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结合音乐情绪的概念,有针对性地讨论了如何开展好音乐创作类课程,并且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大量案例的整理,发现音乐情绪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此为突破口,打开高职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一扇窗。
【关键词】音乐情绪;音乐创作;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29-02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了全新的指导。音乐创作类课程,作为美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发挥专长。但是高职学生并非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虽然在中小学阶段上过音乐课,没有系统学习,始终不通乐理,但是其中不乏有创作天赋的学生,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这门课程,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通过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大量案例的整理,笔者发现音乐情绪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得出可以此为突破口,打开高职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一扇窗。
一、情绪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艺术精神》一书指出:“美始于感动,作品是个人情感的传声筒。”音乐作品更是如此,音乐是情绪的表达,可以通过文字和旋律,传递出创作者的思想和见解[1]。所以音乐的创作是从音乐的欣赏开始,欣赏不同情绪特点的音乐,有利于感受音乐情绪的魅力和意义,从内心认可音乐情绪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情绪并学会从音乐中体会情绪。
(一)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按照这个说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情绪的主观性很强,正如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很多时候是自身的一种感受,那么真正欣赏一个音乐作品时,首先要放空自己当下的感受,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一个音乐作品。就像笔者说的第一感觉,记住当下的第一感觉,然后通过了解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的细节重新反复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反复体味,再仔细通读文字,在文字中找音乐情绪在断句、节点、节奏、音阶中的实际运用。
(二)情绪的分类
1.语调表情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提到,微笑是赢得好感的重要方法,比华丽的衣服更吸引人。而且通過打电话也可以感觉到一个人在说话时是否是带着笑的。所以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笑声表达愉快的情绪,呻吟表达痛苦的情绪。声音的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2.非言语形式
非言语形式,这种用动作、肢体语言表达的情绪,可以在MV、电影、音乐剧等多种形式中完美体现出来。除了用耳朵听音乐,还要学会用眼睛看音乐场景,如一场交响乐或者钢琴演奏,即使听不懂音乐,也能从表演者的肢体感受它的喜怒哀乐。
二、学会“一听二诵三唱四写”四步走
(一)学会听音乐中的情绪
听音乐中的情绪,要怎么听?正如上文所说,先要在最自然最放松、没有杂念的状态下听,记住当下的第一感受;接着要做功课,选2到3首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感受其中的情绪,可以对比同一种情绪的音乐,也可以对比不同情绪的音乐。如古琴曲《忆故人》本是追忆故友,但每个人追忆的对象不同和对“故”的含义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表达出来的情绪也不相同。关于《忆故人》,张子谦的版本不悲切反而有一种豁达;成功亮的版本则十分悲凄、扎心;吴兆基的版本开始没有过多起伏,到后面则是饱满的情绪宣泄。此外还有古筝和丝弦古琴的版本,以及民乐协奏类型,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二)学会带着情绪朗诵音乐作品
朗诵指清清楚楚地高声诵读。大部分音乐作品,尤其是文学类的音乐作品,特别适合朗诵出来。感受文字中的情绪,把握中国语言的韵律,有利于初学者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情绪。初学者通过朗诵,可以把握基调,找到分段、节点和高潮部分,找到创作的歌词中哪部分适合写成副歌,哪部分适合做主旋律。朗诵具有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是一种更强烈的说出来的感觉[2],把字词表达清楚的同时就是情绪的表达,所以要夸张一点、大胆一点,即使是不发出声音的、在心里的朗诵也是要区别于内心的默念。
传授学生朗诵技巧可以结合以下几点进行。①伴读,陪着学生一起读一个作品,做示范。②接读、交互、分组读,即让几个学生轮流按章节读,使学生感受其他同学传达出来的音乐情绪。③自由、对话读,灵活地选择自己读或者和同桌以对话的方式读。④结合表情、高低音读,这样更容易找到音乐的情绪。
(三)学会把旋律唱出来
朗诵之后,一定要唱,旋律就是在朗诵转换成唱的过程中产生的。要反复地在唱中体会要表达的音乐情绪。那么怎么唱是关键,可以分段式,1小节、1小节地唱。在创作初期要通过唱做好基调的掌控,以点带面,让一个音乐作品形成有立体感的感觉。
(四)学会写谱子
学会写谱子,简单的记谱法,有助于旋律的记录。写谱子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乐理。乐理这部分的学习并不难,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门让学生学习简谱的记录,用1—7表示7个音,表示高音、低音、节奏、音的长短等,以及怎么分小节和做连音等。所以只要前面的音乐情绪掌握了,就会形成旋律,记录就是技法的一部分了。
三、音乐情绪在诗经原创歌曲创作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诗经》普遍是重章叠唱,所以在创作中应先奠定感情基调,根据文字,带情绪、有韵律地读出来。《诗经》中表达感情的作品多采用抒情的手法,如《关雎》热烈直白,《蒹葭》飘渺迷离,《汉广》悠长平和,《摽有梅》大胆直白。以《摽有梅》为例: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中有几个重叠,从从容相待到焦急,女子的情绪生动有趣。所以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把“摽有梅”的“梅”拉高拖长,既抒情又有趣。第二段的“摽有梅”做一个转变,把“摽”拉长升高,情绪就更递进了。同样大气、振奋的《无衣》,或是悲伤、哀怨的《晨风》,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找到情绪,并作为切入点。
总之,音乐情绪的把握能够很好地诠释作品的基调,对非专业类音乐创作爱好者来说,是非常直观的,是着手于作品的好方法。从情绪情感入手,让灵魂大于技巧,正是艺术创作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郑文雅.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分析[J].戏剧之家,2016(11).
[2]王韵.“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雪莲,2015(35).
【作者简介】
高雪梅(1982~),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学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