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传统节日多学科融合构建德育新模式的探究

2020-04-10 06:47黄乐思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多学科传统节日德育

黄乐思

【摘要】传统节日凝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将传统节日融入小学的德育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探究依托传统节日多学科融合构建德育新模式,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在于引导学生优秀的精神价值,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传统节日;多学科;德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意义及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德育的重要影响,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国崛起,立徳立人,以德树人。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囊括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其中的行为准则与精神价值规范着我国人民的行为与思想。因此,将传统节日融入小学的德育体系中具有长远意义,这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思想,培养文明的未来接班人。

依托传统节日去与多学科融合而进行德育,需深挖传统节日的德育意义。我国传统节日的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教育意义。例如,各种节日的祭祀,都需要祭拜天地以此表示祈求和感激,体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以人为本,像清明时节的祭祖、扫墓等活动,重阳节的尊老敬老活动等,无不体现了敬老孝先、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本美德。节日源于先民的实际生活,像舞狮赛龙舟等活动,皆是体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自强精神。这种精神价值,对尚处于温室的学生而言,并不是遥远的,而是富有社会意义的,有利于学生坚强人格的培养。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举国同庆同乐,更是表达了和平、团结、生活美好的愿望以及思乡怀亲之情。端午节,更是借屈原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团结统一、贵和尚中,注重家国和睦的民族。这种民族的精神是应当得到继承和弘扬的。

二、依托传统节日与多学科融合进行德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德育的重要基地,要加强学校对学生道德的教育,但单从语文或者主题班会来进行传统节日的德育活动,效果甚微,从内容和形式上也相对单调和单薄。单一的德育模式、以灌输为主的学生被动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将学生推向德育的对立面。因此,学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传统节日与多学科教育教学相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在各种活动中,无形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设精神文明,变为启发式的学生主动的教育方式,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三、弘扬传统节日德育文化,建设德香校园

“从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常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应当将传统节日的德育内涵融入学校教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目标、育人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统一学校的课程和各学科之间的德育基调和氛围,从而建设德香校园,发扬传统节日核心思想,提升校园道德文化教育的建设品位。

中华传统节日背后传递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依托传统节日,学校可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等。例如,学校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利用综合资源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校园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通过展会或者比赛展开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分享大会,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还可以结合家校展开活动,例如,在父亲节等孝道有关的节日可以展开教育,传承中华美德。在学校的布告栏等地方可以展示传统节日及其故事,建设德育氛围,潜移默化中结合传统节日进行了德育。

四、重视传统节日内涵与学科的融合,培育民族精神

依托传统节日建设学校德育新模式还需与多学科相融合,至上而下,是学校课程具体到各个学科。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传统节日的德育应当侧重各个学段的年龄特点:低学段应当重视启蒙,让学生对传统节日及其德育文化产生亲切感,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中高学段可通过传统节日的故事引导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其德育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依托传统节日与多学科融合去构建德育,教师应当注意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意义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再进行精神价值的引导传播。

因此,语文、主题班会这等直接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学科,应当重在融入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思想价值,注重其精神文明的影响。语文可以从教材内容中结合传统节日的德育内涵。例如,跟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教师可以挖掘古诗中跟节日有关的意象来进行德育传播,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登高、茱萸背后其实就是怀念家乡和亲人,引导学生关注古代的节日文化及其精神价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例如,杜牧的《清明》借雨来表达心绪纷纷扰扰,“欲断魂”的滋味,想借酒浇愁,通过介绍古代人在清明节的活动,引导学生对诗人多种思绪的想象和认知,从而让学生反向感受人的多种情感,健全学生的心理。

主题班会根据时令,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弘扬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可以展开各种活动,例如,资料搜集比赛、故事大会、节日的民俗习惯分享等知识性活动,让学生充分沐浴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之中。除了让学生耳濡目染,还可以让学生活动起来,比如,元宵節合作做汤圆、冬至包水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节日文化的产物,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情感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与传统节日间接相关的数学,重在融于传统节日产生的过程,培育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内在兴趣。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年月日、单双数时,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跟中国单双数的概念息息相关。古时人们认为双数为吉,单数偏凶,“祸不单行,福不双至”,但按照中国传统中“逢凶化吉”的观念,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多是建立在单数上,这一点潜在地诉说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英语学科,与传统节日融入德育,重在英语实践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精神和西方节日文化,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背后的精神价值观,提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拓宽学生的文化沟通与交流视野。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依托传统节日融合多学科进行德育,是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文明要求。“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学校德育应当以传统节日为抓手,立足精神内核,与多学科相融合,全面提高德育质量,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创建德育新模式。

[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依托传统节日多学科融合  构建德育新模式的探究”(课题编号:2019ZXDY121)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虹.中国传统节日的小学道德教育意蕴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李博豪.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J].教学与管理,2014(03).

[3]孙雪梅.试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4]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多学科传统节日德育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多学科的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