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0-04-13 07:03:32李英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医护神经功能脑梗死

李英华

(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商丘 476400)

脑梗死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使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下降[1-2]。本研究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分析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7~73岁,平均(60.51±2.83)岁;病程3~19 h,平均(4.43±1.46)h。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61.75±3.52)岁;病程1~17 h,平均(4.56±1.62)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中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③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合并其他脑部疾病;③肝肾功能异常。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入院后由主治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情况,由护理人员实施康复护理,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进行疏导,调整饮食结构,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锻炼方案,出院时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嘱定期复查。给予观察组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由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组建医护一体化团队,负责患者入院后全程诊疗,医生、护士共同查房,共同交班,加强医护间交流,及时反馈患者情况,以便调整方案。(2)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病情交流,医生向患者讲述疾病的治疗方案及进展,护士向患者说明治疗过程中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医生提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需进行检查或康复项目,相关细节内容由护士向其说明。(3)医护团队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使其全面了解病情,对患者进行安抚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信心。(4)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营养摄入,指导患者进食方式或呛咳情况的处理方法。(5)针对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其活动功能的恢复,达到出院要求后,医护团队向患者说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要求每月复诊1次,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随访。

1.4 观察指标(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对患者运动、洗澡、进食、上下楼等项目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值越高,活动能力越强。(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0~42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3)护理满意度: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知识讲解、护理技巧、护理态度等,总分100分,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前,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12.46±2.32)分,观察组为(12.25±2.56)分;护理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31.27±3.41)分,观察组为(49.52±4.56)分。两组护理前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前,对照组NIHSS评分为(33.32±0.74)分,观察组为(33.26±0.82)分;护理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为(26.54±0.37)分,观察组为(21.46±0.25)分。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除在发病期采取药物治疗外,恢复期的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脑梗死发病后会出现肢体、语言障碍,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护理或训练极有可能使患者丧失活动能力[4]。因此,康复护理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意义重大。

常规护理方式对脑梗死患者的健康宣传程度不足,无法全面了解患者情绪,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且无针对性护理,恢复效果不甚理想[5]。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的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是由医护人员组成的针对性团队,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制定针对性合理的护理方案,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心理变化积极进行疏导安抚,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功能锻炼,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次结果显示,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分析其优势在于: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是全程优化式服务,医护人员的联合健康教育、病情交流、共同查房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使医护人员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6]。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金卡生活(2021年7期)2021-07-07 05:14:40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2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