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杀菌剂对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控制效果试验

2020-04-12 01:56丁世峰陈华朱小波吴海霞车晋英卞康亚崔家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丁世峰 陈华 朱小波 吴海霞 车晋英 卞康亚 崔家华

摘 要:水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杂交制种稻的危害极大。针对盐城市大丰区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连年重发的态势,开展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敵稳)、30%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2种药剂品种防效优良,适合当地使用。推荐在杂交制种稻孕穗末期—始穗期施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敌稳)1次,于杂交制种稻始花期、盛花期使用325g/L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或30%苯甲·丙环唑(爱苗)连用2次。

关键词: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药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116-02

水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又称黑粉谷、乌米谷等,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地区,非洲、美洲的部分稻区也有分布,在中国从南至北产稻区都有发生,以中晚稻发生较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杂交稻的普及与推广,杂交稻制种产量逐步提高,发生日趋严重,以杂交稻制种田受害更甚,逐渐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1]。稻粒黑粉病为气候型病害,主要发生期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稻粒黑粉病仅危害水稻穗部,在稻穗上形成一粒或多粒的病粒,严重者整穗稻谷都会被侵染。稻粒黑粉病的发生隐蔽性强,在水稻成熟时才会显症,病粒一般有3种类型[2]:有2种谷粒外表长相看似健粒,但后期颖壳开裂,区别在于颖壳开裂的部位不同,内生黑色粉末;第3种谷粒颜色很深,颖壳不开裂,内生黑色粉末[3]。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是国家级杂交稻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在2266.67hm2左右,以两系组合为主。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在当地持续重发,一般田块减产10%~25%,严重者减产近50%~60%,严重影响了杂交稻制种产量、质量,对整个杂交水稻制种行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化学防治作为防治水稻粒黑粉病的主要措施,具有高效性、速效性的特点。但市场农药种类繁多,农户对施药时间、药剂特点、用药次数等把握不准,造成个别农户反映防效不佳,不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为此,笔者开展了相应的药剂筛选试验,为本地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在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制种基地进行,品种为粤优10号组合;试验药剂为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敌稳),325g/L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75%戊唑·嘧菌酯WP(国产),30%苯甲·嘧菌酯SC(国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75%肟菌酯·戊唑醇WG300g/hm2对水450kg/hm2喷雾(A);325g/L苯甲·嘧菌酯SC525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B);75%戊唑·嘧菌酯WP300g/hm2对水450kg/hm2喷雾(C);30%苯甲·嘧菌酯SC525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D)。分别用A处理剂量、B处理剂量、A处理剂量交叉连用3次(E),清水对照处理(CK)。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的喷雾时间分别为孕穗末期(8月18日)、始花期(8月24日)和盛花期(8月30日)连用3次。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制种区母本成熟期在试验的6个处理中,每小区分别取具代表性连续5穴,观察每穴总穗数,病穗数、每穗实粒数(含病粒)及染病粒数,计算出平均病穗率、病粒率,并计算出相对防效。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病穗数/总穗数×100;

病粒率(%)=病粒数/实粒数×100;

相对防效(%)=(CK病粒率-处理病粒率)/CK病粒率×100

并对病穗率和相对防效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稻粒黑粉病病穗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B、E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粒黑粉病的病穗率,比CK平均病穗率降低28.55%。处理C、D对病穗的控制效果不明显。其中,处理A对稻粒黑粉病的病穗率控制效果最好,比对照减少40.61%,较其他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处理B、C对稻粒黑粉病的病穗率控制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减少28.55%、32.99%;处理C、D对黑粉病的病穗率控制效果一般,分别比对照减少13.14%、6.74%。

2.2 不同药剂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B、A、E防治水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较好,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7.82%、64.07%和66.18%,较其他各处理相对防效成极显著差异,但处理B、A、E3个处理之间的相对防效差异不明显;处理C、D防治水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一般,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7.27%、51.16%,且2个处理之间相对防效无明显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1)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敌稳)、325g/L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对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具有良好的防病控害效果,健粒数增加,在2019年稻粒黑粉病重发年份,其预防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处理,是目前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理想药剂。

(2)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建议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敌稳)300g/hm2或325g/L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375mL/hm2为宜,且可与已明确防效的常用药30%苯甲·丙环唑(爱苗)、17.5%多菌灵·烯唑醇(灭黑灵)交替轮换用药。若遇到特殊多雨年份,可适当提高用量以提高防效。

(3)比较各处理的病穗率、病粒率比较不难看出,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敌稳)对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病穗的控制作用略优,325g/L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对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病粒的控制作用略优。因此,建议于杂交制种稻孕穗末期—始穗期施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拿敌稳)1次,于杂交制种稻始花期、盛花期使用325g/L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或30%苯甲·丙环唑(爱苗)连用2次,可有效地控制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危害。

(4)母本氮肥施用多、叶片长、叶色浓、生长旺、群体多、通风透光差,稻粒黑粉病发病一般较重。黑粉病发病较轻的田块,母本群体叶片长度适中、叶色淡、植株生长稳健、苗穗结构适度,稻粒黑粉病发病就轻。因此,可对母本实施定向培养,基肥为主,及早追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增施钾磷肥,培养母本稳健群体,是预防水稻粒黑粉病的有效措施[4]。

参考文献

[1]刘慧.我国稻粒黑粉病的研究进展[J].江西植保,2008,31(3):3-6.

[2]陈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改善措施[J].农技服务,2016,33(04):134.

[3]徐东祥,谢子颖,杨慧民,等.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重发原因及药剂优选[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08):81-82.

[4]张宏,彭凤兴.芷江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06):117-118.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