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逸飞 郭晓立
摘 要:本文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问题出发,概述了国内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和所遇到的问题,以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审计工作为基础,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审计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和调整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和意义,最后相应的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即如何提高内部审计风险控制质量,将审计风险控制在风险范围之内。
关键词:国有企业;审计;分析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总结发展已经趋向于成熟。煤矿行业是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加快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当然去产能的同时也很容易引发经济腐败问题。所以审计就在国有煤矿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内部审计制度更加完善细化,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重点逐步也由事后的静态控制转向事前事中的动态控制并且呈现出外松内紧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审计人员的责任与审计工作的风险也在逐渐加大。通过何种方式与途径控制审计风险,进而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已成为国有煤炭企业亟待关注的问题。通常来说,审计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三个因素:首先是财务信息真实性不高。这样的财务信息导致不能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总体性。其次,审计人员的主观因素也会导致不恰当的审计程序,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最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客观局限性也会导致国有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存在重大偏差。
1 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信息真实性不高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会计确认必须以现实经济交易为依据,会计计量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随着财务信息的电子化,煤炭企业引进计算机财务处理系统。这样的财务软件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传统财务会计对于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量,但由于煤炭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普遍不高,再加上信息技术不能识别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使得无形中为内部审计控制设置了重重阻碍,所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而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企业经济活动的真相被掩盖,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社会资源得到不合理的分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缺乏有效的依据,财务处理一开始就已经走入弯道。
1.2 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财务信息的处理极大部分都依赖于计算机的运算,在大大提高了财务处理效率的前提下,一旦原始数据稍微有些变动就会对企业审计工作产生很大的障碍。近年来,被审计企业产业分布广、跨领域投资多,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范围更加趋向于向多元化、多领域综合性的国有煤炭能源集团企业。很多煤炭企业对于上下游产品鏈的配套产业进行大手笔的投资。由于审计范围产生了量变,不断增加的工作量对被审计企业所涉及领域的专业性要求,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煤炭行业所关联的行业区域特征的把握不清晰,对参与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流程并不熟,这无疑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1.3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客观局限性
国有企业所涉及的风险例如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由国有公司进行审计,是审计机构面对的重大风险。内部风险是由内部因素和内部客观条件引起的对企业发展和经营的风险,是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风险,这是一种难以避免的危险。潜在的风险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的因素的组合: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主要是审计单位的内在特征,如工作状态、生产特征、有关人员的共同特征和职业道德;外部因素主要涉及非管制因素,例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权力的变化和新立法的颁布。风险是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单一审计过程中控制的,在内部操作控制机制的情况下发现了错误的风险。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对风险覆盖范围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经常说,一个健全和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将减少控制的风险,但这并不完全现实。这是由于决策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于有意为个人目的伪造数据和审计员的疏忽而导致内部控制失败的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检查可能不会增加审计责任。并且审计人员使用常用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也很难发现审计漏洞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中容易被审计人员发现和管控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依赖于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
2 煤炭企业审计风险控制
2.1 加强企业内外监督
煤炭企业自身的监督并不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这就要求外部的监督需要扮演一个重要角色。首先,煤炭的所有权和开采权是属于国家。所以,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运营,加强对审计风险控制工作的指导,时刻关注企业的审计风险,从上层建筑构建一个健全的审计风险控制机制。国资委和发改委必然要采取严厉的监督机制,这也是他们的义务和权利。随着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越来越规范,国资委和发改委要用好国家所赋予的权利,监督煤炭企业是否实行国家所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腐败的根源进行消除或者是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同时就审计风险控制内部监督上来说。审计风险的控制,首先要优化内部控制管理,煤矿企业的审计风险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煤炭项目建设过程中,煤炭企业项目建设环节多、资金广,很容易产生腐败问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坚持原则,不为利益所动,牢固树立风险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质量和效果,维护审计的权威,有效避免审计出现重大纰漏。煤矿区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在实施工程审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现行的审计程序。
为了使煤炭企业的审计工作得到一个良性发展,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必须要规范合理,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同时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严格按照审计工作的规范要求来开展工作,才能降低审计风险并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快速稳定推进。
2.2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不管审计制度有多么的完善。最终还是靠人来审计,还是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所以说,加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风险控制意识,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储备。为了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审计员的基本审计素养在审计风险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审计人员不但需要有扎实的审计业务水平,还需要熟练使用各种审计软件、学习最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审计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审计的考核,还要避免审计人员因为自身问题所导致的审计结论偏颇,必须对审计人员失职渎职进行严厉处罚。不同于其他企业,煤炭企业属于高风险、高利润、业务复杂的行业,所以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更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熟练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有效有质完成,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在选取审计人员时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审计人员才会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2.3 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
为了控制内部审计风险,企业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财务总监为领导的内部审计组织框架。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横向细分成多种业务,由相应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环环相扣,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煤炭企业是出现风险的高发产业,而健全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这与做好内部控制具有很大的关联作用。对于当前的煤炭行业,国家在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在这煤炭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内部审计部门要密切关注各种动态,有的放矢找出风险控制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通过一张大网牢固控制着煤炭企业的风险,将任何可能的风险进行扼杀。
3 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审计控制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风险的形成,造成审计控制处于瓶颈时期,受到风险的限制,对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由于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国有采矿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分析风险产生缘由包括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内部和外部控制的不足、内部控制中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等问题。通过对每个不足点的分析和研究,对国有煤炭企业执行审计工作时有的放矢识别重点审计区域,合理配置审计人员,构建审计模型,降低审计风险,达到有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希翼于通过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方法最终从而实现煤炭企业平稳度过全球煤炭行业不景气的寒冬的愿望。
参考文献:
[1]王伟森.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47-49.
[2]艾世伦.论审计风险的防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0):209-213
[3]李敏捷等.高职院校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0(01):64-67.
[4]陈玉明,贾云城.浅谈审计风险控制[J].北方经贸,2012(09):57-58.
[5]任慧莉.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51-52.
[6]高亮等.構建农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12(12):54-61.
[7]李勇.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J].对外经贸财会,2004(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