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萌 车震宇*
精神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地位。本文从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发掘分析西畴东昇公社片区的精神文化,并以此为核心,融入设计打造特色景观,塑造独树一帜的西畴精神品牌。通过实地调研及分析,提出精神文化体现途径,并探索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乡村景观;西畴精神;景观规划;精神文化应用
当前社会背景下,精神文化建设越发受到重视,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观规划缺乏特色及文化指导,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乡村呈现分散化形态特征的问题[1],影响乡村旅游发展。传统精神文化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是使乡村旅游建设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可靠途径,不仅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乡村经济建设的全新突破[2],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国内相近年代的地区已尝试将精神文化融入景观规划,如兰考县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利用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挖掘和对名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宣传来吸引人群,常规做法为成立教育基地和纪念馆等;南街村以“集体主义”为设计理念,用红色思想文化吸引游客,成立了八大观光景区。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索将精神与设计相结合的具体做法。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扶贫脱困地区,对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景观规划等日渐重视。其地域物资、自然风景较为匮乏,但衍生出了独具价值的精神文化。本文以西畴东昇公社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当地人员讲解,发掘应用相关精神文化,并将此融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这是对贫困地区乡村规划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景观规划中的精神文化应用领域提供了相应的研究。
东昇公社位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北至西畴县政府27 km,南至兴街镇镇政府3 km[3]。场地离紧邻建文麻高速,且在附近规划有高速路出入口,周边有211省道经过。规划范围内包括戈木村、达嘎村和岔河村三片村庄建成区,土地平整,四周山地环绕,具有典型的坝区特征,主水源为横贯场地的岔河分支(图1)。
西畴东昇公社作为毛主席亲自批示过的农村合作社典型,在20世纪50年代名扬全国,是新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岔河片区保留至今的东昇公社旧址及粮食储备仓库等历史建筑及生产生活风物,让人身临其境,极具教育价值。在学习西畴精神大热潮的背景下,作为西畴精神最初发源地的东昇公社岔河片区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新机遇。为科学谋划东昇公社岔河片区的长效发展,合理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该区域进行系统的景观规划。
1. 西畴东昇公社场地概况图
村落内用地主要由农林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及部分水系和山林构成,村落大部分依托山势建设。东昇公社现状条件如下:
(1)空间格局。规划场地空间结构完整,村相依,山为景,水为源,景观格局较好,呈现山环水绕、田村相融、秀峰点缀的优质山水格局;
(2)路网。现状路网基本完整,各村落之间由5 m宽车行道成环线连接;村庄内局部存在尽端路;
(3)水域。东昇公社有石漠水乡之称,在石漠化严重地区依旧植被茂密,规划地域内有水塘湿地景观且有岔河途经该区域,水域分布广,水源充足;
(4)植被。丘陵起伏和缓,森林植被茂密,围绕在村落区域周围,田间阡陌交通,农田错落,仿若桃花源记中的村庄,其中岔河村庄中有数棵古树枝叶繁茂,树影斑驳;
(5)重要建筑。东昇公社达嘎村内遗存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旧址,还有旧粮食仓库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废弃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东昇公社旧址和粮食储备库是岔河片区仅存的、真实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建筑载体,是岔河片区乃至西畴精神的核心灵魂,具有人文、历史双重价值。
当代文明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资和生活便利的同时,现代化的冲击使乡村产业凋零,民众对故乡的归属感丧失[4],面对种种问题,一般的乡村规划往往忽视精神文化的给养,虽然填补了物质上的缺失,但在建设上缺乏了精神文化的延续[5]。精神文化通常是一个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和发展才得以形成的,并持续地影响该地区人民意志力、价值观和行动力。其中场地的历史文化,西畴精神、侬慧莲文化等地域精神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和历史指导意义,影响深远。
西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土地石漠化严重,山石人多,耕地却极度缺乏,人民生活困难。但西畴人民勇敢开展了“向石头要田地”“搬开石头种粮食”的劳动场面,铸就了具有鲜明边疆色彩的西畴精神[6]。西畴人民将西畴精神作为改变生存环境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西畴县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西畴精神”是在长期脱贫实践中创造的,是以西畴县为典型代表的集体智慧结晶,是西畴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体现了贫困地区群众不甘落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还展示了全州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追赶跨越的精神风貌。“西畴精神”已经成为一面旗帜,不再是西畴人的专属,折射出的是中国精神。
东昇公社精神主要源于其历史发展。受解放后国家政策的影响,在1953年作为农村生产互助组的试点,后由毛主席批示后由此得名东昇公社,成为全国典型。这段特殊的历史经历造就了如今充满生产互助精神的乡村景观。
侬惠莲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成为西畴首任女县长,是文山地区的第一位壮族女县长[7]。她对西畴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建公路,使西畴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推动西畴第一座小型水电站——达嘎电站建成,结束了西畴无照明用电的历史。
将西畴县的地域精神文化融入设计,设置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吸引外来游客并打造知名度是规划关键所在。且西畴精神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在国家浪潮过后应维持其吸引力。由于西畴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易受破坏,规划时还要考虑生态保护、平衡开发的问题。
3.1.1 历史场景还原
从对历史文化场景还原着手,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遗留建筑为基础,对相关建筑进行改建装饰,赋予浏览、展示功能,例如历史和精神文化展板展示或相关历史物件展示,通过直接明了的展示达到对事件和精神核心的传达。具体表现在规划设计中为:赋予旧建筑新功能,用公社及粮仓旧址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体验新空间;以东昇公社文化、西畴精神引领,打造朴素清新的乡村风貌。
3.1.2 景观场景体验
东昇公社的整体景观规划和改造应让外来游客深刻了解和体会西畴精神。只有在现实特定环境下,才能展示西畴精神对于当地人民的意义:适当保留原生态景观,改善乡村现有环境问题,彰显石漠水乡亲水特质;在周末和相关季节,积极利用场地打造活动,提升东昇公社片区知名度;合理布局村落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旅游设施要素;规划时注意处理村落肌理与风貌恢复,将相关道路打通,完善田间及山林的道路设施。
通过对西畴精神的分析提炼,总结出西畴精神要点,将其融入东昇公社旧址和粮仓改造,以全面展示西畴精神。根据西畴精神的内涵结合东昇公社的历史发展,对西畴精神具象为初见石漠—摸石认地、火烤水淋、垒石成埂、搬石造地、智慧治水—同甘共苦—苦干实干—石漠绿洲—幸福之花—薪火相传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历程(图2)。
借助场景景观构建、互动式体验设计等方式,将西畴精神场景化、互动化、体验化。通过搬石头、垒石头、填土造地、车水等具体互动式的体验,让游客充分认知西畴精神,领悟西畴精神的深刻意义。落实到实地的景观规划为:主入口石漠主题景观、互动式的景观小品和体验场景、东昇公社展览及体验、东昇粮仓激活再利用、团建拓展、绿色湿地景观、主题景观小品、花田景观、特色花卉旅游产品、以色列温室大棚科研、推广等项目设计(图3)。
由此对应归纳得出一条核心精神文化主题线设计:入口游客中心—石漠梯田场景园—东昇公社纪念馆—东昇粮仓—团建基地—水印蓝花—石漠花乡—文山学院产学院基地。该主题线从空间、时间出发,将历史历程和现状空间联系一起,在场地规划上串联成完整的回路。
2. 精神文化主题线规划图
3. 西畴东昇公社景观规划效果图
精神文化是景观设计的中心思想,一项富有人文情怀的景观设计承载着当地文明的历史演变,是极具地域性特征的设计表现[8]。精神文化需要延续和发展,通过构建明确、清晰的景观空间结构、场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精神来突显其特性,在发现、尊重和发展精神文化的基础上[9],用景观为载体承载表现精神文化,寓教于景,观赏的同时了解到该场所的文化精神特质,呈现更具渲染力的乡村景观。
3.3.1 “同甘共苦”
西畴精神含义丰富,在本次规划中,为了完整体现西畴精神,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充分修复利用场地历史建筑。通过对有关历史建筑再利用,将当初场景精神进行展示讲解,以此拓展相关功能。为了宣扬东昇合作社西畴精神,展开文化定位,对旧址的改建是重中之重。
本次设计中将东昇合作社旧址改造为历史展览馆。东昇合作社旧址作为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的旧址,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为大众展示西畴精神的重要窗口,并提供深入学习红色精神的文化场所。对旧址进行修复及景观打造,做到对历史的还原及相关文化展示(图4)。原则上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改建相关遗存建筑,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突出“整体性”和“原真性”以实现旧建筑的可持续再利用。通过对50~60年代生活场景的还原,如植入露天电影、高音喇叭歌舞体验、农事活动等功能,还原大锅饭、红袖章、发粮票、大标语、露天电影等活动和场景,注重历史情景如50年代打扮的工作人员等来展现当年时代特征,使游客深刻体会西畴精神的历史文化。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形制都有其特点,其结构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建筑功能与社会属性,保存原有结构能感受当时的生活场景。采用原有材料,保留原有外观,注入新的功能,做到活态保护。对旧建筑的保留改造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
4. 建筑改造前后对比图
(1)历史文化价值。保留地方记忆和时代特征,具有人文和历史双重历史文化价值;
(2)艺术审美价值。“新”与“旧”的巧妙融合,形成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且与周边现代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3.3.2 “石漠绿洲”
通过治理石漠化土地,使其适宜人类居住并进一步打造为“绿洲”这一过程,来体现东昇公社人民团结一心改变环境的拼搏精神。人们在景观绿地上进行种植活动,互帮互助,共同为成立美好家园添砖加瓦,形成了相应的乡村景观。与此对应的是精神文化主题线的石漠绿洲,即荷塘湿地景观,这是在领略西畴精神文化后经过的一系列感受东昇公社文化的互动体验。为切合团结一心、生产互助的精神内涵,达到努力实干、团结互助走向成功的意义,对该节点要求绿化美观,要充分利用水景资源,净化水质,营造湿地景观,同时赋予休憩娱乐功能。结合现状水塘,种植莲藕、茨菇等水生植物,打造乡村生产性湿地景观;岸线搭配蓝花楹观花乔木,且在山坡上种植大片蓝花楹林以丰富景观视觉效果,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节点;完善周边道路布局和休闲设施,使流线引导合理,并设置乡村湿地、荷塘泛舟、水乡农家、休闲鱼塘、水上木屋、生态步道等小节点景观(图5)。
3.3.3 “石漠花乡”
5. 景观节点规划效果图
场地的“侬惠莲精神”,是基于西畴精神深厚的基础上诞生的鲜明的个人精神,即苦干实干、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为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幸福生活。因此,在落实该精神时,优先考虑激活场地粮仓,利用建筑赋予团建基地等政治功能,组织人们学习经验、体验生活。通过多节点、多活动设计,在节点石漠梯田场景园采用系列互动景观小品等实地体验来体现侬惠莲同志带领下的村民拼搏自强的精神,并在石漠花乡节点注入历经辛苦感受幸福的美好生活等喻意。
考虑到西畴东昇公社特殊的历史发展环境,着力于发掘其精神文化对整体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的历史及精神文化给场地带来了凝聚力,是规划中的核心力量,使景观规划不流于表面,有了稳健的内涵支撑。通过对场地精神文化的挖掘,再现历史发展情景,融入到实际景观中,设置有效功能节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搬硬造的景观规划和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观。该景观规划案例对于发掘精神文化并将特有精神文化应用到场地中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使规划设计依托于文化,植根于文化,发展于文化,具有独特的乡村景观风貌并提升了宜居性,为今后的乡村景观规划提供案例借鉴及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