“患记问不若人”,于是在其他同学玩耍休息的时候专心刻苦读书,等到背得烂熟于心才停止。司马光认为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所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诸如环境、智力、机遇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依赖自身的勤奋努力。缺少勤奋这一重要因素,哪怕是天赋异禀的雄鹰也只能栖息于树上,望天兴叹。
2.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集中式学习固然很重要,但碎片化学习也同样不可忽视。“在马上”“中夜不寝”等碎片化的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却会产生庞大的效应。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我把整段时间当作‘整匹布,把点滴时间看成‘零星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整料不够就尽量把零星的用起来,一天二三十分钟,加起来就由短变长派上大用场。”这是成功者的诀窍,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作者系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