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产业扶贫工作的误区与对策

2020-04-12 01:56岳德连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误区对策

岳德连

摘 要:该文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分析了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扶贫;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28-02

产业扶贫是推进脱贫攻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路径,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工作举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今后农村长远发展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统计,2016—2019年,40%左右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超过1.2万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达4100多亿元,占34%;脱贫攻坚项目库每年保持300多万个项目,其中产业项目约占1/3,为产业扶贫注入了强大活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农村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707个。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全国贫困人口中有92%参与产业扶贫,超过2/3的贫困户得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很多贫困县和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壮大了陇南花椒、贵州刺梨、新疆大枣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截至2020年6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有扶贫龙头企业2.86万个,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2.4万人。但由于部分基层干群对产业扶贫工作存在认识误区,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

1 存在的误区

1.1 产业扶贫就是农业扶贫 认为贫困户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因此,发展产业就是发展农业。首先,农业本身包含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产业等。其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等产业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为依托,发展二三产业是产业兴旺的核心要义。

1.2 产业扶贫就是每个贫困户都要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在精准,关键是在于根据每个贫困人口的自身条件、能力和意愿,量身定制适合其发展和脱贫的措施与路径。为此,中央提出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央提出要做好“六稳”工作,“首稳”即是“稳就业”。可见就业在改善民生、促进增收、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有的地方提出了产业扶贫“全覆盖”等不切实际的目标,老弱病残、五保户等也不例外。实际上,许多贫困劳动力已外出或就近务工,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回家发展产业。

1.3 产业扶贫就一定能赚钱 产业扶贫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不仅要面临多变的市场风险,还要应对多变的气象风险,而且没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也不可能获得收益,甚至亏本。因此,产业扶贫切不可盲目跟风,随意投资,发展不好就会越扶越贫。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土地资源短缺,人均“一亩三分地”,要想种脱贫很难。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对全国种植粮食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规模种植户和普通农户进行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平均收益(未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折旧)为9795元/hm2,如果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折旧等,收益微乎其微,与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要求差距较大。

1.4 产业扶贫只是贫困户的专利 产业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带动和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但在不少地方,贫困户往往只占农户总数的很小一部分,特别是在非深度贫困地区,分布非常零散,如果仅仅围绕几个贫困户去发展一项产业,推进“一村一品”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把产业扶贫纳入乡村产业发展大局,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贫困户和一般农户,特别是边缘户统筹起来,谋划和选择适合广大农民共同发展的产业。

1.5 产业扶贫不包括传统大宗作物 上级提出要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有的人便认定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算产业扶贫。其实,作為农业大国、大省、大市、大县,只要与贫困户的生产能力和需求相适应,且规模适度、品质提升,有良好的生产效益,能帮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实现稳定脱贫,就是一项好产业。中央提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如果连贫困户都不种粮食,其他农户也不种植粮食,那么中国人的饭碗如何端牢?中国人的饭碗里哪来足够的中国粮食?以安徽省肥东县为例,每年投入特色种养业扶贫的财政资金在3000万元左右,但用于发展优质、品牌粮油产业的资金微乎其微。

2 对策与建议

对产业扶贫必须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加以把握和运用,发展集中连片的“大产业”,还是分散零星的“小产业”,要有清醒认识。从微观角度来看,产业扶贫不是“万能选手”,也不是灵丹妙药,对其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其词,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宏观上讲,产业扶贫是大的环境、大的平台、大的机遇,必须在尊重贫困户主体意愿的基础上,坚持点面结合,以面带点,走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通过产业链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2.1 精准定位方向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要理清思路,找准方位,跳出扶贫抓扶贫,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把贫困户、非贫困户,贫困村、非贫困村统筹起来为,统一谋划,实行集中发力、连片开发,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了,就为贫困户、非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创业就业,实现资源资产增值,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人社部公布的《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农民工工资方面,2017年末,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3485元。

2.2 精准选择产业 选择、培育和发展壮大1个主导产业需要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跟风,要紧密结合本地区位、资源、劳力、资本、市场、生态等因素,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综合权衡、统筹谋划,选择有前景、有特色、有效益的主导产业。要加强扶贫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发展。

2.3 精准引领带动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领和社会带动,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股份、订单、务工、服务、资产租赁等形式,与贫困户紧密结合起来,织紧利益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切实把贫困户的“小生产”引入现代化“大生产”的轨道,构建一二三产业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大产业”“大扶贫”格局。

2.4 精准教育培训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对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并通过农技人员的技术结对,提供持续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益,切实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产业脱贫的信心。

2.5 精准招商引资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规模适度、经营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园,延长产业链条,朝着精深加工、特色品牌的方向前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贫困群众收益水平,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A/OL].[2018-09-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6/c_1123487123.htm.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A].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104.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误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冬季洗澡的误区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