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的五个着力点,针对部校共建“升级”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五个问题,提出坚持共建方向不偏不倚、丰富共建目标内涵要求、拓展共建平台层次效能、推动共建机制优化升级、提升共建保障作用效果等五个着力点。
【关键词】部校共建 新闻学院 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088-03
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项目在全国开始实施。目前,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已完成第一个五年的建设周期和基本建设任务,第二个五年建设正在推进中。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本身是对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经验复制,第一个五年的突出特点就是量的扩增,可以预见的是,进入第二个五年,量的增长仍会持续,同时对内涵质量的追求也会愈加凸显。部校共建如何深度推进、进阶升级的问题,不仅需要新闻学院认真加以思考,也需要学界、业界给予关注和探讨。
如果说,“复旦模式”的探索和建立具有促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从“0”到“1”的开创性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模式推广开来之后的“升级”所担负的使命,则是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从“1.0”提升至“2.0”。由于是在首期五年建设基础之上的再升级,这个过程必然体现出鲜明的连贯性和进阶性,一方面是部校共建各方对这种模式理解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也是对部校共建实践的守正、创新、拓展与强化。本文探讨此“升级”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五个问题。
一、坚持共建方向不偏不倚
方向问题是办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和研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一直是贯穿部校共建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打造部校共建2.0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从目前情况看,部校共建在把握和坚持共建方向上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认识上存在不足、在实践上尚有短处。一种情形是,虽然谈及部校共建则必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思想深处并没有足够重视,只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挂在嘴上、落在纸上。另一种情形是,明确其重要性,也相应作了努力,但方式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观之,部校共建的进阶升级,必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加强开始,必由思想认识上和行动实践上的同向施力方能实现。由于长期受到西方传播学理论框架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施者的“理论自弱”,对他们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纯属思想政治教育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简单延伸。凡谈新闻传播,脑中闪现的、口中表达的,都是西方的新闻传播理念,似乎除却西方理论,我们就会失去根基、立不了足。但实际上,在所谓“新闻自由”“新闻客观性与均衡性”“新闻独立性、价值中立”等看似中性的学术用语之下,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对取消新闻方向性的主张,其本质就是淡化或否定新闻传播的基本立场、态度与倾向。
因此,部校共建升级的第一位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內涵与本质,使师生在辩证对比、深入思考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进步性和现实适应性,从而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信心。这也就是说,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最强的思想武装,使人深刻认识到部校共建的本质就是关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种设计,从而锚定这个根本目标,在实践上不断努力。
与此同时,有专家主张科学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遵循思想教育规律,通过回到历史情景、原生文本、当下现实和全球语境,还原科学理论的现实活力。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需要在指导方法、施教范围、内在驱动上提质升级。在开展新闻传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放到中国的语境中去讲授,善于用我们自己的实践去反映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学术研究话语权的日益壮大,也可尝试“以中国为方法”来对“以世界为方法”进行批判和修正,即用从中国经验中发掘而来的传播智慧和学术话语,遵循中国社会发展、群体凝聚和文明更新的传播规律,为自身发展所需而释疑解惑,寻求优化国家治理的善治良方,并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实践中总结出有独特文化意涵的传播史实、传播制度、传播观念,以求在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自有特色,而不至于消融于所谓的求同。
新闻传播学固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任何先进理论的讲授,都不应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而是要使接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和认同并在实践中贯彻这些理念。无论是从教育教学效果追求上看,还是从新闻教育的价值实现上看,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授越来越不适应现实需要,必须将理论的教育从课堂与教材中延伸出来,扩展到社会与实践层面,而这正是部校共建的优势所在。
在实践中,可以考虑在共建框架内邀请新闻宣传系统的负责人、新闻媒介的专家向学生讲述新闻传播的最新发展状态、特征与趋势,引导学生自觉做新时代新闻传播实践理论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同时,当今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舆论生态“不确定性”特征更加鲜明,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无论是共建的哪一方,都要有意识地将社会实践引入课堂,一改以往脱节现实的状态。此外,精彩的理论教育必然来自精深的理论研究,在抓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同时,共建各方还要充分调动高校及宣传文化系统的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坚持教育研究“双轮驱动”,以教育带动研究,以研究支撑教育。
二、丰富共建目标内涵要求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从目前情况看,新闻学院的人才队伍整体数量不足,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相对缺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任务迫切而艰巨。这也意味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学生”,也包括“培养老师”。所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路径的过程中,任何涉及人才培养的内容,都必须同时兼顾师资与学生,着力实现教学相长。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可以看作是从思想政治上、业务素质上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人才培养的“画像”。
那么,如何塑造这样的人才?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聞传播育人体系。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二是创新人才选育的方式路径。探索建立新闻学院专业选择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可进可出、严进严出,确保把真正合适的可造之才选出来。在此前提下,积极对接国家建设标准、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课程体系,加强教研室(组)建设,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及时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媒体融合新动向和行业发展新动态,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多种形式,采取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用好校内外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网站、新兴媒体等实习实践平台,培养未来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着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针对新闻学院教师大多实践经历较少的情况,新闻单位可常态化组织选派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到新闻学院授课,新闻学院则选派骨干教师、青年学者到新闻媒体挂职锻炼,参与策采编一线工作,实现新闻学院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的名师名家,发现培养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力量,进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专业成长。
三、拓展共建平台层次效能
按照部校共建协议,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为新闻学院建立教学基地及其他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对新闻学院平台建设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加之高校内部原本已具有比较完备的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网站、新兴媒体等实习实践平台,所以若从数量上看,部校共建的实践载体还是比较充分的。但必须看到,校内媒体平台无论是设备技术系数、人员实操技能,还是运行质量等方面,都与市场化运营的媒体平台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便部校共建花重金增设了相关设备,但由于本校师生鲜少经过实践锻炼,导致这些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并不高。这些问题成为部校共建平台建设的短板,也是人才培养的掣肘。
其实,“复旦模式”推广以来,不少声音就反映,部校共建最难的就是如何找到抓手。这里所说的“难”,核心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人才培养的依托。这就需要部校共建必须清楚认识技术条件下双方新的契合点,努力推进宣传管理部门与教育部门资源深度融合,发挥政治组织优势和学科师资优势,针对新闻舆论工作管理内容、方式上的新变化,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按需培养、定向输出,不断提高共建平台的层次和效能。
对共建平台的拓展升级,需要更好体现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反哺功能。具体来说,就是要让部校共建对内嵌入到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学院建设中去,对外全面地对接社会实践和需求。毋庸置疑,近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为拓展平台建设提供了巨大契机。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人才培养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检验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其校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直接而有说服力的依据。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点多线长面广,资源供给巨大,这对新闻教育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为此,部校共建要充分认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成长空间,有针对性地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内容,努力培养能扎根基层且新闻素养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新型智库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应着重考虑的一类反哺性共建平台。当前,媒介格局的变化,舆论生态的重塑,使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闻舆论环境更为多元和复杂,如果此时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一些指导性强、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对妥善解决新闻舆论棘手问题是大有裨益的。部校共建应坚持高端定位、凝练主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注重成果质量,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富集优势,围绕区域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设立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阐释,推出一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报告,特别是可以对地方应对网络舆情等进行指导和帮助,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动共建机制优化升级
从工作推进上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无论是从政策的引领带动上,还是从实践的务实推动上,都要不断完善“三纵三横”的共建机制,从纵向上看,要构建“国家教育、宣传部门—地方教育、宣传部门—高校”的三级实施体系;从横向上看,主要是在高校这一层,要协同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学校—媒体”多方合力形成。
从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升级导向看,横向上媒体以更具有主体性地位的角色参与部校共建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是说,要明确其在共建中的主体地位,淡化其与党委宣传部门的从属关系,从而更好推进学校与媒体间的合作共建。同时,在机构共建之后,将带来更具活力和动力的人力共建。具体来说,就是部、校、媒之间的人员互聘的制度化、机制化。如果说校与媒之间的人员互聘是为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的话,那么部与校之间的人员互聘,就是新闻舆论管理工作在实践上更为深刻的探索,以使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方针更好得到落实。必须注意到,共建各方互聘人员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而且应尽可能体现出互聘人员的互补性。一是拓宽互聘范围,由新闻学专业扩展至传播学专业,有条件的可扩至新闻传播类所有本科专业。二是深化互聘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受聘人员优势,推动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编写、完善实践教学,促进新闻单位的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新闻实践案例库建设、编辑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此外,还应积极建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联络员制度,地方党委宣傳部门和教育部门定期会商、及时总结,并向主管部门报送最新工作进展。共建各方则要着力构建点对点、面对面、多层次的工作格局,每年召开工作会议,分享共建成果,交流共建经验,更好整合资源、取长补短、互促并进。
五、提升共建保障作用效果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的升级特征,不仅需要体现在内涵建设上,也需要体现在外延保障上。如果说部校共建带来了新闻学院建设条件保障的由无到有、由少到多,那么打造部校共建升级,则要有意识地推动保障从有到优、由多到强。
在部校共建的经费投入方面,前一阶段大多数的资金分配方式都是给予固定的经费支持。这种经费资源分配方式看似公平、均衡,但其实难以起到激励作用,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如何将这种“平均分配”的方式升级为“按需分配、差异化资助”,是这一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可参考的一个办法是,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将资金以项目化方式分配给新闻学院,而不再是给予固定的经费支持,以充分体现资金投入的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同时,保障升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推动将部校共建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无论是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还是谋划2035年远景目标,都要确保部校共建学院及相关基地在单位整体建设中的优先地位,积极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在规划设计、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方面优先给予保障,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把新闻学院作为部校共建中高校相关学科资源注入新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端口,实现新闻与相关交叉学科的一流师资和科研成果的互补。
此外,党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新闻单位应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提供专业实践、经费、智力支持和相应的工作协助。应加强对共建项目开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共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出成果、有实效。应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新闻学院应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及时开展自我评价,主动发布自评报告,及时调整优化共建工作。
时至今日,无论在哪个方面,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建设成效,但由于共建层级和基础、政策条件和推进力度的不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难以避免会存在共建不平衡的现象,走得早、行得快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有能力也有义务支援帮助那些起步较晚、建设水平不高的新闻学院,这不仅是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复旦模式”的一种延续,更是这种模式不断走向成熟、持续进阶升格的必由之路。最终落点就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真正成为新时代新闻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真正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开辟我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新境界提供强劲的人才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信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现实指向[J].青年记者,2019(3).
[2]沈正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版的深度打造与发展图景——基于《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出台与实施[J].新闻春秋,2019(4).
[3]刘晓程,曾哲扬.深入研究 科学统领 创新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高峰论坛综述[J].新闻战线,2016(7).
[4]吴予敏.传播研究应“以中国为方法”[J].教育传媒研究,2020(6).
[5]王茜.部校共建背景下的新闻传媒人才培养[J].青年记者,2019(9).
[6]张允.要素禀赋升级与部校共建发展[J].青年记者,2020(9).
【作者简介】张林涛(1988— ),男,湖北巴东人,硕士,广西教育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策划,新闻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