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地势低洼,城区内部河湖较多,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内部河道污染严重,沿线不通畅,亟需治理。目前,淮安区确定新一支大沟、老渔滨河、新路斗渠及头河、文渠、萧湖、新泗河、荷湖、清安河等18条河流为黑臭水体。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要求,淮安市市政府提出防治黑臭水体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建成区的黑臭水体问题。
(1)乌沙干渠至楚州大道段
河道全线沿岸雨污水排水管道众多。沿线踏勘共计查明晴天出水的排口15处,包含了7个污水排放口,其余8个为合流制排放口。
(2)楚州大道至铁云路段
河道全线沿岸雨污水排水管道众多。沿线调查共计发现4处为污水排口以及37处为雨水排口。调查发现楚州大道至梁红玉路南侧为施工现场,有4处软管排放废水,1处洗漱池向河道排放污废水。梁红玉路至沈坤路段南侧分布有餐饮店、1处垃圾中转站及施工现场,有油污直排入河道。
(1)乌沙干渠至楚州大道段
该段河道处于淮安区主干道北侧,周围主要是商业用地,环境较好,因此不存在面源污染风险。
(2)楚州大道至铁云路段
河道临近楚州大道处有少量蔬菜种植,灌溉施肥均采用农家肥,雨季冲刷,造成一定量面源污染风险。河道两侧存在居民肆意分散堆放垃圾,河道中分布有零散垃圾,存在面源污染风险。
(1)乌沙干渠至楚州大道段
新泗河翔宇大道段水草丛生,部分植物体腐败河内,暂未实施清理,河道整体呈现黑褐色,河道内漂浮着少量的生活垃圾,存在底泥上泛和淤积现象,底泥淤积深度约0.9m。
(2)楚州大道至铁云路段
新泗河沈坤路以东段为自然边坡,水中长有大量绿色植物,芦苇丛生,部分植物体腐败河内,暂未实施清理,河道大体上呈黑褐色,垃圾被随意倾倒在河道内,随处可见生活、生产垃圾上浮在水面上,杂草丛生,底泥上泛、底泥淤积及水华现象特别严重,底泥平均淤积深度为0.9m。
新泗河共有头河、老渔滨河以及新路圩河三个支流汇入。
(1)头河位于国际商城内,宽约5m,长约1.1km,水深约1m。水流缓慢,河道两侧硬化,气味较臭,水质感官呈现灰黑色,为重度黑臭河道。根据头河距新泗河较近的监测水质结果显示,头河为轻度污染。具体水质指标如表1。
(2)新路圩河道长约1.84km,宽4~5m,水深0.5~1m。水流基本静止,河道可分为两段,前段位于河下小区及银河公馆院内,河道两侧为V型硬化护坡,排水口较多,气味较臭,水质感官呈现灰黑色,水面漂浮着许多垃圾、不明物体。后段位于银河公馆以西工地区域,无护坡,为土坡,杂草丛生,根据新路圩河河距新泗河较近的监测点水质结果显示,ORP、氨氮均超标,氨氮超标最为严重,新路圩河为重度黑臭河道。具体水质指标如表2。
(3)老渔滨河位于淮安区北部。北起乌纱干渠,南至新泗河,总长约2.2km,河道宽5~6m,距老渔滨河与新泗河距离较近的水质监测点数据显示透明度、溶解氧、ORP、氨氮均超标,氨氮超标严重,列为重度黑臭指标,因此定性老渔滨河局部为重度黑臭。
表1 头河水质检测结果表
表2 新路圩河水质检测结果表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新泗河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沿线生活垃圾及污水直接排水河道
河道两侧遍布民用排水口,雨水污水同一出水口。面源污染主要集中在城郊河道,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且沿线蔬菜种植较多,违章房屋及临河厕所较多,部分地段有鸡、鸭、鹅等家禽养殖,生活、生产垃圾到处丢弃。
(2)河道多年淤积,水体颜色发黑
河流淤泥较多,淤积深度约1.0m,市区河道沿线水土保持功能较弱,有少量垃圾及漂浮物;但城郊河道河口交汇处漂浮物堆积、杂草丛生,河道内侧有水生植被等。
(3)支流来水水质无法保证,河道水质压力较大
河道直流河道头河、新泗河、老渔滨河均为黑臭水体水质,污染严重的水体汇入新泗河,更加大了河道水体污染的负荷压力。
(4)欠缺管理力度,缺乏长效机制
河道管理涉及单位及部门较多,包括绿化、园林、住建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目前的管理体制对相关职责尚未明确,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相互协调难度较大,且因河道地处城郊,导致河道养护、管护难度较大;河道治理奖惩措施执行不到位,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治理新泗河的黑臭水体以使水质达标的整治措施有以下几条:
(1)建立完善污水截流与收集系统,同时,定期对已建管网进行普查及检测,及时修补更新。
(2)对淤积严重的河道采取清淤措施,以消除河道的内源污染。清淤工作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影响水生生物,清淤后回水的水质应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
(3)加强上游及支流污染治理。针对上游及支流河道头河、老渔滨河、新路圩河来水黑臭情况,在连通处采取相应的水质净化措施,消除部分污染物,改善来水水质。
(4)多措并举,恢复生态。采用曝气等技术方法,增加水体中溶解氧量,为水生植物及好氧菌群提供充足的氧气,加快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促使水体自身能够持续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改善水体水质的目的。
(5)增强政府职能管理。统筹规划黑臭水体的治理,强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提高配套服务,建立有效的清淤、保洁的长效职能。
河湖水体的管理工作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开展好河湖水体的综合管护工作,有利于正常发挥河湖功能,削减入河的污染负荷,恢复河道水生态环境。河道的长效管理主要基于管理机构的建立以及监控系统的设置。
黑臭水体工程实施后,需要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黑臭水体进行水质监测。每条水体不少于3个检测点,每1~2 周取样1次,连续测定6个月。
区域内各相关单位加强区域内排水、排污许可证宣传;对新泗河范围内的排水口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巡查和动态管理,依法查处无证未达标排放、排水、以及排污等违法行为;区环保、水务部门要积极创新管理措施,建立以保持和提升河道水质为核心的长效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